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頌

《本草圖經》~ 木部上品卷第十 (4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上品卷第十 (4)

1. 菌桂

菌桂,文具桂條下。

白話文:

菌桂,是指桂樹枝條下端的部位。

2. 牡桂

牡桂,文具桂條下。

白話文:

牡桂,指的是桂樹的枝條下方部位。

3. 天竺桂

天竺桂,文具桂條下。

白話文:

天竺桂,是文具店裡桂樹枝條的簡稱。

4. 杜仲

杜仲,生上虞山谷及上黨、漢中。今出商州、成州、峽州近處大山中亦有之。木高數丈,葉如辛夷,亦類柘;其皮類厚朴,折之內有白絲相連。二月、五月、六月、九月採皮用。江南人謂之檰。初生葉嫩時,採食,主風毒腳氣,及久積風冷、腸痔、下血。亦宜乾末作湯,謂之檰芽。

花、實苦澀,亦堪入藥。木作屐,亦主益腳。篋中方主腰痛補腎湯,杜仲一大斤,五味子半大升,二物細切,分十四劑,每夜取一劑,以水一大升,浸至五更,煎三分減一,濾取汁;以羊腎三、四枚,切,下之,再煮三、五沸,如作羹法,空腹頓服。用鹽酢和之,亦得,此亦見崔元亮《海上方》。

但崔方不用五味子耳。

白話文:

杜仲這種藥材,生長在上虞山谷以及上黨、漢中一帶。現在在商州、成州、峽州附近的大山中也有產出。樹木高達數丈,葉子像辛夷花,也有些像柘樹;它的樹皮像厚朴,折斷時內部有白色絲狀物相連。通常在二月、五月、六月、九月採收樹皮來使用。江南地區的人稱它為檰。剛長出的嫩葉可以採摘食用,能治療風毒腳氣,以及長久積累的風寒、腸痔、下血等病症。也可以將嫩葉曬乾磨成粉末,煮湯飲用,稱為檰芽。

花朵和果實味苦澀,也能入藥。用杜仲木做成的木屐,也有益於足部的功效。在一個叫做篋中的藥方中,治療腰痛、補腎的湯劑配方是:杜仲一大斤、五味子半大升,將這兩味藥切細,分成十四份,每晚取一份,加入一大升水浸泡至清晨,煎煮至剩下三分之一,濾出藥汁;加入切好的羊腎三、四枚,再煮三、五次沸騰,像煮羹湯一樣,空腹一次喝完。可以用鹽或醋調味,也可以,這個方子出自崔元亮《海上方》。

不過崔元亮的方子中並沒有使用五味子。

5. 楓香

楓香脂,舊不載所出州郡,云所在大山皆有,今南方及關陝多有之。似白楊,甚高大;葉圓而作岐,有三角而香;二月有花,白色;乃連著實,大如鴨卵。八月、九月熟,曝乾可燒。《南方草木狀》曰:楓實惟九真有之。用之有神,乃難得之物。其脂為白膠香,五月斫為坎,十一月採之。

其皮性澀,止水痢,水煎飲之。《爾雅》謂楓為欇欇,言天風則鳴欇欇也。《說文解字》云:楓木,厚葉弱枝善搖。漢宮殿中多植之,至霜後葉丹可愛,故騷人多稱之。任昉《述異記》曰:南中有楓子鬼。楓木之老者為人形,亦呼為靈楓,蓋瘤癭也。至今越巫有得之者,以雕刻鬼神,可致靈異。

下沉香條,有楓香,云療風癮疹癢毒,與此相類,即一物也。

白話文:

楓香樹的樹脂,過去的醫書沒有記載它的產地,只說在大山裡都有,現在南方和關陝地區比較多。樹木像白楊樹,非常高大;葉子圓形且有分叉,呈現三角形並帶有香氣;二月開花,花是白色的;花會連著果實一起長,果實像鴨蛋一樣大。八月、九月成熟,曬乾後可以燃燒。《南方草木狀》說:楓香的果實只有九真這個地方才有。使用它效果很好,是很難得到的東西。它的樹脂就是白膠香,五月在樹上砍出凹槽,到十一月採集。

