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延之

《小品方》~ 卷第九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九 (2)

1. 治寒食散發動諸方

論曰:凡服五石散,及鍾乳諸石丹藥等,既瘥節度,觸動多端,發動雖殊,將攝相似。比來人遇其證,專執而治之,或取定古法,則與本性有違,或取決庸醫,則昧於時候,皆為自忤。遂推石過,深省其理,未曰合宜。每尋古醫,互相晦見,直言沐浴,實未探微,寒溫適情,蓋須自度,隨時之義,易所通焉。

白話文:

論語說:凡是服用五石散、鍾乳石等丹藥的人,在好轉之後,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復發。儘管誘發因素不同,但症狀表現卻類似。最近我遇到一些此類患者,醫生在治療時往往拘泥於某種方法,要不就是採用固定的古方,背離了患者的實際情況,要不就是聽信江湖庸醫的建議,不考慮患者的體質和病情。我經過深思熟慮,發現這些治療方法都不太合適。我研究了古代醫書,發現許多醫家對此類疾病的認識都不夠深入,只會籠統地提倡沐浴療法,並沒有真正探究病因。其實,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寒熱藥物的使用,並適時調整治療方案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
故陶正白雲:昔有人服寒食散,檢古法以冷水淋身滿二百罐,登時韁斃。又有取汗,乃於狹室中四角安火,須臾則殞。據茲將息。豈不由人,追之昔事,守株何甚!今列篇章,幸擇長而錄用耳。寒食藥得節度者,一月輒解,或二十日解,堪溫不堪寒,即已解之候也。其失節度者,或頭痛欲裂,為服藥食溫作癖,宜急下之。

白話文:

因此,陶正白雲說:以前有個人服用寒食散,按照古代的方法用冷水淋滿身二百罐,當場死亡。還有人為了出汗,曾在狹小的房間四角安置火爐,不久便死亡了。根據這些例子,難道不是有人追趕過去的事,固守陳規所造成的嗎!現在列出篇章,希望能夠選擇優秀的並加以採用。服用寒食藥而能適度節制的人,一個月就會痊癒,或二十天痊癒,身體能耐熱不能耐寒,這便是痊癒的徵兆。服用過量的人,或頭痛欲裂,因為服藥和飲食溫熱而引起的癖病,應立即用瀉藥宣洩。

又若手腳卒患頑癖者,為犯熱經久故也。

急與冷水洗,飲熱清酒,進冷食即止。一法飲冷清酒亦止。

又若體上生瘡,結氣腫痛不得動者,為自勞太過也。宜服香豉飲法。

香豉(三升),蔥白(一虎口)

上二味,以水三升,煮三沸服之。不止,乃至三四劑,自止。

又若腰痛欲折,兩目欲脫者,為熱上肝膈,腰腎冷極故也。宜服黃連飲法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腰疼得要斷掉,眼睛要脫落出來了,那是因為熱氣積聚在肝膈,腰腎卻很寒冷,應該服用黃連飲來治療。

黃連甘草(炙,各一兩),葳蕤(二兩)

上三味,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納朴硝一兩,頓服,得微利止。

又若眩冒欲倒者,為衣厚犯熱故也。宜冷水淋頭並洗之,須臾即愈。

又若腳疼欲折者,為久坐溫處故也。宜常須單床行役,並以冷水洗浴即止。

又若腹脹欲裂者,為久坐下熱,衣溫失食故也。宜數冷食冷洗,當風取冷,須臾即瘥。

又心痛如刺者,為應食不食,應洗不洗,寒熱相擊,氣結不通,填於心中故也。宜數飲熱酒,任性多少,酒氣行,經絡通達,淋以冷水,又冷淹手中,搭著苦處,溫復易之,須臾解也。解後仍速與冷食,食多益善。於諸痛之中,心痛最急,宜速救之。

白話文:

心臟疼痛像被刺到,是因該吃不吃的,該洗的又不洗的一種狀況,因為寒熱交擊,氣流不通,沈積在心臟內部,所以產生疼痛。應該多喝熱酒,喝多少都可以,酒氣在體內運行,經絡暢通後,用冷水淋洗,並用冷水浸泡雙手,直到疼痛處感到麻木,再浸泡熱水即可,不久即解除疼痛。解除疼痛後,應該趕緊吃冷食,吃得越多越好。在各種疼痛之中,心臟疼痛最為緊急,應該趕緊搶救。

