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頌

《本草圖經》~ 木部上品卷第十 (9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上品卷第十 (9)

1. 小柏

小柏,文具柏木條下。

白話文:

小柏,文具柏木條下。

2. 辛夷

辛夷似柿而長,正月、二月生;花似著毛小桃子,色白帶紫;花落無子,至夏復開花,初出如筆,故北人呼為木筆花。又有一種枝葉並相類,但歲一開花,四月花落時有子如相思子。或云都是一種,經一二十年老者,方結實耳。其花開早晚,亦隨南北節氣寒溫。九月採實,曝乾用。或云用花蕊,縮者良,已開者劣,謝者不佳。

白話文:

辛夷花形狀像柿子,但比較長,花期在一、二月;花像是長了毛的小桃子,顏色是白色帶紫,花謝掉之後不會有種子,到了夏天又會再開花,剛開始生長出來的時候像毛筆,因此北方人稱它為「木筆花」。還有一種花枝葉跟辛夷花很像,但是一年只會開一次花,四月花落時會有像相思子一樣的種子。有人說這兩種花其實是同一種,只是年紀到了二十年以上的老株才會結果。辛夷花開花的早晚也會隨著南北方的氣候而有所不同。九月採收種子,曬乾後可以使用。也有人說可以用花蕊,收縮起來的花蕊品質較好,已經展開的花蕊品質比較差,凋謝的花蕊品質最差。

3. 木蘭

木蘭葉似菌桂葉,亦有三道縱紋;皮如板桂,有縱橫紋;香味劣於桂,此與桂枝全別。而韶州所生,乃云與桂同是一種,取外皮為木蘭,中肉為桂心,蓋是桂中之一種耳。十一月、十二月採,陰乾用。任昉《述異記》云:木蘭川,在潯陽江中,多木蘭。又七里州中有魯班刻木蘭舟,至今在州中。今詩家云木蘭舟,出於此。

白話文:

木蘭樹的葉子外形如菌桂樹的葉子,也有三條縱向紋理。樹皮類似板桂,但有縱橫交錯的紋路。香氣比桂花差很多,這與桂花枝完全不同。而韶州產的木蘭,有人說它與桂花是同一種,取外皮就是木蘭,中間的木質就是桂心,可能這是桂花中的一種吧。木蘭應在十一月、十二月採收,陰乾後即可用。任昉的《述異記》中說:木蘭川在潯陽江中,有很多木蘭樹,還有一個地方名為七里州,那裡有一個魯班刻的木蘭船,至今仍在那裡。現在詩人所寫的木蘭舟,應該就是來源於此了。

4. 榆皮

榆皮,生潁川山谷,今處處有之。三月生莢仁,古人採以為糜羹,今無復食者,惟用陳老實作醬耳。然榆之類有十數種,葉皆相似,但皮及木理有異耳。白榆,皮先生葉,卻著莢,皮白色,剝之,刮去上粗皴,中極滑白,即《爾雅》所謂榆白粉也。此皮入藥,今孕婦滑胎方多用之。

白話文:

榆樹皮,生長在潁川的山谷中,現在各地都有。三月時長出莢仁,古人採摘來做稀飯,現在已經沒有人吃了,只用陳舊老實的榆皮來做醬。然而,榆樹的種類有十多種,葉子都相似,只有樹皮和紋理不同。白榆,樹皮先長出葉子,然後結果莢,樹皮是白色的,剝下來後,颳去上面的粗糙部分,露出中間非常光滑白色的部分,這就是《爾雅》中所說的榆白粉。這種樹皮可以入藥,現在孕婦流產的藥方中經常使用。

小兒白禿,發不生,搗末,苦酒調塗之。刺榆,有針刺如柘,則古人所茹者,云美於白榆。《爾雅》所謂樞,莖,《詩·唐風》云:山有樞是也。二月採皮,取白曝乾。四月採實,並勿令中濕。榆皮,荒歲農人食之,以當糧不損人。

