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圖經》~
1. 蟲魚上卷第十四
2. 蜜
蜜,(《本經》作石蜜,蘇恭云當去石字),生武都山谷、河源山谷及諸山中,今川蜀江南嶺南皆有之。蠟、白蠟,生武都山谷,出於蜜房木石間,今處處有之,而宣、歙、唐、鄧、伊洛間尤多。石蜜即崖蜜也。其蜂黑色,似虻,作房於岩崖高峻處,或石窟中,人不可到。但以長竿刺令蜜出,以物承之,多者至三、四石,味醶色綠,入藥勝於它蜜。
張司空云:遠方山郡幽僻處出蜜,所著絕巖石壁,非攀緣所及,惟于山頂籃輿,自垂掛下,遂得采取。蜂去余蠟著石,有鳥如雀,群飛來,啄之殆盡,至春蜂歸如舊,人亦占護其處,謂之蜜塞;其鳥謂之靈雀。其蜜即今之石蜜也。食蜜有兩種:一種在山林木上作房,一種人家作窠檻收養之,其蜂甚小而微黃,蜜皆濃厚而味美。又近世宣州有黃連蜜,色黃,味小苦。
雍洛間有梨花蜜,如凝脂。亳州太清宮有檜花蜜,色小赤。南京柘城縣有何首烏蜜,色更赤。並以蜂採其花作之,各隨其花色,而性之溫涼亦相近也。蠟,蜜脾底也,初時香嫩,重煮治,乃成藥家應用。白蠟,更須煎煉,水中烊十數過即白。古人荒歲多食蠟,以度飢。欲啖當合大棗咀嚼,即易爛也。
劉禹錫《傳信方》云:甘少府治腳轉筋,兼暴風,通身水冷如癱緩者,取蠟半斤,以舊帛絁絹,並得約闊五、六寸,看所患大小加減闊狹,先銷蠟塗於帛上,看冷熱,但不過燒人,便承熱纏腳,仍須當腳心便著襪裹腳,待冷即更易之,亦治心燥驚悸。如覺是風毒,兼裹兩手心。
白話文:
蜂蜜,(《本經》記載為石蜜,蘇恭說應該去掉「石」字),生長在武都山谷、河源山谷以及各山區中,現在四川、江南、嶺南等地都有。蜂蠟、白蠟,生長在武都山谷,出自蜂巢的木頭或石頭間,現在各地都有,尤其以宣州、歙州、唐州、鄧州、伊洛一帶最多。石蜜就是崖蜜,它的蜜蜂是黑色的,像虻蟲,在陡峭的岩壁或石洞裡築巢,人無法到達。只能用長竿刺破蜂巢讓蜂蜜流出,用東西接住,多的能有三、四石(古代容量單位),味道醇厚,顏色偏綠,藥用價值比其他蜂蜜高。
張司空說:偏遠山區出產的蜂蜜,附著在險峻的岩石峭壁上,人無法攀爬上去,只能從山頂用籃子懸掛下去採集。蜜蜂離開後剩下的蜂蠟留在石頭上,有一種像麻雀的鳥,會成群飛來啄食,幾乎吃光,等到春天蜜蜂回來又和原來一樣,人也會在那裡看守,稱這個地方為蜜塞;那種鳥叫做靈雀。這種蜜就是現在的石蜜。食用的蜂蜜有兩種:一種是在山林樹木上築巢,另一種是人們在家裡製作蜂巢養殖的,這種蜜蜂很小,顏色微黃,蜂蜜都很濃稠,味道也很好。近代宣州有黃連蜜,顏色黃色,味道微苦。
雍州、洛陽一帶有梨花蜜,像凝固的油脂。亳州太清宮有檜花蜜,顏色稍紅。南京柘城縣有何首烏蜜,顏色更紅。這些都是蜜蜂採集這些花的花蜜製成的,蜂蜜的顏色會隨著花色而不同,其溫涼的性質也相近。蜂蠟是蜂巢底部的物質,剛開始的時候柔軟香嫩,經過多次煎煮提煉,才成為藥用的東西。白蠟,更需要煎熬提煉,在水中溶化十幾次就會變白。古時候鬧飢荒的時候人們會吃蠟來度過饑荒。如果想吃蠟,要和大棗一起咀嚼,就容易爛。