又若發急,遍身熱如湯火,或氣結不識人,時倒,口噤不開,不自覺知者,救之要以熱酒隨其性灌之。卒不得下者,當打去齒灌之,咽中寒盛,酒入必還出,但灌勿止,半日許以酒下氣徹乃蘇。酒卒不下者。難可救矣。

白話文:

若有人突然發病,全身發熱好像浸在熱水裡一樣,或者氣血凝結,神志不清,口不能言語,又或者是不省人事,要治療這種病症,必須按照患者的病性,用溫熱的酒灌下去。若一時不能灌入,可用器具撬開他的牙齒灌下去,咽喉中的寒氣很盛,酒灌進去以後必定會吐出來,但要繼續灌,堅持灌上半天,把寒氣和濁氣從體內灌出以後,患者才能甦醒。如果用盡方法仍然無法灌入酒,那麼就難以救治了。

又若下痢如寒中者,為行止食飲犯熱所致,宜速脫衣,冷食、冷飲、冷水洗即瘥。

又若百節痠疼者,為臥處太厚,又蓋覆被衣,溫不脫故也。但單床薄被單衣,或以冷水洗,勿著新衣,著故垢衣,雖冬寒常須散發受風,仍以冷石熨其衣,勿繫帶,若犯此,酸悶者,急入冷水浴,勿忍病而畏冷,兼食冷飯。

白話文:

如果全身關節痠痛,那是因為睡覺時牀鋪太厚,又蓋了太多被子衣服,長時間的溫暖而不脫去衣物造成的。因此,只要用單獨的牀、薄被子和單衣,或用冷水洗,不要穿新衣服,穿舊的髒衣服,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常常要散開頭髮受風,仍然用冷石熨衣服,不要繫上帶子,如果違背了這些原則,酸悶的人,趕快用冷水洗澡,不要忍著病痛而害怕寒冷,同時要吃冷飯。

又若兢顫惡寒,或發熱如溫瘧者,為失食忍飢,失洗不行,又食臭穢故也。宜急飽冷食,冷水洗,數行即愈。

又若惡食臭如死物氣者,為食溫作癖故也。宜急以三黃湯下之,若不下,終不瘥。

白話文:

如果討厭吃食物,聞到氣味如同腐臭的食物,是因爲經常吃溫熱食物形成的習慣所導致的。應該趕快用三黃湯來治療,如果不治療,最終不會治癒。

又若咽中痛,鼻中塞,清涕出者,為衣溫近火故也。但速脫衣,取冷當風,以冷石熨咽鼻當自瘥。不須洗也。

又若胸脅滿,氣上嘔逆者,為飢而不食,藥氣上衝故也。速與冷水洗,食冷飯止。

又若食便吐出,不得安住者,由癖故也。宜急以甘草飲下之,不下當危人命爾。甘草飲法。

白話文:

如果吃進去就吐出來,無法在胃裏停留,這是因為有宿食積滯引起的。應立即服用甘草湯,如果不下嚥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甘草湯的製法如下:

甘草(二兩,炙),大黃(三兩,別漬),黃芩(二兩)

白話文:

甘草(80克,炙甘草),大黃(120克,特別浸泡處理過),黃芩(80克)

上三味,切,以水三升,煮三兩沸,去滓,分服,以利為度。

又若大便難,腹中堅如盤蛇者,為犯溫積久,腹中有干糞不去故也。宜銷酥蜜膏服一二升,津潤腹內即下。若不可,服大黃、朴硝等下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大便困難,肚子裡堅硬如盤旋的蛇,這是因為溫熱積聚已久,肚子裡有乾糞沒有排出造成的。應該服用銷酥蜜膏一到兩升,滋潤腸胃就可以通便。如果不行,服用大黃、朴硝等瀉藥。

又若患淋者,為久坐溫處,或乘鞍馬,坐處大熱,熱入膀胱故也。但冷食,冷水洗,冷石熨腹,不過一日即瘥止。

白話文:

另外,罹患淋證的人,是因長期坐在溫暖的地方,或騎乘馬匹,坐在極熱的地方,熱氣進入膀胱所致。只要食用冷的食物、用冷水洗澡、用冷石熨肚腹,不出一天就會痊癒。

又若寒慄頭掉,不自支持者,為食少,藥氣溢於肌膚,五臟失守,百脈搖動,與正氣相競故也。宜強飲熱酒以和其脈,強食冷食以定其臟,強行以調其關節,強洗以宣其擁滯,即瘥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寒慄頭昏的症狀,站立都站不穩,那是因為飲食太少,藥物的藥性溢出於肌膚,五臟失調,百脈動搖,與正氣相互競爭的緣故。應該強迫病人飲用熱酒來調和脈搏,強迫進食性涼的食物來安穩五臟的活動,強迫病人活動來調適關節,強迫病人洗熱水澡來宣通鬱結,這樣就會痊癒。

