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頌

《本草圖經》~ 木部上品卷第十 (5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上品卷第十 (5)

1. 蔓荊實

蔓荊實,舊不載所出州土,今近京及秦、隴、明、越州多有之。苗莖高四尺,對節生枝;初春因舊枝而生,葉類小楝,至夏盛茂;有花作穗淺紅色,蕊黃白色,花下有青萼;至秋結實,斑黑如梧子許大而輕虛。八月、九月採。一說作蔓生,故名蔓荊。而今所有,並非蔓也。

白話文:

蔓荊實這種藥材,過去的文獻沒有記載它的產地,現在在京城附近以及秦州、隴州、明州、越州等地都有很多。它的莖大約四尺高,枝幹在節上兩兩相對生長;初春時,從舊的枝條上長出新的枝葉,葉子像小楝樹的葉子,到夏天就非常茂盛;開花時,花朵呈穗狀,顏色是淺紅色,花蕊是黃白色,花下面有青色的萼片;到了秋天會結成果實,果實上有黑色斑點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,而且很輕。通常在八月、九月採收。有一種說法認為它像蔓藤一樣生長,所以叫蔓荊,但現在看到的蔓荊實,其實並不是蔓生的植物。

2. 牡荊

牡荊,生河間、南陽、冤句三谷,或平壽、都鄉高岸上及田野中。今眉州、蜀州及近京亦有之,此即作棰杖者,俗名黃荊是也。枝莖堅勁,作科不為蔓生,故稱牡。葉如蓖麻,更疏瘦;花紅作穗;實細而黃,如麻子大;或云即小荊也。八月、九月採實,陰乾。此有青赤二種,以青者為佳。

謹按陶隱居《登真隱訣》云:荊木之華、葉,通神見鬼精。注云:尋荊有三種。直云荊木,即是今可作棰杖者,葉香,亦有花、子,子不入藥。方術則用牡荊,牡荊子入藥,北方人略無識其木者。《六甲陰符》說:一名羊櫨,一名空疏,理白而中虛。斷植即生。今羊櫨斫植亦生,而花實微細。

非藥家所用者。天監三年,上將合神仙飯,奉敕論牡荊曰:荊,花白多子,子粗大,歷歷疏生,不過三、兩莖,多不能圓,或褊或異,或多似竹節。葉與余荊不殊。蜂多采牡荊,牡荊汁冷而甜。余荊被燒,則煙火氣苦。牡荊體慢汁實,煙火不入其中,主治心風第一。於時即遠近尋覓,遂不值,猶用荊葉。

今之所有者云:崔元亮《集驗方》,治腰腳蒸法,取荊葉不限多少,蒸令熟熱,置於甕中,其下著火,溫之,以病人置於葉中,剩著葉,蓋須臾當汗出藥中,旋旋吃飯,稍倦即止,便以綿衣蓋避風,仍進蔥豉酒,及豆酒,並得以瘥為度。又取此荊莖條,截,於火上燒之兩頭,以器承取瀝汁,飲之。

主心悶煩熱,頭風旋,目眩,心中瀁瀁欲吐,卒失音,小兒心熱驚癇,止消渴,除痰,令人不睡。

白話文:

牡荊這種植物,生長在河間、南陽、冤句這三個地方的山谷,或是平壽、都鄉的高岸邊和田野中。現在的眉州、蜀州以及京城附近也有,就是人們拿來做杖子的那種,俗稱黃荊。它的枝幹堅硬有力,一叢叢的生長,不會蔓延,所以叫做牡。葉子像蓖麻,但是更稀疏瘦長;開紅色的穗狀花;果實細小而黃,像麻子那麼大;有人說它就是小荊。八、九月採摘果實,陰乾。這種植物有青色和紅色兩種,以青色的為佳。

陶弘景的《登真隱訣》裡說:「荊木的花和葉子,能通神見鬼。」書中註解說:「荊木有三種。直接說荊木,就是現在可以做杖子的那種,葉子有香味,也有花和果實,但果實不入藥。道術方面則用牡荊,牡荊的果實可以入藥,北方人很少認識這種樹木。《六甲陰符》裡說:牡荊又名羊櫨,也叫空疏,木質顏色白且中間是空的,砍下來插在土裡就能生長。現在的羊櫨砍下來種植也能生長,但是花和果實非常細小。

