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品方》~ 卷第五 (1)
卷第五 (1)
1. 治咳嗽諸方(待考)
2. 治上氣如奔豚諸方
治手足逆冷,胸滿氣促,從臍左右起,鬱冒者方,桐君說。
伏出雞卵殼中白皮,梨木灰,麻黃(去節),紫菀(各等分)
上四味,搗下篩,作丸、散,隨宜酒服十丸,如梧子,散者方寸匕。治三十年喉中結氣咳逆立瘥也。亦可水煮為湯,以意分之。
白話文:
治療手腳冰冷,胸悶氣短,從肚臍兩側往上衝,感覺昏厥的症狀,這是桐君說的方法。
使用伏雞蛋殼內的白皮、梨木燒成的灰、去掉節的麻黃、紫菀(各取等量)。
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,過篩,製成藥丸或藥散。服用方法:藥丸每次以酒送服十丸,如梧桐子大小;藥散每次服用一方寸匕。此方可治癒三十年咽喉中有氣結、咳嗽、氣逆的病症。也可以用水煎煮成湯劑服用,劑量可自行調整。
3. 治心腹胸脅中病諸方
九痛丸,主九種心痛。一蟲心痛,二注心痛,三風心痛,四悸心痛,五食心痛,六飲心痛,七冷心痛,八熱心痛,九生來心痛,方悉主之。並治冷腫上氣,落馬墮車方。
附子(二兩),巴豆仁(一兩),生狼毒(一兩,炙令極香、抨),人參(一兩),乾薑(一兩),食茱萸(一兩)
六味,蜜和,空腹服如梧子三丸。卒中惡腹痛,口不言,二日一服。連年積冷,流注心胸者,亦服之,好好將息,神驗。
七氣丸,治七氣。七氣為病,有寒氣、怒氣、喜氣、憂氣、恚氣、愁氣、熱氣。此七氣為病,皆生積聚,堅牢如壞在腹中,心痛煩怨,不能飲食,時去時來,發作有時,每發痛欲絕也。其寒氣則吐逆,心下脹滿;其熱氣則慌惚悶亂,常如眩冒,失精;其怒氣則不可當,熱病上蕩心,短氣欲絕,不得息;其恚氣則積聚心下,不得食飲;其喜氣則不可疾行久立;
其憂氣則不可苦作,臥不安席;其愁氣則怒,忘置物四傍,不復憶處,四肢手足胕腫,不得舉。亦治產生早起,中風余疾也。
大黃(十分,炮),人參(三分),椒(二分,熬),半夏(三分,熬),烏頭(五分,熬),桔梗(三分),細辛(三分),茱萸(三分,熬),乾薑(三分),菖蒲(三分),茯苓(三分),芎藭(四分),紫菀(三分),甘草(三分),石膏(三分),柴胡(三分),桃仁(三分)
凡十七物,冶,合下篩,和以蜜,酒服如梧子三丸,日三,不知稍增以知,至十丸為度。
白話文:
九痛丸,主要治療九種心痛。這九種心痛分別是:一、蟲引起的心痛,二、體內不明原因造成的心痛,三、風邪引起的心痛,四、心悸引起的心痛,五、吃東西引起的心痛,六、喝水或飲品引起的心痛,七、寒冷引起的心痛,八、發熱引起的心痛,九、先天性的心痛。這個藥方都能夠治療。此外,還能治療因受寒引起的腫脹、氣逆上衝,以及從馬上摔下來或從車上摔下來造成的損傷。
藥方組成包含:附子(二兩)、巴豆仁(一兩)、生狼毒(一兩,烤過使其極香)、人參(一兩)、乾薑(一兩)、食茱萸(一兩)。
將這六種藥材混合,用蜂蜜調製成藥丸,在空腹時服用,每次服用像梧桐子大小的三顆。如果是突然昏倒、腹痛、無法說話的情況,每兩天服用一次。對於多年積累的寒氣,導致寒氣流竄到心胸部位的患者,也可以服用此藥,服用後好好休養,效果神奇。
七氣丸,主要治療七種氣病。所謂七氣,是指寒氣、怒氣、喜氣、憂氣、恚氣、愁氣、熱氣。這七種氣病都會導致體內產生積聚,堅硬如塊,位於腹中,引起心痛、煩躁、無法進食,時好時壞,發作時間不固定,每次發作時疼痛難忍。寒氣發作會導致嘔吐、心下脹滿;熱氣發作會導致精神恍惚、心煩意亂、常常感到頭暈眼花、遺精;怒氣發作會導致氣勢洶洶、熱病上衝心臟、呼吸急促,感覺快要斷氣、無法順暢呼吸;恚氣發作會導致積聚在心下,難以進食;喜氣發作會導致無法快步行走或久站;憂氣發作會導致無法勞作、躺臥不安;愁氣發作會導致容易發怒,忘記東西放在哪裡,四肢手腳浮腫,無法抬起。此外,也能治療產後過早起身導致的中風後遺症。
藥方組成包含:大黃(十分,炮製過)、人參(三分)、花椒(二分,炒過)、半夏(三分,炒過)、烏頭(五分,炒過)、桔梗(三分)、細辛(三分)、茱萸(三分,炒過)、乾薑(三分)、菖蒲(三分)、茯苓(三分)、芎藭(四分)、紫菀(三分)、甘草(三分)、石膏(三分)、柴胡(三分)、桃仁(三分)。
將這十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過篩,然後用蜂蜜調和,用酒送服,每次服用像梧桐子大小的三顆,每日三次。如果效果不顯著,可以稍微增加劑量,直到效果出現,最多可以服用十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