又若小便稠數者,為熱食及啖諸熱餅肉之屬故也。宜冷水洗腹,兼服梔子湯法。

白話文:

如果小便濃黃次數多,那是因為吃了熱性食物和肉類食物引起的。應該用冷水洗肚子,同時服用梔子湯。

梔子仁(二兩),甘草(炙),芒硝(湯成下),黃芩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  • 梔子仁(二兩):

  • 梔子仁是一種草本植物的種子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發熱、口乾舌燥、咽喉腫痛、血熱吐血等症狀。

  • 在這個配方中,梔子仁用量為二兩,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。

  • 甘草(炙),芒硝(湯成下),黃芩(各二兩):

  • 甘草是一種豆科植物的根莖,具有補氣益中、調和諸藥的功效,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氣短乏力、咳嗽氣喘等症狀。

  • 甘草在這個配方中用量為二兩,具有補益氣血、緩解藥性過於燥烈的功效。

  • 芒硝是一種硫酸鎂,具有瀉下通便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便祕、實熱證等症狀。

  • 芒硝在這個配方中用量為二兩,具有瀉火通便的功效。

  • 黃芩是一種脣形科植物的根莖,具有清熱燥濕、止瀉痢、解毒消炎的功效,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濕熱瀉痢、黃疸、瘡毒等症狀。

  • 黃芩在這個配方中用量為二兩,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。

總之,這個配方中的四味藥物共同作用,具有清熱瀉火、瀉下通便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實熱證、便祕等症狀。

上四味,切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溫二服,取利即瘥。

又若失氣不可禁止者,為犯溫不時洗故也。但冷水洗之即瘥。

又若遺糞不自覺者,為熱氣入胃,大腸不禁故也。當冷洗即瘥。

又若目痛如刺者,為熱氣衝肝上眼故也。但數冷食,清朝溫小便洗之,不過三日即瘥止。

又若耳鳴如風聲,又有汁出者,為自勞過度,陽事不節,氣上耳故也。宜數飲食補之,節禁陽事即瘥。

又若口中傷爛,舌強而燥,不得食味者,為食少穀氣不足,藥氣積在胃管故也。宜急作豉湯服之,豉湯法。

白話文:

如果口中潰爛,舌頭僵硬而乾澀,吃不出味道,這可能是因為飲食攝取不足,穀氣不足,藥力積聚在胃部所致。應立即製作豉湯服下。豉湯的做法如下:

香豉(二升),葳蕤,甘草(炙,各二兩),麥門冬(去心),小柏(各三兩)

白話文:

香豉(二升)、葳蕤、甘草(炙,各二兩)、麥門冬(去心)、小柏(各三兩)

上五味,切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溫三服,能頓服益佳。再合為度。

又若關節強直不可屈伸,可久停息,不自勞泄,藥氣不散,漸侵筋血故也。出力使溫,冷洗即瘥止。

又若得傷寒溫瘧者,為犯熱故也,宜以常治藥救之無咎,但勿服熱藥耳。其傷寒瘧藥等,皆除破癖,不與寒食相妨,故通服也。凡服寒食,雖已熱解而更病者,要先以寒食救之,終不中冷。

白話文:

此外,假如生病感冒或染上溫瘧,那是因為受到熱邪侵犯的緣故,應該用平常治病的藥來救治,不會有問題,只是不要服用熱性的藥物罷了。治療感冒和瘧疾的藥,都是用來祛除偏邪的,不會與寒食相抵觸,所以可以通用服用。凡是服用寒食,即使已經痊癒而再次發病,都要先用寒食來救治,最終不會受到寒邪侵襲。

又若飲酒不解,食不得下,乍寒乍熱,不洗便熱,洗之復寒,甚者數十日,輕者數日,晝夜不得寢寐,愁悲恚怒,自驚跳悸,恍惚忘誤者,為犯溫積久,寢處失節,食熱作藥,內熱與藥並行,寒熱交爭,雖以法救之,終不可解也。昔皇甫氏曾餌此散,每發即欲自刑,尊親制之,乃免斯禍,強令飲食,其熱漸除。

白話文:

