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頌

《本草圖經》~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(6)

1. 衛矛

衛矛,鬼箭也。出霍山山谷,今江淮州郡或有之。三月以後生莖苗,長四、五尺許;其於有三羽,狀如箭翎;葉亦似山茶,青色;八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採條莖,陰乾。其木亦名狗骨。崔氏方療惡疰在心,痛不可忍,有鬼箭羽湯。《集驗方》:療卒暴心痛,或中惡氣毒痛,大黃湯亦用鬼箭,皆大方也。

白話文:

衛矛,又稱鬼箭。產於霍山山谷,現在江淮州郡也有。三月以後長出莖苗,大約四、五尺;葉片有三片,形狀像箭翎;葉片也像山茶,是青色的。八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採收莖條,陰乾。它的樹幹也叫狗骨。崔姓醫師用它治療心臟惡病,疼痛難忍時,有鬼箭羽湯的方子。《集驗方》:治療突然暴發的心痛,或中毒引起的疼痛,大黃湯也使用鬼箭,都是有效的方劑。

2. 紫葳

紫葳,陵霄花也。生西海川穀及山陽,今處處皆有,多生山中,人家園圃亦或種蒔。初作藤蔓生,依大木,歲久延引至巔而有花;其花黃赤,夏中乃盛。陶隱居云:《詩》有苕之華。郭云:陵霄。又蘇恭引《爾雅·釋草》云:苕,陵苕。郭云:又名陵霄,按今《爾雅》注苕,一名陵時。

白話文:

紫薇,就是陵霄花。生長在西海川穀以及山陽地區,現在各處都有,多生長在山中,人家園圃裡也偶爾種植。最初以藤蔓生長,依附在大樹上,生長幾年後便延伸到樹頂並且開花;花色黃紅色,夏日正值盛開。陶隱居說:《詩經》裡有苕之華。郭璞說:就是陵霄。蘇恭引用《爾雅·釋草》說:苕,就是陵苕。郭璞說:又名陵霄。現在《爾雅》註上記:苕,名為陵時。

本草云:而無陵霄之說,豈古今所傳書有異同邪?又據陸機及孔穎達疏義亦云:苕,一名陵時,陵時乃是鼠尾草之別名。郭又謂苕為陵時,本草云:今紫葳無陵時之名,而鼠尾草有之。乃知陶蘇所引,是以陵時作陵霄耳。又陵霄非是草類,益可明其誤矣。今醫家多采其花干之。

白話文:

《本草》中並沒有記載關於凌霄花的說法,是不是古今流傳下來的書籍有不同的地方呢?根據陸機和孔穎達的解釋,苕,別名為陵時,而陵時就是鼠尾草的別名。郭璞也說苕就是陵時,但《本草》中說:現在紫葳沒有陵時這個名字,而鼠尾草有。因此,可以知道陶蘇所引用的,是把陵時當作凌霄花了。另外,凌霄花並不是草類,這更可以證明他的錯誤。現在的醫家多採收凌霄花的莖幹來使用。

入婦人血崩風毒藥,又治少女血熱風毒,四肢皮膚生癮疹,並行經脈方。陵霄花不以多少,搗羅為散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,食前服,甚效。

白話文:

如果用於女性的血崩風毒的藥物,又可用於治療少女經期熱血風毒,四肢皮膚上長瘡疹,並且可以促進經脈的運行。用不限量的凌霄花枝葉,搗碎成為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溫酒送服,飯前服用,效果很好。

3. 蕪荑

蕪荑,生晉山川穀,今近道山川穀,今近道亦有之,大抵榆類而差小,其實亦早成,比榆乃大,氣臭如𤜢,《爾雅·釋木》云:無姑,其實夷。郭璞云:無姑,姑榆也,生山中,葉圓而厚,剝取皮,合漬之。其味辛香,所謂蕪荑也。又《釋草》云:䕋荑,莁蘠。注云:一名白蕢,而與《本經》一名𦽄(音殿)莁(音唐)相近。

白話文:

蕪荑,生長在晉代的山川穀地,現在靠近道路的地方的山川穀地也有,它和榆樹很相似,但比榆樹小,果實也早熟,比榆樹的果實大,氣味辛臭,就像臭蟲。《爾雅·釋木》中說:「無姑的果實是圓滑的。」郭璞說:「無姑就是姑榆,生長在山中,葉子圓而厚,果皮可以剝取下來,再將其浸泡在一起,它的味道辛辣芬芳,這就是蕪荑。」在《釋草》中記載:「䕋荑即莁蘠。」注釋中說:它的別名是白蕢,與《本經》中名為𦽄(讀音:殿)莁(讀音:唐)的果實很相似。

蘇恭云:蔱蘠,𦽄莁。字之誤也。然莁荑草類,無荑乃木也。明是二物,或氣類之相近歟。三月採實,陰乾。殺蟲方中多用之。今人又多取作屑,以芼五味,其用陳者良。人收藏之,多以鹽漬,則失氣味。此等不堪入藥,但可作食品耳。秋後尤宜食之。《續傳信方》治久患脾胃氣泄不止,蕪荑五兩,搗末,以飯丸,每日空心午飯前,各用陳米飲下三十丸,增至四十丸。久服去三尸,益神,駐顏。

云得之章鐐曾得力。

白話文:

蘇恭說:蔱蘠、蕪荑,這些字出了錯。然而蕪荑是一種草類,沒有毛就是木頭。明明是兩種不同的東西,或者它們的氣味性質很相似吧。三月採收果實,在陰涼處晾乾。在殺蟲的藥方中經常使用它。現在人們還經常把它打成碎屑,混合五味粉,用陳年的更好。人們收藏它時,大多用鹽漬,這樣會失去它的氣味。這類藥材不宜入藥,只能作為食品。秋天之後尤其應該吃它。《續傳信方》中記載治久患脾胃氣泄不止的方子,用蕪荑五兩,搗成末,做成米丸,每天空腹在午飯前,各用陳米水送服三十丸,逐漸增至四十丸。長期服用可以驅除三尸,益神,駐顏。

傳得之章鐐後得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