劉禹錫《傳信方》記載:甘少府治療腳抽筋,同時還有突發的風疾,全身冰冷像癱瘓的人,用半斤蜂蠟,用舊的布或絲綢,裁剪成約五、六寸寬,根據患處大小增減寬窄,先將蠟融化塗在布上,看溫度是否適宜,只要不燙傷皮膚,就趁熱把布纏在腳上,腳心必須貼著襪子包裹住,等冷了再換,也可以治療心煩驚悸。如果覺得是風毒引起的,可以同時包裹在兩個手心。
3. 蜜蠟
蜜蠟,文具石蜜條下。
白話文:
蜜蠟,是記錄在「石蜜條」這個品項底下的。
4. 蜂
蜂,《本經》有蜂子、黃蜂、土蜂,而土蜂下云:生武都山谷,今處處有之。蜂子,即蜜蜂子也,在蜜脾中,如蛹,而白色,大黃蜂子,即人家屋上作房及大木間,𤬈(音侯)𤬏(音婁)蜂子也嶺南人亦作饌食之。蜂並黃色,比蜜蜂更大。土蜂子,即穴土居者,其蜂最大,螫人或至死。
凡用蜂子,並取頭足未成者佳。謹按《嶺表錄異》載宣、歙人取蜂子法,大蜂結房于山林間,大如巨鍾,其中數百層,土人採時,須以草衣蔽體,以捍其毒螫,復以煙火熏散蜂母,乃敢攀緣崖木,斷其蒂。一房蜂子或五、六斗至一石,以鹽炒曝乾,寄入京洛,以為方物。然房中蜂子,三分之一翅足已成,則不堪用。
詳此木上作房,蓋𤬈𤬏類也。而今宣城蜂子乃掘地取之,似土蜂也。故郭璞注《爾雅》土蜂云:今江東呼大蜂在地中作房者,為土蜂,啖其子,即馬蜂。荊巴間呼為蟺(音憚)。又注木蜂云:似土蜂而小,在木上作房,江東人亦呼木蜂。人食其子。然則二蜂子皆可食久矣。大抵蜂類皆同科,其性效不相遠矣。
白話文:
《本草經》記載了蜂子、黃蜂、土蜂等種類,其中土蜂的描述是:「生長在武都山谷,現在各地都有。」蜂子就是蜜蜂的幼蟲,在蜂巢的蜜脾中,像蛹一樣,是白色的。大黃蜂的幼蟲,是那些在人家屋簷或大樹間築巢的「𤬈𤬏」蜂的幼蟲,嶺南地區的人也會拿來當作菜餚食用。這種蜂全身黃色,比蜜蜂大。土蜂的幼蟲,是那些在土穴中居住的蜂的幼蟲,這種蜂體型最大,蜇人有時會導致死亡。
凡是使用蜂子,都要選取頭部和腳還沒發育完全的幼蟲,品質最好。《嶺表錄異》記載宣州、歙州一帶的人們採集蜂子的方法:大型的蜂在山林間築巢,巢穴像巨大的鐘,裡面有數百層。當地人採集時,必須用草編的衣服遮蓋身體,以防被毒蜂蜇傷,還會用煙火燻散蜂母,才敢攀爬懸崖樹木,砍斷蜂巢的根蒂。一個蜂巢的蜂子可能多達五、六斗甚至一石,用鹽炒過曬乾,寄到京城洛陽,作為特產。但是蜂巢中的蜂子,如果翅膀和腳已經發育完成三分之一,就不能使用了。
詳細來看,在樹上築巢的應該是「𤬈𤬏」蜂類。但是現在宣城出產的蜂子卻是挖土取得的,看起來像是土蜂。所以郭璞在註解《爾雅》時,提到土蜂:「現在江東地區稱呼在地面下築巢的大蜂為土蜂,人們吃牠們的幼蟲,也就是馬蜂。在荊州和巴郡一帶稱牠們為『蟺』。」他又註解木蜂:「看起來像土蜂,但比較小,在樹上築巢,江東人也稱之為木蜂,人們吃牠們的幼蟲。」如此看來,這兩種蜂的幼蟲很久以前就可以食用了。大致來說,蜂類都屬於同一科,藥性和功效應該不會相差太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