也有一種情況,就是喝酒後身體不適,吃飯時吃不下,冷的時候會突然發熱,熱的時候洗一下就重新感到寒冷,嚴重的會持續數十天,較輕的也會有數天,晝夜沒辦法睡覺或者睡不好,很容易陷入憂愁、悲傷、憤怒,也會自己受到驚嚇,不能控制的跳動,恍惚健忘等症狀,這是因為長期吃了溫熱的食物,還不注意休息,吃了溫熱的當成藥,體內的熱跟藥物同時起作用,寒熱交替,即使用方法來治療,也不能完全根治。過去皇甫氏曾經服用了這種藥,每次發作時就想自己去死,但皇甫氏的尊長們制止了他,不讓他犯下大錯,強迫他吃飯,最後熱度才慢慢退去。

縱家有寒熱藥,發急皆忘,雖素聰明,發皆頑冥,告令難喻,為茲斃者,不可勝數。遂檢家兄士元救急之法,合三黃湯服之,大下便瘥止,而錄之。又若脫衣便寒,著衣便熱,為脫著之間失適故也。小寒自可著,小溫便可脫即止;洗則瞭然瘥矣,應洗忽忌之,忍則病成也。

白話文:

古代縱派中醫有一種寒熱藥,吃了以後會發熱發昏,即使原本很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癡呆,即使告以指令也無法理解,因此喪命的人不計其數。於是檢查了家兄士元用於救急的方法,組合了三黃湯服用,大便後就痊癒了,因此將此方法記錄下來。另外,如果脫了衣服就覺得冷,穿了衣服就覺得熱,是因為穿脫之間失去了適度而導致的。天氣微寒的時候自然要穿衣服,稍微溫暖就脫下衣服就可以了;洗了澡後就會痊癒了,但是如果需要洗卻有所忌諱,那麼病就會形成。

又若齒齦腫,唇爛,牙齒搖痛,頰車噤,為坐犯熱故也。宜時救之,可當風張口,使冷氣入咽,漱寒水即瘥。

又若脈洪實,或斷絕不足似死脈,或細數弦快,其所犯非一,此脈無醫不識也。熱多則弦快,有癖則洪實,急痛則斷絕。凡寒食藥熱,率常如此,自無所苦,非死。唯勤節度為妙。

白話文:

如果是脈搏強大而有力,或者間斷而微弱,好像快要死了一樣,或者脈搏細數而急促,這些情況都是生病的徵兆,沒有醫生會不認識這些脈象。如果體內熱氣很多,脈搏就會細數而急促;如果體內有淤堵,脈搏就會強大而有力;如果疼痛劇烈,脈搏就會間斷而微弱。凡是吃了寒涼的食物,或者服用了溫熱藥物,脈象往往就會出現這些情況,但通常不會有什麼痛苦,也不是真的要死了。只要注意節制飲食和藥物,就可以了。

又若大便稠數,為坐久失節度將死之候也。如此難治矣。可與前大黃黃芩梔子芒硝湯下之,當十有一生耳。可為必死之治,不可不利,致死,令人恨也!

白話文:

另外若是大便又硬又頻,是因過長時間的端坐,失去自我照顧的節度,將走向死亡症狀的時候啊。若是這樣很難治癒了。可服用前述的大黃、黃芩、梔子、芒硝湯來治療,能救生的有十個之一吧。可以當作是必死的治療,不能不小心啊,導致死亡,讓人憎恨啊!

又若人已困而脈不絕,為藥氣盛行於百脈,人之真氣已盡,藥氣尚自行,故不絕,非生氣也。死後體因溫如生人肌,腹中雷鳴,顏色不變,一兩宿乃作死人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一個人已經死亡,但是脈搏還沒有完全消失,這是因為藥效還在經脈中運行,患者的真氣已經耗盡,只剩下藥效還在維持著脈搏,所以脈搏沒有完全消失,但這不是真正的生氣。死後,身體因為藥物的溫熱作用,會像活人一樣溫暖,腹部會發出雷鳴般的聲音,臉色也不會立即發生變化,過了一兩天後才會顯露出死亡的徵兆。

又若周體患腫,不能迴轉者,為久坐不行,又不飲酒,藥氣滯在皮膚之內,血脈不通故也。宜飲酒,冷水洗,自勞即瘥。若不能行者,遣人扶持強行,使肢節調暢乃止。亦不得令過度,使反發熱,或反熱者還當洗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全身腫脹,身體不能轉動,這是由於久坐不動,又不喝酒,藥力滯留在皮膚內,血脈不通造成的。適當飲酒,冷水洗澡,活動勞動就可以痊癒。如果不能行走,應該請人扶持著強行行走,讓四肢關節舒展通暢就可以了。但也不可過度勞累,以免再次發熱,或發熱時還要再洗澡。

