《本草圖經》~ 蟲魚上卷第十四 (4)
蟲魚上卷第十四 (4)
1. 龜甲
龜甲,文具秦龜條下。
白話文:
龜甲。列於文件器具的秦國龜條之下。
2. 玳瑁
玳瑁,生嶺南山水間,今亦出廣南,蓋龜類也。惟腹、背甲皆有紅點斑紋,其大者有如盤。入藥須生者乃靈,帶之亦可以闢蠱毒。凡遇飲食有毒,則必自搖動,死者則不能,神矣。昔唐嗣薛王之鎮南海,海人有獻生玳瑁者,王令揭取上甲二小片,繫於左臂,欲以闢毒。玳瑁甚被楚毒,復養於使宅後池,伺其揭處復生,還遣送舊處,並無傷矣。
白話文:
玳瑁,生長在嶺南山水之間,現在也有產自廣南,整體上屬龜類。只是腹甲、背甲都有紅色點狀斑紋,大的有的像盤子。入藥必須用活的才靈驗,佩戴也能夠躲避毒蟲毒害。凡是遇到有毒的食物,則一定會自己搖晃,死掉的就沒法動了,真是神奇。從前唐朝皇子薛王統治南海的時候,海邊的人曾經獻上活玳瑁,薛王命令揭取背甲兩小片,繫於左臂,想用來躲避毒害。玳瑁被毒蟲刺傷後,受到精心的照顧,養在使宅後面的池塘裡,伺機等待揭開的地方長好,再送回原來的棲息地,一點傷都沒有了。
今人多用雜龜筒作器皿,皆殺取之,又經煮拍,生者殊不易得。頃有自嶺表罷官,得生玳瑁畜養,且久攜以北歸,北人多有識者。又有一種𪓟鼊,亦玳瑁之類也。其形如笠,四足縵胡無指,其甲有黑珠,文采亦好,但薄而色淺,不任作器,惟堪貼飾耳。今人謂之鼊皮,不入藥用。
白話文:
如今的人大多使用雜龜殼來做器皿,都是殺害牠們取得的,而且還要經過煮和拍打,活的玳瑁十分難得。最近有從嶺南罷官的人,得到了一隻活玳瑁飼養,並且把它帶回北方,北方的很多人認識這種生物。還有一種叫作「𪓟鼊」的生物,也是玳瑁類的。牠的形狀像斗笠,四隻腳有蹼沒有手指,牠的龜甲上有黑珍珠,圖案也很好看,但牠的龜甲比較薄而且顏色淺,無法做成器皿,只能用來貼飾。如今的人稱牠為鼊皮,不把它用於藥用。
3. 鯉魚
鯉魚,生九江池澤,今處處有之。即赤鯉魚也。其脊中鱗一道,每鱗上皆有小黑點,從頭數至尾,無論大小皆三十六鱗。古語云:五尺之鯉,與一寸之鯉,大小雖殊,而鱗之數等是也。又崔豹《古今注》釋鯉魚有三種。兗州人謂赤鯉為玄駒,謂白鯉為白驥,黃鯉為黃雉,蓋諸魚中此為最佳,又能神變,故多貴之。今人食品中以為上味,其膽、肉、骨、齒皆入藥。
白話文:
鯉魚,產於九江的池澤,現在各地都有。鯉魚就是赤鯉魚。鯉魚脊背的鱗片有一道,每一片鱗片上都有小黑點,從頭數到尾,無論鯉魚大小,都是三十六片。古話說:五尺長的鯉魚和一寸長的鯉魚,大小雖然不同,但是鱗片的數目是一樣的。另外,崔豹在《古今注》中寫道,鯉魚有三個品種。兗州人稱赤鯉魚為玄駒,稱白鯉魚為白驥,稱黃鯉魚為黃雉。大概是因為鯉魚是魚類中最好的,而且還能神變,所以人們都很珍貴它。現在人們把鯉魚當作上等菜餚,鯉魚的膽、肉、骨頭和牙齒都可以入藥。
古今方書並用之。胡洽治中風腳弱短氣腹滿,有鯉魚湯方最勝。脂、血、目睛、腦髓亦單使治疾,惟子不可與肝同食。又齒主石淋。《古今錄驗》著其方云:鯉魚齒一升,篩末,以三歲苦酒和,分三服。宿不食,旦服一分,日中服一分,暮服一分,瘥。赤鯉魚鱗亦入藥。唐方多用治產婦腹痛,燒灰,酒調服之。
兼治血氣,雜諸藥用之。
白話文:
