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圖經》~ 木部上品卷第十 (3)
木部上品卷第十 (3)
1. 桂
桂:菌桂生交址山谷。牡桂生南海山谷。桂生桂陽。舊經載此三種之異,性味功用亦別。而《爾雅》但言「梫,木桂」一種。郭璞云:南人呼桂,厚皮者,為木桂。蘇恭以謂牡桂,即木桂,及單名桂者是也。今嶺表所出,則有筒桂、肉桂、桂心、官桂、板桂之名,而醫家用之,罕有分別者。
舊說菌桂正圓如竹,有二、三重者,則今所謂筒桂也。筒、菌字近,或傳寫之誤耳。或云即肉桂也。牡桂,皮薄色黃少脂肉,氣如木蘭,味亦相類,削去皮,名桂心。今所謂官桂,疑是此也。桂是半卷多脂者,今所謂板桂,疑是此也。今觀賓、宜、韶、欽諸州所圖上者,種類亦各不同,然皆題曰桂,無復別名。
參考舊注,謂菌桂,葉似柿葉,中有三道紋,肌理緊,薄如竹,大枝、小枝、皮俱是筒,與今賓州所出者相類。牡桂,葉狹於菌桂而長數倍,其嫩枝皮半卷多紫,與今宜州、韶州者相類。彼土人謂其皮為木蘭皮,肉為桂心。此又有黃、紫兩色,益可驗也。桂,葉如柏葉而澤黑,皮黃心赤;今欽州所出者,葉密而細,亦恐是其類,但不作柏葉形為疑耳。皮厚者名木桂,即板桂是也。
蘇恭以牡桂與單名桂為一物,亦未可據。其木俱高三、四丈,多生深山蠻洞中,人家園圃亦有種者,移植於嶺北,則氣味殊少辛辣,固不堪入藥也。三月、四月生花,全類茱萸。九月結實,今人多以裝綴花果作筵具。其葉甚香,可用作飲香尤佳。二月、八月採皮;九月採花,並陰乾,不可近火。
中品又有天竺桂,云生西胡國,功用似桂,不過烈,今亦稀有,故但附於此。張仲景治傷寒用桂枝湯。《甲乙經》治陰受病發痹內熨方,用醇酒二十斗,蜀椒一斗,乾薑一斗,桂一斗,凡四物㕮咀,著清酒中,綿絮一斤,細白布四丈,皆並內酒中,置馬矢熅中,善封塗,勿使泄氣,五日五夜出布、棉絮,曝乾,復漬之,以盡其汁。每漬必晬其日,乃出布綿,干之;並用滓與絮復布為巾,其布長六、七尺,為六、七巾。
即用之,生桑炭炙巾,以熨寒痹所刺之處,令熱入至於病所;寒復炙巾以熨之,三十遍而止;汗出炙巾以拭身,,亦三十遍而止。起步內,無見風,每刺必熨,如此病已矣,此所謂內熨也。又治躄筋急,亦以白酒和桂塗之。《續傳信方》造桂漿法:夏月飲之,解煩渴,益氣消痰。
桂末二大兩,白蜜一升,以水二斗,先煎取一斗,待冷,入新瓷瓶中;後下二物,攪二、三百轉令勻,先以油單一重覆上,加紙七重,以繩封之;每日去紙一重,七日開之,藥成,氣香味美,格韻絕高。今人亦多作,故並著其法。
白話文:
桂這種植物:
菌桂生長在交址的山谷中,牡桂生長在南海的山谷中,而桂則生長在桂陽。古代的書籍記載這三種桂的不同之處,它們的性質、味道和功效也各不相同。但是《爾雅》這本書只說「梫,就是木桂」這一個種類。郭璞說,南方人稱桂,其中樹皮厚的叫做木桂。蘇恭認為牡桂就是木桂,也包括單稱的桂。現在嶺南地區出產的桂,有筒桂、肉桂、桂心、官桂和板桂這些名稱,但是醫生在使用的時候,很少加以區分。