又若食患冷不可下者,為久冷食,口中不知味故也。當作白酒糜多著蘇,熱食一兩頓,若小悶者,還令冷飲食,即瘥止。

白話文:

另外,如果是吃了寒冷食物之後,就出現無法消化的情況,這是因為長期食用寒冷食物,導致口中喪失味覺。此時應該製作白酒粥,並且加入大量薑末,趁熱食用一兩餐。如果症狀較輕微,仍然可以食用比較冷涼的食物,這樣症狀就會漸漸消失。

又若下部臭爛者,為坐薦席厚熱故也。當坐冷水中,即瘥。

又若夜眠不得睡者,為食少熱在內故也。服梔子湯方。

梔子仁(十四個),大黃(三兩),黃芩(二兩)

上三味,切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分三服,微利,又當數進冷食,自得眠睡。

又若嘔逆,咽喉中傷,清血出者,為臥溫及食熱故也。但飲冷水、冷石熨咽喉,即瘥。

又若藥發,輒安臥不與人語者,為熱盛食少,失其性故也。但與熱酒,冷洗,冷食,自勞便瘥。

又若四肢面目浮腫者,為飲食溫,久不自勞力。藥與正氣相隔故也。但飲熱溫。冷食。自勞洗浴即瘥。

又若鼻中有氣如孵雞子臭者,為著衣溫故也。或陰囊臭爛,為坐熱故也。入冷水中即瘥,宜脫衣洗浴即自瘥。

白話文:

另外,如果有人鼻孔裡有臭味,像孵蛋的母雞一樣,這是因為穿著的衣服受潮後又受熱的緣故。或者因為坐在熱的地方而導致陰囊發出臭味並爛掉,可以用冷水治療,或脫掉衣服清洗來改善症狀。

又若卒目暗無所見者,為飲食居處太溫故也。但脫衣,冷洗,冷身,須臾瘥止。

又若身肉處痛,痛無常處,如遊風者,為犯熱所作,非風冷故也。宜冷洗,以冷石熨之自瘥。

又若服藥心悶亂者,為服溫藥與疾爭力故也,法當大吐,如或不吐,病當至死,若吐不絕,可食冷食飲,自然瘥也。若絕不識人,口復不開者,亦當斷齒以熱酒灌之。入咽吐出者,更與之,但得酒氣下通,不半日即便蘇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服藥後出現心悶煩躁的症狀,是因為服用溫熱藥物試圖與疾病抗爭的緣故,這種情況應立即大吐,如果不吐,病情將會導致死亡。如果吐個不停,可以吃一些涼食和喝涼飲,病情自然會好轉。如果神志不清,嘴巴還緊閉著,應立斷牙關,用熱酒灌入,如果熱酒能順利嚥下再吐出來,就繼續用此方法,只要熱酒能順利灌入,不到半天就能清醒過來。

又若嗜寐不覺者,為久坐熱悶故也。宜冷洗、冷食即瘥。

又若肌膚堅如石,不可屈伸,為熱食,溫臥作癖,五臟隔閉,血脈不通故也。急服前三黃湯下之,食冷食,飲熱酒,自勞,即瘥。

白話文:

如果皮膚堅硬得像石頭一般,無法彎曲伸展,這是因為飲食過於燥熱,加上溫暖的環境導致體內產生不良習慣,五臟隔絕閉塞,血脈不通暢的緣故。趕緊服用前三黃湯來瀉下燥熱之氣,飲食以清涼食物為主,並飲用熱酒,注意休息,這樣就能夠痊癒。

又若臂腳偏急痛苦者,為久坐臥溫熱,不自移轉,氣入肺脾胃故也。宜勤以二布巾淹冷水搭之,覺溫則易,如此不過三日即瘥。

白話文:

如果手腳出現疼痛急促的毛病,是因久坐臥處溫熱,且自己不移動,氣就進入肺、脾、胃所導致的。應該勤勞的使用二塊布巾浸泡冷水,再搭在患處,感覺溫熱則更換新的,這樣不過三天就能癒合。

又若患腹背熱,如手如杯如盤許大者,以冷石隨處熨之。

又若腳指間生瘡者,為履襪太溫故也。當以腳踐冷地,以冷水洗足瘥。

又若口熱痛煩悶者方。

生雞子(五枚)

