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頌

《本草圖經》~ 獸禽部卷第十三 (11)

回本書目錄

獸禽部卷第十三 (11)

1. 野駝

野駝入藥不及野駝耳。其脂在兩峰肉間。其性溫,治風下氣,壯力,潤皮膚,人亦鮮食之。又六畜毛蹄甲,主鬼蠱毒寒熱,驚癇癲痓狂走。駱駝毛尤良。陶隱居云:六畜謂馬、牛、羊、豬、狗、雞也。騾、驢亦其類,毛蹄各出其身之品類中,所主療不必盡同此矣。蘇恭云:駱駝毛蹄甲,主婦人赤白下,最善。

白話文:

野駝肉入藥不及野駝耳朵。野駝的脂肪在兩峯肉之間,性溫,可以治風下氣,壯力潤膚,但鮮少有人食用。另外,六畜的毛、蹄、甲皆可入藥,主治鬼蠱毒寒熱、驚癇癲痓狂走等症。駱駝毛尤為良藥。陶隱居說:「六畜是指馬、牛、羊、豬、狗、雞。」騾、驢也屬於六畜之一,牠們的毛、蹄各出於自己的種類,所主療的病症未必都與六畜相同。蘇恭說:「駱駝毛蹄甲主治婦人的赤白下,效果最好。」

2. 六畜毛蹄甲

六畜毛蹄甲,文具野駝脂條下。

白話文:

六畜毛蹄甲

六畜:牛、馬、豬、羊、雞、狗之毛、蹄、甲。

文具野駝脂條

文具:筆、墨、紙、硯等。 野駝脂條:採自野駝背部脂肪製成的條狀文具。

3. 諸雞

諸雞,《本經》云:雞白蠹肥脂,出朝鮮平澤。陶隱居云:朝鮮不應總是雞所出,而云白蠹,不知何物,恐別是一種耳。《開寶》注:便謂雞入藥用,蓋取朝鮮者良。今處處人家畜養甚多,不聞自朝鮮來也。雞之類最多。丹雄雞、白雄雞、烏雄雌雞,頭、血、冠、腸、肺、肝、膽、肶胵里黃、脂肪、羽翮、肋骨、卵黃白、屎白等併入藥。古今方書用之尤多。

白話文:

諸雞:《本經》上說:雞白蠹肥脂,產自朝鮮的平澤。陶隱居說:朝鮮不應總是雞所產,而文中提到白蠹,不知是什麼東西,恐怕是另一種東西。 《開寶》注:這就說雞入藥用時,蓋取朝鮮產的良藥。現在各處人家飼養雞很多,卻沒有聽說從朝鮮運來的。雞的種類繁多。雄雞、白雄雞、烏雄雌雞,頭、血、冠、腸、肺、肝、膽、雞內金、脂肪、羽翮、肋骨、卵黃白、雞屎白等都可入藥。古今方書中用它的很多。

其肉雖有小毒,而補虛羸最要,故食治方中多用之。《素問》:心腹滿,旦食則不能暮食,名為鼓脹。治之以雞矢醴。一劑知,二劑已。注云:今本草雞矢,利小便,微寒,並不治鼓脹。今方製法,當取用處,湯漬服之耳。又張仲景治轉筋為病,其人臂腳直,脈上下行微弦,轉筋入腹,雞屎白散主之。

白話文:

雞肉有微毒,但滋補虛弱最為主要,所以在食療方中常用。根據《素問》記載:心腹滿脹,早上吃不下東西,而晚上又會餓,這叫做鼓脹。用雞屎酒來治療,一劑見效,兩劑痊癒。醫師註解說:現在的本草認為雞屎利小便、微寒,並不治療鼓脹。用雞屎酒治病,應該服用從雞屎裡提取的成分,煮成湯服用。此外,張仲景治療轉筋的病症,病人手臂和腳腿都伸直,脈搏上下跳動微弱而緊,轉筋進入腹內,要用雞屎白散治療。

取雞屎白為末,量方寸匕,以水六合和,溫服瘥。雞子入藥最多,而發煎方特奇。劉禹錫《傳信方》云:亂髮雞子膏,主孩子熱瘡。雞子五枚,去白,取黃,亂髮如雞子許大,二味相和,於鐵銚子中,炭火熬,初甚干,少頃即發焦,遂有液出,旋取,置一瓷碗中,以液盡為度,取塗熱瘡上,即以苦參末粉之。