舊時的說法是,菌桂的樹幹筆直圓整像竹子,有兩三層樹皮,這就是現在所說的筒桂。筒和菌這兩個字發音相近,可能是抄寫時的錯誤。也有人說它就是肉桂。牡桂的樹皮薄,顏色偏黃,油脂少,氣味像木蘭,味道也類似。削去牡桂的皮,就叫做桂心。現在所說的官桂,我懷疑就是牡桂。桂的樹皮是半捲曲的,而且油脂多,這就是現在所說的板桂。現在觀察賓州、宜州、韶州、欽州等地進貢的桂,種類也各不相同,但是都稱為桂,沒有其他的名稱。
參考古代的註解,菌桂的葉子像柿子葉,葉子中間有三條紋路,紋理緊密,薄如竹片,大樹枝和小樹枝的樹皮都是筒狀的,這和現在賓州所產的桂很相似。牡桂的葉子比菌桂狹長,長度是菌桂的數倍,嫩枝的樹皮半捲曲,顏色偏紫,這和現在宜州、韶州所產的桂很相似。當地人稱牡桂的樹皮為木蘭皮,樹皮裡面的肉為桂心。牡桂還有黃、紫兩種顏色,這更能證明它的特性。桂的葉子像柏樹葉,葉子顏色有光澤且黑,樹皮顏色黃,樹皮裡面的肉顏色紅。現在欽州所產的桂,葉子茂密且細小,可能也是桂的一種,只是葉子的形狀不像柏樹葉,這點讓人疑惑。樹皮厚的叫做木桂,也就是板桂。
蘇恭認為牡桂和單稱的桂是同一種東西,這個說法不一定正確。這些桂樹都高約三、四丈,大多生長在深山野洞中,也有人家在園圃種植。如果移植到嶺北,那麼它們的氣味和辛辣味會大大減少,因此不適合入藥。桂在三、四月份開花,形狀和茱萸花很像。九月份結果實,現在的人大多用來裝飾花果,作為宴席的擺設。桂葉很香,可以泡茶飲用,尤其適合做香料。桂樹皮在二月和八月採收;桂花在九月採收,都要陰乾,不能靠近火。
中品藥材中還有一種天竺桂,據說生長在西胡國,功效類似桂,但藥性更強烈,現在也很稀有,所以只是附帶在這裡說明。張仲景用桂枝湯治療傷寒。《甲乙經》裡記載治療陰寒引起的麻痹,有一種內熨的方法:用二十斗醇酒,一斗蜀椒,一斗乾薑,一斗桂,這四味藥都切碎,放在清酒中,再放入一斤棉絮和四丈細白布,一同浸泡在酒中,然後放在馬糞堆裡溫熱,密封好不要漏氣,五天五夜後取出布和棉絮,曬乾,再放回酒中浸泡,讓它們充分吸收藥汁。每次浸泡都要到一整天時間,然後取出布和棉絮曬乾;然後用藥渣和棉絮包裹著布做成布巾,一塊布可以做成六七條布巾,每條長六七尺。
使用的時候,用生的桑炭加熱布巾,然後熨燙寒痹引起的疼痛處,讓熱力滲透到病患部位;寒冷的時候再加熱布巾熨燙,重複三十遍。出汗後用加熱的布巾擦拭身體,也重複三十遍。起身後不要吹到風,每次針刺都要用這種方法熨燙,這樣病就好了。這就是所謂的內熨法。還有治療腿腳痙攣的方法,就是用白酒調和桂塗在患處。《續傳信方》記載製作桂漿的方法:夏天飲用,可以解渴、消除煩悶、增強力氣、化解痰液。
把二大兩桂末,一升白蜜,用兩斗水,先煎煮到剩下一斗水,等冷卻後,倒入新的瓷瓶中;再加入桂末和蜂蜜,攪拌二、三百下使之均勻。先用一層油紙覆蓋在瓶口上,再用七層紙覆蓋,用繩子密封好;每天揭開一層紙,七天後打開,藥就製成了,香氣味道都很好,品質非常高。現在也有很多人這樣做,所以順便把做法也記錄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