上一味,頓服之,即便愈。

或寒熱累月,張口大呼,眼視高,精候不與人相當,日用水百餘石澆洗不解者,坐不能自勞,又飲冷酒,復食溫故也。譬如暍人,乃心下更寒,以冷救之愈劇者,氣結成冰,得熱熨,飲熱湯,冰消氣散,暍人乃心解。令藥熱聚心,乃更寒戰,亦如暍之類也。速與熱酒,寒解氣通,酒兩行於四肢,周體悉溫,然後以冷水三斗洗之,𤢭然了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人寒熱交替,連續幾個月,張大嘴巴呼氣,眼睛看著高處,精神狀態與常人不同,每天用水洗幾十次還是解決不了,坐著也覺得疲倦,還喝了冷酒,吃了溫熱的舊飯。這就像一個燥熱的人,內心反而更寒冷,用寒冷來治療,情況反而更嚴重。那是因為寒氣凝結成冰,應該用熱熨、喝熱湯,冰塊融化後,寒氣也就散去了,燥熱的人內心才會舒服。同理,如果讓藥物先集中在心臟部位,反而會讓寒戰加劇,也是如同燥熱之人的道理。此時應該趕快喝熱酒,讓寒氣化解,氣血通暢,酒精會流遍四肢,溫暖全身,最後再用三鬥冷水清洗,這樣才會痊癒。

或有氣斷絕不知人,時蹶,口不可開,病者不自知,當須旁人救之,要以熱酒為性命之本,不得下者,摝去齒,以熱酒灌含之,咽中塞逆,酒入復還出者,但與勿止也,出復納之,如此或半日,灑下氣通乃蘇,酒不下者便殺人也。

白話文:

或有氣息斷絕而不知人事的,時常昏厥,口不能張開,病者自己不知道,應當旁人救他,最重要的是要用熱酒,若無法嚥下者,就撬開牙齒,用熱酒灌入口中,若是食道阻塞逆流,酒液灌進去又吐出來,只要不斷的灌,直到半日氣通了纔算甦醒,灌不進去酒的,就會立即死亡。

解寒食散發,或頭痛,或心痛,或腹痛,或胸脅腫滿,或寒或熱,或手足冷,或口噤,或口瘡爛,或目赤,或乾嘔惡食氣便嘔吐,或狂言倒錯,不與人相當,或氣上欲絕,進退經時,散發百端,服前胡湯得下便愈方。

白話文:

解除傷食所引起的、頭或心或腹部疼痛,或胸部和肋骨部位有腫脹感,或是感到寒或熱,或手腳發涼,或不能言語,或口腔潰爛,或眼睛發紅,或乾嘔、厭惡食物的味道還嘔吐,或神智不清、行為舉止失常,無法與人正常交流,或氣息奄奄,進食或排便都困難,各種症狀多種多樣。服用前胡湯就能服用通便,就能痊癒。

前胡(二兩),芍藥(三兩),黃芩(二兩),大棗(二十枚),甘草(二兩),大黃(二兩)

白話文:

前胡(100克),芍藥(150克),黃芩(100克),大棗(100個),甘草(100克),大黃(100克)

凡六物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心脅堅滿,加茯苓二兩;胸中滿塞急,加枳子一兩;連吐,胸中冷,不用食,加生薑三兩;虛乏口燥,加麥門冬二兩。若加藥者,加水作九升也。解散三黃湯,治散盛,熱實不除,心腹滿,小便赤,大行不利,圯逆沖胸中,口焦燥,目赤熏熱方。

白話文:

共六種藥材,以水八升煮沸,取二升半藥液,分三次服用。如果心和脅肋部位堅硬飽滿,再加茯苓二兩;胸中滿塞急迫,再加枳子一兩;如果連續嘔吐,胸中寒冷,不吃東西,再加生薑三兩;虛乏口燥,再加麥門冬二兩。如果加藥,用水量增至九升。解散三黃湯,用於治療熱盛、熱邪實證未除、心腹脹滿、小便赤黃、大便不利、痔瘡逆沖胸中、口舌乾燥、眼睛赤紅發熱等症。

黃連(二兩),黃芩(二兩),大黃(一兩),甘草(二兩),芒硝(二兩)

凡五物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,納芒硝令烊,分三服。

小三黃湯,是由來舊方,與前治同,殺石勢勝前方,除實不如也。

大黃(一兩),梔子(十四枚),黃芩(二兩),豉(三升)