白話文:

小兒白禿,頭髮不生長,把刺榆搗末,用苦酒調合塗抹。刺榆,有針刺像柘樹,是古人所食用的,據說比白榆味美。《爾雅》中所說的樞,就是刺榆的莖,《詩經·唐風》中說:山上有樞樹。二月採集刺榆皮,在陽光下曬乾。四月採集刺榆果實,都要注意不要讓它受潮。刺榆皮,在荒年農民食用,可以充當糧食,不會損害身體。

5. 酸棗

酸棗,生河東川澤,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,野生多在坡阪及城壘間。似棗木而皮細,其木心赤色;莖、葉俱青;花似棗花;八月結實,紫紅色,似棗而圓小,味酸。當月採實,取核中仁,陰乾,四十日成。《爾雅》辨棗之種類曰:實小而酸,曰樲棗。《孟子》曰:養其樲棗。

白話文:

酸棗生長在河東川澤地區,現在靠近京城的西北州郡也都種有,野生的一般生長在山坡、道路旁和城牆之間。它看起來像棗樹,但皮更細,木心是紅色的;莖和葉子都是青色的,花朵像棗花一樣;八月結果,果實是紫紅色的,像棗子但更圓更小,味道酸酸的。這個月採摘果實,取出來果核中的仁,陰乾,四十天後纔算完成。《爾雅》中辨別棗子的種類說:果實小而酸的,叫做樲棗。《孟子》中說:培育它來收樲棗。

趙岐注:所謂酸棗是也。一說惟酸棗縣出者為真,其木高數丈,徑圍一、二尺,木理極細,堅而且重,邑人用為車軸及匕筋;其皮亦細,紋似蛇鱗;其核仁稍長,而色赤如丹,亦不易得。今市之貨者,皆棘實耳,用之尤宜詳辨也。《本經》主煩心不得眠。今醫家兩用之,睡多生使,不得睡炒熟,生熟便爾頓異。

白話文:

趙岐注:所謂的酸棗就是這個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只有酸棗縣出產的纔是真正的酸棗。酸棗樹高數丈,直徑一、二尺,木質紋理極為細膩,堅硬而沉重,當地人用它來做車軸和箭桿;酸棗樹的皮也很細膩,紋路像蛇鱗;酸棗的核仁稍長,顏色紅如丹砂,也不容易得到。現在市面上賣的,大多是刺李的果實罷了,用之前應該仔細辨別。《本經》記載酸棗可以治療心煩不能入睡的症狀。現在的醫生兩種方法都用,希望睡得多的用生的,睡不著的用炒熟的,生的和熟的功效差別很大。

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,有酸棗仁湯:酸棗仁二升,茯苓、白朮、人參、甘草各二兩,生薑六兩,六物切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分四服。深師主虛不得眠,煩不可寧,有酸棗仁湯:酸棗仁二升,蝭母、乾薑、茯苓,芎藭各二兩,甘草一兩炙,並切,以水一斗,先煮棗,減三升後,內五物,煮取三升,分服。一方更加桂一兩。

二湯酸棗並生用,療不得眠,豈便以煮湯為熟乎?

白話文:

胡洽治療心煩、失眠的酸棗仁湯:酸棗仁二升,茯苓、白朮、人參、甘草各二兩,生薑六兩,將這六味藥切碎,加水八升,煮取三升,分四次服用。

深師主治療虛勞失眠、煩躁不安的酸棗仁湯:酸棗仁二升,蝭母、乾薑、茯苓,芎藭各二兩,甘草一兩炙,將這些藥切碎,加水一斗,先煮棗,待水減至三升後,再加入其他五味藥,繼續煮取三升,分次服用。

另一種藥方中,加入桂一兩。

酸棗仁與生薑同用,治療失眠,難道是用煮熟的酸棗仁湯治療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