白話文:

把雞糞白搗碎成末,取一寸見方的一小勺,兌六份水,加熱後服下即可痊癒。雞蛋入藥的方法很多,而民間煎制雞蛋的方子尤其奇妙。劉禹錫的《傳信方》中說:亂髮雞子膏可以治療兒童的熱瘡。取五個雞蛋,去蛋白,取蛋黃,亂髮取小如雞蛋大小,把這兩種原料放在一起,在鐵銚中加熱,用炭火煮,起初很乾,過一會兒就會焦了,不久就會有液體流出來,立即取出來,放進一個瓷碗裡,液體流盡為止,取液塗在熱瘡上,然後用苦參末粉撲上。

頃在武陵生子,蓐內便有熱瘡發於臀腿間,初塗以諸藥及他藥無益,日加劇,蔓延半身,狀候至重,晝夜啼號,不乳不睡,因閱本草至發髲,《本經》云:合雞子黃煎之,消為水,療小兒驚熱下痢。注:云俗中嫗母為小兒作雞子煎,用發雜熬,良久得汁,與小兒服,去痰熱,主百病。

白話文:

近期在武陵生了小孩,產後便有熱瘡發在臀部和大腿之間。剛開始塗抹各種藥物和其他的藥品都沒有用,情況日漸嚴重,蔓延到身體的一半,病情非常危重,白天和黑夜不停哭泣,不吃奶也不睡覺。因此翻閱《本草綱目》看到發髲的記載,《本經》上說:將雞蛋黃和發髲一起煎煮,煎成水狀,可以治療小兒驚熱下痢。註解說:民間的產婆會為小兒做雞蛋煎,用發髲熬煮很久,得到汁液後給小兒服用,可以去除痰熱,治療各種疾病。

用發,皆取父梳頭亂者。又檢雞子,《本經》云:療火瘡,因是用之,果如神,立效。其殼亦主傷寒勞復,見深師方。取雞子空殼碎之,熬令黃黑,搗篩,熱湯和一合,服之,溫臥,取汗出愈。

白話文:

頭髮亂者,大多取用其父親梳頭時掉落的頭髮。此外,檢查雞蛋,《本經》上記載:雞蛋可以治療火傷,因此使用它,果然像神靈般有效,立竿見影。雞蛋殼還可以治療傷寒和勞累後復發的疾病,見於深師方的記載。取雞蛋空殼,將其搗碎,熬製成黃褐色,搗碎過篩,用熱湯和一合,服用後溫暖地臥牀,發出汗水即可治癒。

4. 鷓鴣

鷓鴣前有白圓點,背間有紫赤毛,彼人亦呼為越雉,又謂之隨陽之鳥。《南越志》云:鷓鴣雖東西徊翅,然開翅之始,必先南翥。崔豹《古今注》云:其名自呼,此不然也。其鳴,若云鉤輈格磔者是矣。亦有一種鳥酷相類,但不作此鳴,不可食之。彼土人食鷓鴣,云主野葛、生金、蛇、菌等毒,不可與竹筍同食。

自死者亦禁食之。其脂膏手可以已皸瘃,令不龜裂。

白話文:

鷓鴣這種鳥的胸前有白色的圓點,背部間雜著紫色和紅色的羽毛,有的人也稱之為越雉,又因為它隨著太陽移動的習性,被稱為隨陽之鳥。根據《南越志》的記載,鷓鴣雖然會在東西方飛翔,但每次展翅起飛時,必定先是向南飛翔。而崔豹在《古今注》中提到,鷓鴣的名字源自它自己的叫聲,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正確。鷓鴣的叫聲特徵是像「鉤輈格磔」這樣的聲音。還有一種外觀非常相似的鳥,只是不會發出這種叫聲,因此這種鳥是不能食用的。

當地人食用鷓鴣,認為它能解野葛、生金屬、蛇毒以及蕈類等毒素,但是食用鷓鴣時,不應與竹筍一同食用。

另外,如果是自然死亡的鷓鴣,也是禁止食用的。鷓鴣的脂肪塗抹在手上,能夠治療皮膚乾燥龜裂的情況,防止手部出現裂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