凡四物,以水六升,先煮三物,令數沸,以筥豉納湯中,取二升,分再服。

增損皇甫梔子豉湯,治人虛石盛,特折石勢除熱方

白話文:

改良皇甫的梔子豉湯,治療虛弱的人體內有過多結石,特別通過消除過多的結石,並消除發熱的方劑。

豉(一升半),梔子(十四枚),黃芩(二兩半)

凡三物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納豉,令得二升,分三服。

解散熱發,身如火燒,黃芩湯方。

黃芩(三兩),甘草(一兩),枳實(二兩),厚朴(一兩),栝蔞(一兩),芍藥(一兩),梔子(十四枚)

白話文:

黃芩(120克),甘草(40克),枳實(80克),厚朴(40克),栝蔞(40克),芍藥(40克),梔子(14枚)

凡七物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

解散除熱,止煩殺毒,單行薺苨湯方。

薺苨(半斤)

凡一物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停冷飲之。

解散除熱,單行凝水石湯方。

凝水石(四兩)

凡一物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半,服七合,日三。

解散甘草湯,治散發煩悶不解方。

甘草(二兩),黃芩(二兩),大黃(二兩)

凡三物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

治口中乾燥,渴嘔不下食方。

蘆根多少,煮取濃汁,以粟作粥漿,服多少任意。

解散失節度,口中發瘡方。

黃芩(三兩),升麻(二兩),石膏(五兩,末)

白話文:

黃芩(120克),升麻(80克),石膏(200克,研成粉末)

凡三物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極冷,以嗽口中,日可十過。若喉咽有瘡,稍稍咽之佳。

治口瘡,小柏湯方。

龍膽(三兩),黃連(二兩),小柏(四兩)

凡三物,以水四升,先煮龍膽、黃連,取二升;別漬小柏,令水淹潛,投湯中和,稍含之。

治散發,心痛,腹脹,兼冷動熱,相格不消,甘草湯方。

甘草(二兩),栝蔞(二兩),術(二兩),枳實(二兩),梔子仁(二兩)

凡五物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

單行甘草湯方。

甘草(四兩)

凡一物,以水五升,煮之折半,冷之,頓服盡,當大吐。患心腹痛,服諸藥無效者,宜服此湯。

解散二物麻子豉湯,治人虛勞,下焦有熱,骨節疼煩,肌急內圯,小便不利,大行數少,吸吸口燥,少氣,折石熱方。

白話文:

解散二物麻子豉湯,適用於身體虛弱,下焦有熱,骨節疼痛煩躁,肌肉緊繃內熱,小便不利,大便次數少,口乾舌燥,氣短,而需要滋陰清熱的方劑。

豉(二升),麻子(五合,擂取人)

凡二物,研麻子仁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半,分服五合,日三便愈。神驗。

治通身發瘡,擘折,經日用水,不得息者方。

銼胡葈,煮溫,溫漬尤良。冬取根煮飲之。

解散除熱,熱結腫堅,起始欲作癰,升麻湯方。

升麻,大黃,芍藥,枳實(各二兩),黃芩(三兩),甘草,當歸(各一兩)

凡七物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,快下,腫即消。

解散發振動,煩悶嘔逆,人參湯方。法議道人所增損方,用如此。

人參(二兩),甘草(二兩),術(二兩),黃芩(一兩),栝蔞(二兩)

凡五物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

白薇湯,治寒食藥發,胸中澹酢乾嘔煩方。

白薇(二兩),半夏(二兩,洗),乾薑(一兩),甘草(半兩)

白話文:

  • 白薇:二兩

  • 半夏:二兩,洗淨

  • 乾薑:一兩

  • 甘草:半兩

凡四物,以酢五升,煮取三升,分服五合。夫酢酒能令石朽爛。

治酒熱發熱法,積飲酒,石熱因盛,數散行經絡中,使氣力強,腎家有熱,欲為勞事,勞事多,使腎虛,則熱盛。熱盛心下滿,口焦燥,欲飲,飲隨嘔吐,不安飲食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酒後發熱的方法,飲用烈酒過多,石熱因盛,散佈於經絡中,使氣力強壯。腎臟有熱,想要勞作,勞作過多,使腎虛,則熱盛。熱盛,心下煩悶,口乾舌燥,想喝水,喝了就嘔吐,不能飲食。

宜飲葛根湯,安穀神,除熱止吐渴也。

解散閉悶結,小便不通如淋方。

大黃(一兩),麻子仁(半斤),芍藥(一兩),茯苓(二兩),黃芩(一兩)