古今的中醫書籍各地都使用。胡洽醫治中風病人腳弱氣短腹滿,有一個鯉魚湯的藥方非常有效。豬油、血、眼睛、腦髓也可以單獨用來治療疾病,只有魚子不能和豬肝一起吃。又牙齒能治療石淋。《古今錄驗》記載的藥方說:鯉魚牙一升,過篩成粉末,用三年的老酒調和,分三次服用。晚上不進食,早上服一分,中午服一分,晚上服一分,就會痊癒。紅鯉魚鱗也可以入藥。唐代的藥方多用來治療產婦腹痛,將魚鱗燒成灰,用酒調和服用。
兼顧氣血調和,並搭配多種藥材使用。
4. 蠡魚
蠡(通作鱧字)魚,生九江池澤,今處處有之。陶隱居以為公蠣蛇所變,至難死,猶有蛇性。
白話文:
鱧魚,生長於九江一帶的池塘沼澤中,現在各地都有。陶淵明認為鱧魚是公蠣蛇變化而來,生命力極其頑強,仍保有蛇的習性。
謹按《爾雅》:鱧,鯇。郭璞注云:鱧,鮦(音同)也。釋者曰:鱧,鯇也。《詩小雅》云:魚麗於罶魴鱧。《毛傳》云,鱧,鯇也。《正義》云:諸本或作鱧,䱰(音重)也。陸機謂鯇即鱧魚也,似鱧,狹而厚,今京東人猶呼䱰魚,其實一類也。據上所說,則似今俗間所謂黑鱧魚者,亦至難死,形近蛇類,浙中人多食之。
白話文:
根據《爾雅》的記載:鱧魚,就是鯇魚。郭璞在注釋中說:鱧魚,就是鮦魚。解釋《爾雅》的人說:鱧魚,就是鯇魚。《詩經·小雅》中說:魚兒在網中翻騰,有魴魚和鱧魚。毛傳說,鱧魚,就是鯇魚。《正義》中說:有的版本寫作鱧,讀音同鯇。陸機認為鯇魚就是鱧魚,形狀像鱧魚,但比較窄而厚,現在京東地區的人還稱鯇魚為鱧魚,其實它們屬於同一類。根據以上的說法,似乎現在俗稱的黑鱧魚,也很難死,形狀近似蛇類,浙江地區的人很多都吃這種魚。
然《本經》著鱧魚主濕痹下水,而黑鱧魚主婦人妊娠。《千金方》有安胎單用黑鱧魚湯方,而《本經》不言有此功用,恐是漏落耳。肝腸亦入藥。諸魚膽苦,惟此膽味甘可食為異也。又下鮑魚條,據陶、蘇之說,乃似今漢沔間所作淡乾魚,味辛而臭者。蘇又引《李當之本草》,亦言胸中濕者良。
白話文:
儘管《本經》記載鱧魚能治療濕痹、下水,而黑鱧魚主要治療婦女懷孕的疾病。《千金方》中有安胎單用黑鱧魚湯的藥方,而《本經》沒有提到這種功用,恐怕是遺漏了。鱧魚的肝臟和大腸也能入藥。魚類的膽汁都是苦的,只有這種魚的膽汁味道甘美,可以食用,這很特別。另外,在鮑魚的條目中,根據陶、蘇的說法,鮑魚類似於現在湖北和湖南一帶生產的淡乾魚,這種魚味道辛辣而腥臭。蘇又引用了《李當之本草》的說法,也認為鮑魚對胸中有濕熱的人有益。
其以鮑魚,不以鹽,外雖干,而魚肥故中濕也。中濕則彌臭矣。一說鮑魚自是一種,形似小鱅魚,生海中,氣最臭。秦始皇取置車中者是也。此說雖辨,亦無的據。《素問》治血枯雀卵丸,飲鮑魚汁,以利腸中。
白話文:
把鮑魚泡在鹽水中,雖然表面表乾,但魚體卻肥美,這是因為浸泡在濕潤的環境中。浸泡在濕潤的環境中則會散發出更大的惡臭。另一種說法是鮑魚本身就是一種海魚,形狀像小鱅魚,生長在海中,氣味最臭。秦始皇把鮑魚放在車中就是這個原因。儘管這種說法有道理,但沒有確鑿的依據。《素問》中治療血枯的雀卵丸,用鮑魚汁送服,可以潤腸通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