它的樹皮性澀,可以止瀉,用水煎煮後飲用。《爾雅》稱楓樹為「欇欇」,意思是說風吹過時會發出「欇欇」的聲音。《說文解字》說:楓木的葉子厚,枝條柔軟易搖動。漢朝宮殿裡種了很多楓樹,到霜降後葉子變紅非常好看,所以詩人常常吟詠它。任昉《述異記》說:南方有楓樹精怪。老楓樹會長成人形,也被稱為靈楓,其實是樹瘤。至今越地的巫師有得到這種樹瘤的,會把它雕刻成鬼神像,可以產生靈異的現象。

沉香條裡面有一種叫做楓香的,據說可以治療風疹、瘙癢等毒,和這裡說的楓香是同一個東西。

6. 乾漆

乾漆、生漆,出漢中川穀,今蜀、漢、金、峽、襄、歙州皆有之。木高二、三丈,皮白,葉似椿,花似槐,子若牛李,木心黃。六月、七月以竹筒釘入木中取之。崔豹《古今注》曰:以剛斧斫其皮開,以竹管承之,汁滴則成漆是也。乾漆,舊云用漆桶中自然乾者,狀如蜂房,孔孔隔者。

今多用筒子內乾者,以黑如瑿,堅若鐵石為佳。漆葉中藥,見《華佗傳》,彭城樊阿,少師事佗,求服食法。佗授以漆葉青黏散方,云服之去三蟲,利五臟,輕身益氣,使人頭不白。阿從其言,年五百餘歲。漆葉所在有之。青黏生豐沛、彭城及朝歌。一名城節,一名黃芝。主理五臟,益精氣。

本出於迷人入山者,見仙人服之,以告佗。佗以為佳,語阿。阿秘之。近者人見阿之壽而氣力強盛,怪之,以問所服食,阿因醉亂誤說,人服多驗。其後無復有人識青黏。或云即黃精之正葉者。神仙方乃有單服淳漆法,傳於世云。

白話文:

乾漆和生漆,產於漢中一帶的山谷中,現在的四川、漢中、金州、峽州、襄州、歙州等地都有。漆樹高約二三丈,樹皮是白色的,葉子像香椿樹,花像槐樹,果實像李子,木頭中心是黃色的。在六月、七月時,用竹筒釘入樹幹中採集樹汁。《古今注》記載:用鋒利的斧頭砍開樹皮,用竹管接住流出來的汁液,滴下來就成了漆。乾漆,以前說是漆桶中自然乾燥的,形狀像蜂窩,一個個孔洞隔開。

現在大多用竹筒內乾燥的,以黑色像黑玉,堅硬如鐵石的為上品。漆樹葉子可以入藥,記載在《華佗傳》中。彭城人樊阿,年輕時跟隨華佗學習,求長生不老的方法。華佗給他漆葉青黏散的藥方,說服用它可以去除體內三種寄生蟲,對五臟有益,使身體輕盈、增強氣力,使頭髮不易變白。樊阿聽從他的話,活到五百多歲。漆樹葉子到處都有。青黏產於豐沛、彭城以及朝歌等地,又名城節、黃芝,可以調理五臟,增益精氣。

據說有個進山迷路的人,看到仙人服用青黏,告訴了華佗。華佗認為它很好,就告訴了樊阿。樊阿把它當作秘密。後來人們看到樊阿長壽且氣力強盛,感到奇怪,問他吃了什麼,樊阿因為喝醉酒,迷迷糊糊地說了出來,人們服用後多有效果。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認識青黏了。有人說它就是黃精的正葉。神仙的方術中,有單獨服用純漆的方法,流傳於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