凡五物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,分再服。

解散小便不通,神良方。

桑螵蛸(三十枚),黃芩(一兩)

凡二物,以水一升,煮取四合,頓服之。

解散除熱,小便數少,單行葵子湯方。亦治淋閉不通,三歲葵子亦可用。

白話文:

用來驅散濕熱、改善小便次數少的問題,單獨服用葵子湯即可。也可以治療因淋病引起的排尿困難,三歲嬰兒也可以服用。

陳葵根(切,一升)

以水三升,煮取二升,暖如人肌稍服之。

解散除熱止利,黃連湯方。

甘草(一兩),黃連(二兩),升麻(一兩),梔子(十四枚),豉(五合)

凡五物,以水五升,煮取一升半,分再服。

治散熱盛渴方。

生地黃(一斤),小麥(二升),竹葉(切,一升),枸杞根(一斤)

白話文:

生地黃(半斤),小麥(一升),竹葉(切碎,半升),枸杞根(半斤)

凡四物,切,以水一斗,煮取九升,渴者飲之。

呂萬舒解熱止渴,飲地黃汁方。

生地黃(一斤),小麥(三斤),枸杞根(二斤)

凡三物,以水一斗,煮取二斗汁,渴者飲之。

單行枸杞白皮湯,解散除熱止渴方。

枸杞根白皮十斤,以水三斗,煮取一斗,分服一升。

薺苨湯,華佗解藥毒,或十歲,或三十歲而發熱,或燥燥如寒,欲得食飲,或不用飲食。華佗散法有:石硫黃熱,鬱郁如熱,澆洗失度,錯服熱藥,劇者擗裂;礜石熱,燥燥如戰;紫石英勢,悶暗喜臥,起無氣力,或時欲寒,皆是府氣所生,臟氣不和,宜服此湯。

白話文:

薺苨湯,這是華佗解毒藥,在十歲或三十歲發病,症狀可能出現發熱,或感到燥熱但又像寒冷,想吃東西喝水,但也可能不想吃東西。華佗散用法如下:

石硫黃熱:感到悶熱,像發燒一樣,如果因為洗冷水或服用熱藥不當,症狀嚴重的話會出現擗裂。

礜石熱:感到燥熱,像打仗一樣。

紫石英勢:感到悶熱昏暗,喜歡臥牀,起來沒有力氣,有時又想覺得寒冷,這些都是因為臟腑氣虛所致,臟腑氣血不和,宜服用此湯。

薺苨(四兩),甘草(一兩),人參(一兩),藍子(一兩),茯苓(一兩),芍藥(一兩),黃芩(一兩),芫菁子(三升)

白話文:

  • 薺苨 (4 兩):薺菜,一種野菜,具有清熱、解毒、明目的功效。

  • 甘草 (1 兩):甘草,具有補中益氣、潤肺止咳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  • 人參 (1 兩):人參,具有大補元氣、生津止渴、安神益智的功效。

  • 藍子 (1 兩):藍子,即藍色的靛玉,具有清熱、解毒、明目的功效。

  • 茯苓 (1 兩):茯苓,具有補中益氣、健脾祛濕、寧心安神的功效。

  • 芍藥 (1 兩):芍藥,具有養血調經、活血止痛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
  • 黃芩 (1 兩):黃芩,具有清熱、燥濕、解毒的功效。

  • 芫菁子 (3 升):芫菁子,具有利水、通淋、消積導滯的功效。

凡八物,切,以水一斗,先煮蕪菁子得八升,絞去滓,煮藥得三升半,分服七合,日三。

白話文:

把八種藥切碎,加入一斗水,先煮蕪菁子到剩八升,把渣滓絞掉,再煮藥到剩三升半,分七次服用,一天三次。

若體寒,倍人參,減黃芩用半兩也。若氣嗽,倍茯苓,減薺苨去一兩。

應楊卅所得吳解散,單行蔥白湯方。藥沉體中數年更發,治之方。

生蔥白(一斤)

凡一物,以水八升,煮取四升,分服一升,使一日盡之。明日便當溫食飲於被中,不後發,便為知也。不過三劑都愈也。

白話文:

將一物配八升水煮,煮至剩下四升,分三次喝,直到喝完為止,喝完後躺在牀上,如果沒有再發病就表示病好了。不需要超過三劑藥就能完全康復。

治散熱,氣結滯,經年不解,數發者方。

胡葈葉(半斤)

凡一物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分作三服。盡一劑便愈。

治服食傳病諸決(待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