不是藥家使用的那種。天監三年,皇上要調製神仙飯,特別討論到牡荊,認為牡荊開白花,果實很多,果實粗大,稀疏地長在莖上,一、兩根莖上長不了幾個果實,而且多數不是圓的,有扁的或形狀怪異的,有些像竹節。葉子和一般的荊沒有什麼不同。蜜蜂經常採集牡荊的花蜜,牡荊的汁液清涼而甜。普通的荊被燒的時候,會有苦味的煙氣。牡荊的質地緊密,汁液充足,煙火燒不進去,主要治療心風效果最好。當時就到處尋找這種牡荊,但是沒找到,只好用荊葉代替。

現在的醫書是這樣記載的:崔元亮的《集驗方》裡,有一個治療腰腳腫脹的蒸法,用荊葉不限數量,蒸熟後趁熱放入甕中,在甕的下面用火加熱,溫熱後讓病人坐在葉子中,再用剩下的葉子蓋住全身,過一會兒就會出汗,藥效進入身體,之後慢慢吃飯,稍微疲倦就停止,然後用棉衣蓋住身體避風,再喝蔥豉酒和豆酒,直到病好為止。還可以取這種荊的莖條,截斷後在火上燒兩頭,用容器承接滴下來的汁液,飲用。

可以治療心中煩悶發熱、頭暈目眩、想吐、突然失聲、小孩心熱驚癇等症狀,還能止渴、祛痰、使人清醒不昏睡。

3. 女貞實

女貞實,生武陵川穀,今處處有之。《山海經》云:泰山多貞木。是此木也。其葉似枸骨及冬青木,極茂盛,凌冬不凋;花細,青白色;九月而實成,似牛李子。立冬採實,曝乾。其皮可以浸酒,或云即今冬青木也。而冬青木肌理白,紋如象齒,道家取以為簡;其實亦浸酒去風補血,其葉燒灰,作膏塗之,治癉瘃殊效,兼滅瘢疵。又李邕云:五臺山冬青葉似椿,子如郁李,微酸,性熱,與此小有同異,當是別有一種耳。

又嶺南有一種女貞,花極繁茂而深紅色,與此殊異,不聞中藥品也。枸骨木,多生江浙間,木體白似骨,故以名。南人取以旋作合器甚佳。《詩·小雅》云:南山有枸。陸機云:山木其狀如櫨,一名枸骨,理白可為函板者,是此也。皮亦堪浸酒,補腰膝,燒其枝、葉為灰,淋汁,塗白癜風,亦可作煎敷之。

白話文:

女貞實,生長在武陵一帶的山谷中,現在各地都有。《山海經》說:泰山有很多貞木,指的就是這種樹木。它的葉子像枸骨和冬青木,非常茂盛,冬天也不會凋落;花朵細小,青白色;九月果實成熟,像牛李子。在立冬時採摘果實,曬乾。它的樹皮可以浸酒,有人說它就是現在的冬青木。但冬青木的木質紋理是白色的,像象牙的紋路,道家會用來製作書寫的簡牘;它的果實也可以浸酒,用來祛風補血;它的葉子燒成灰,做成藥膏塗抹,治療凍瘡效果很好,還能消除疤痕。李邕說:五臺山的冬青樹葉像椿樹,果實像郁李,味道微酸,性溫熱,與這裡的女貞實稍有不同,應該是另一種品種。

另外,嶺南還有一種女貞,花開得非常茂盛,而且是深紅色,與這裡的女貞實很不一樣,聽說不是中藥材。枸骨木,多生長在江浙一帶,樹木的顏色白得像骨頭,所以因此得名。南方人用它來旋製成器皿,非常好用。《詩經·小雅》說:南山有枸,陸機說:山木的樣子像櫨,又叫枸骨,木質紋理白色可以做成盒子,指的就是這種樹木。它的樹皮也可以浸酒,用來補腰膝,燒它的枝葉成灰,淋汁後塗抹,可以治療白癜風,也可以做成煎劑敷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