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品方》~ 卷第十 (5)
卷第十 (5)
1. 治(惡核)惡肉惡脈諸方
有惡核病者,肉中忽有核,累累如梅李核狀,小者如豆粒,皮肉中慘痛,左右走人身中,壯熱,索索畏寒是也。與諸瘡痕、瘰癧、結筋相似,其瘡痕、瘰癧要因瘡而生,是緩疾無毒。其惡核病,卒然而起,有毒,不治入腹,煩悶則殺人。南方多有此疾,皆是風月受溫風,至春夏有暴冷相搏,氣結成此毒也。
白話文:
有患惡核病的人,肉中會突然出現腫塊,一顆顆像李子核的形狀,小的像豆粒,會在皮肉裡面劇痛,左右移動,並伴有壯熱,全身發冷的症狀。惡核病跟其他瘡痕、瘰癧、結筋相似,但瘡痕、瘰癧是因瘡而生,是緩發的疾病,沒有毒性。惡核病卻是突發的,有毒性,不治療會侵入腹中,煩悶致死。南方多有此疾病,都是因為風月受溫風,到了春夏時節又受到暴冷侵襲,氣結成毒所致。
宜服五香連翹湯,以小豆薄塗之得消也。亦煮五香湯去滓,時時洗漬之,消化之後,以丹參膏敷,余核令消盡,不消盡者,還敷小豆薄也。
五香連翹湯,治惡脈及惡核、瘰癧、風結諸核腫氣痛方。
白話文:
應該服用五香連翹湯,用小豆慢慢塗抹能消除。也可以煮五香湯去雜質,時時清洗浸泡,消退後,用丹參膏敷,剩下的核令其消盡,如果沒有消盡,還需要用小豆慢慢塗抹。
青木香(二兩),麝香(半兩),沉水香(二兩),薰陸香(一兩),雞舌香(一兩),連翹子(二兩),射干(二兩),升麻(二兩),獨活(二兩),寄生(二兩),大黃(三兩),甘草(二兩),淡竹瀝(二升)
白話文:
青木香(120克),麝香(30克),沉香(120克),薰陸香(60克),雞舌香(60克),連翹子(120克),射干(120克),升麻(120克),獨活(120克),寄生(120克),大黃(180克),甘草(120克),淡竹瀝(1.2公升)
凡十三物,㕮咀,以水九升,煮藥汁水減半許,可納竹瀝汁,又克取三升,分三服。
丹參膏,治惡脈及惡核、瘰癧、風結諸核腫痛方。
白話文:
總共十三種藥材,切碎後,用九升水煎煮,直到水量減少到一半左右,可以加入竹瀝汁,再煮至剩餘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
丹參膏,用於治療惡性脈絡病變、惡性腫瘤、淋巴結核、風濕引起的各類硬塊腫痛的方子。
丹參(二兩),蒴藋根(二兩),菵草(半兩),秦艽(一兩),獨活(一兩),躑躅花(半兩),蜀椒(半兩),白芨(一兩),牛膝(一兩),菊花(一兩),木防己(一兩),烏頭(一兩)
白話文:
丹參(二兩):具有活血化瘀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蒴藋根(二兩):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菵草(半兩):具有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
秦艽(一兩):具有祛風散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獨活(一兩):具有祛風散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躑躅花(半兩):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蜀椒(半兩):具有溫中散寒、止痛的功效。
白芨(一兩):具有補血活血、生肌止血的功效。
牛膝(一兩):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活絡的功效。
菊花(一兩):具有清熱解毒、明目退翳的功效。
木防己(一兩):具有祛風散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烏頭(一兩):具有祛風散寒、止痛的功效,但有毒,需謹慎使用。
凡十二物,細切為善,以苦酒二升,漬之一宿,夏月半日,急疾即煎之,以豬膏四升,煎令苦酒竭,勿令暴焦熬也,去滓,以膏塗諸疾上,日五六,至良。
白話文:
將十二種藥物切碎,用二升苦酒浸泡一晚,在夏季浸泡半日即可,趕緊煎煮。加入四升豬油,煎至苦酒完全蒸發,但不可煎焦熬乾。去掉渣滓,用油膏塗抹患處,每天塗抹五到六次,療效非常好。
有惡肉病,身中忽有肉如赤豆粒,突出便長,推出不息,如牛馬乳,亦如雞冠狀也。不治其為自推出不肯止,亦不痛癢也。此由春冬時受惡風入肌脈中,變成此疾也。
白話文:
有一種惡肉病,身上突然長出像紅豆粒一樣的肉,長出來之後就長個不停,長長的脫落也脫落不掉,像牛馬的乳房一樣,也有像雞冠的形狀。不管它,它自己會長出來且不肯停止,也不痛也不癢。這是由於在春冬時節受到惡風進入肌肉脈絡中,才會變成這種疾病。
治之宜服漏蘆湯,外燒鐵爍之,日日稍爍,令焦盡也。爍竟,以升麻膏敷之,積日乃瘥耳。
治惡脈病方。
白話文:
治療這種病,應該服用漏蘆湯,並在外部用燒紅的鐵灼燒傷口,每天灼燒一點,直到瘡面完全變焦。灼燒結束後,再用升麻膏敷在傷口上,經過幾天治療就可以痊癒了。
宜服五香連翹湯及竹瀝湯,鑱去惡血,敷丹參膏,積日則瘥,亦以白雄雞屎塗之。
白話文:
應服用五香連翹湯和竹瀝湯,把壞血引出來,再敷上丹參膏,連續服用幾日就會痊癒,也可以用白色的雄雞糞塗抹潰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