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品方》~ 卷第四 (6)
卷第四 (6)
1. 治中蠱毒諸方
雄黃(研),巴豆(去心皮,熬),莽草(炙),鬼臼(各四分),蜈蚣(三枚,炙)
上五味,搗篩為末,蜜和,更搗三千杵,藥成,密器封之,勿令泄氣。宿勿食,服如小豆一丸,不知加一丸。當先下清水,蟲長數寸,及下蛇,或如壞雞子,或白如膏,下訖後,作蔥豉粥,鴨羹補之。忌生魚、生菜、豬肉、蘆筍、冷水。暖食將養也。
治飲中蠱毒,令人腹內堅痛,面目青黃,淋露骨立,病變無常方。
豬肝一具,蜜一升,共煎之令熟,分為二十服,秘方。
又方
取棗木心,銼得一斛,著釜中淹之,令上有三寸水,煮取二斗,澄取清,微火煎得五升,宿勿食,旦服五合,則吐蠱毒出。
治蠱似蛔方。
雄黃(研),麝香(研)
上二味,各如大豆許,取生羊肺如指大,以刀開,取雄黃等末,以肺裹吞之。
治有人食新變魚取飽中毒,病心腹痛,心下堅,發熱煩冤,欲得水沃身,動搖如魚得水狀,有人診病云是蠱,家云野中相承無此毒,不作蠱治之,遂死。
白話文:
治中蠱毒的各種方法:
將雄黃研磨成粉,巴豆去除心皮後熬製,炙烤莽草和鬼臼,以及炙烤的三條蜈蚣,各取四分之一(以比例而言)。將以上五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蜂蜜混合,反覆搗杵三千下,製成藥丸,密封保存,避免洩露藥氣。不要在晚上服用。每次服用一丸,如無效則加服一丸。服藥前先喝清水,蟲子會排出,長度可達數寸,或者排出蛇,或是像壞掉的雞蛋,或是像白色的膏狀物。服藥後,食用蔥豉粥和鴨羹來補充營養。忌食生魚、生菜、豬肉、蘆筍和冷水,需食用溫熱的食物來調養身體。
治療因飲用受污染的食物而中毒,導致腹內堅硬疼痛、面容青黃、四肢冰冷、病情變化無常的方劑:
取一個豬肝和一升蜂蜜一起煎煮至熟,分二十次服用,此為秘方。
另一方劑:
取一斛棗木心,切碎後放入鍋中,加水至水面高出藥材三寸,煮至剩下二斗,過濾取清液,再用小火煎煮至五升。晚上不要服用,早上服用五合,即可將蠱毒吐出。
治療類似蛔蟲的蠱毒方劑:
將研磨成粉的雄黃和麝香,各取如大豆大小,用生羊肺(約手指大小)剖開,將雄黃和麝香粉末用羊肺包裹後吞服。
記載一個案例:有人吃了變質的新鮮魚後飽食中毒,出現心腹疼痛、心下堅硬、發熱煩躁,想用水沖洗身體,身體不停地扭動,像魚在水中一樣。有人診斷為蠱毒,但家人認為野外沒有這種毒物,不相信是蠱毒,沒有進行蠱毒的治療,最終導致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