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十一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一 (5)

1. 治腳心痛

姚克溫閣中苦此,數服而愈。

乾木瓜(細末,煎大聖散服之)

白話文:

姚克溫在閣中苦於腳心疼痛,服用數次藥後就痊癒了。

藥方是:將木瓜曬乾磨成細粉,用煎好的大聖散(一種藥散)配服。

2. 治腳氣

行在湯省干方。

以木瓜去穰實,以十華散同蒸,候熟一處研細,如覺爛,即添十華散,以丸得為度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溫酒、鹽湯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腳氣的藥方,可以使用「行在湯」的簡化版。

取木瓜,去除裡面的籽和瓤(果肉),加入十華散一起蒸煮,等到熟透後,將它們一起研磨成細末。如果覺得太濕爛,就再加入一些十華散,直到可以搓成丸子為止。將藥丸搓成梧桐子般大小,每次服用三十顆,用溫酒或鹽湯送服。

金山長老於張顯學甘露寺齋會上說此方云,渠舊患腳氣,曾於天台一僧處傳方,用木瓜蒸艾服之,漸安。後來住金山,日日登涉,腳復酸重,又一堂眾處得此方,合服,頗覺輕健勝前日云。

,破故紙(炒),舶上茴香(酒浸一宿,炒),葫蘆巴(炒),牛膝(酒浸一宿),肉蓯蓉(酒浸一宿),川續斷(揀淨,生用),杜仲(削去粗皮,生薑自然汁制一日一夜,炒令絲斷黃色,各四兩,同為細末)

上用艾四兩,去枝梗稱,以大木瓜四個,切作盒子,去盡穰,以艾實之,用麻線扎定,蒸三次,爛研,和藥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、七十丸,溫酒、鹽湯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金山寺的長老在張顯學的甘露寺齋會上說到這個藥方,他以前患有腳氣病,曾經在天台山的一位僧人那裡得到一個藥方,用木瓜蒸艾草服用,漸漸痊癒。後來他住在金山寺,每天都要爬山涉水,腳又變得酸痛沉重,又從一位同寺僧人那裡得到這個藥方,照著服用,覺得身體輕便健壯勝過以前。

藥方如下:

補骨脂(炒過)、舶上茴香(用酒浸泡一晚後炒過)、葫蘆巴(炒過)、牛膝(用酒浸泡一晚)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一晚)、川續斷(挑選乾淨,直接生用)、杜仲(削去粗糙外皮,用生薑自然汁浸泡一天一夜後炒至斷絲呈現黃色),以上各取四兩,一起研磨成細末。

另外取艾草四兩,去除枝梗秤重,用大木瓜四個,切開做成盒子狀,去除裡面的瓤,把艾草放入木瓜中,用麻線紮緊固定,蒸三次,直到爛熟,搗爛研磨,和上面的藥末混合,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、七十丸,用溫酒或鹽水在飯後送服。

生附子(一個,去皮,碾細,乾柿十四枚,去蒂,不切,以無灰酒三升,於砂石或銀器內煮,候酒干取出,研爛,宿蒸餅和,干溫得所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鹽酒下一服,臨睡又以冷水下三十丸。)

白話文:

將生附子(一個,去皮,磨成細末),加上乾燥的柿子十四個(去掉蒂頭,不要切開),放入沒有灰的酒三升中,在砂鍋或銀器中煮。等到酒快要煮乾的時候,把柿子取出,搗爛,再和過夜的蒸餅混合在一起,揉捏到乾濕適中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在空腹時用鹽酒送服一次,臨睡前再用冷水送服三十丸。

3. 治腳氣腳面腫痛

先以肉按上刮砧搽腫處,然後以熱炒麩豉敷之,以帛子扎定,經宿盡消。

白話文:

先用手掌或肉墊按壓在腫脹的腳面處刮擦,然後用熱炒過的麩皮豆豉敷在患處,再用布條紮好固定,經過一晚腫痛就會完全消退。

4. 四物湯

治腳氣流注,四肢手指腫痛,不可屈伸。申屠府判。

四物湯(去地黃,加附子,入姜煎服如常法,他至今遇疾作時,服之必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腳氣病引起的下肢、手指腫痛,關節無法彎曲伸直。這是申屠府判的處方。

四物湯(去掉地黃,加入附子,再加入生薑煎煮,像平常煎藥一樣服用)。他到現在只要遇到這種病發作時,服用這個藥一定會痊癒。

5. 治腳氣上攻,流注四肢,結成腫核不散,赤熱焮痛

及治一切腫毒。

甘遂(為細末,以水調敷腫處)

濃煎甘草一味服之,其腫即散。二物本相反,須兩人買,各處安頓,切不可相和。清流片子韓詠苦此,一服病去七、八,再服而愈,云得之一牛馬牙人,醫者之意正取其相反,故以甘遂敷其外,而以甘草引之於內,所以作效如磁石引針之義也!

白話文:

治療腳氣向上蔓延,流竄至四肢,結成腫塊不消散,紅腫發熱疼痛,以及治療各種腫毒。

將甘遂磨成細粉,用水調和後敷在腫脹的地方。

另外,單獨濃煎甘草服用,腫脹就會消散。甘遂和甘草這兩種藥物本來是相反的,需要兩個人分別購買,各自安置,千萬不能混合在一起。清流片子的韓詠曾經被這個病痛折磨,服用此方一次就減輕了七八成,再次服用就痊癒了。據說這個方子是一位牛馬牙醫提供的,醫生利用這兩味藥相反的藥性,所以用甘遂敷在外面,用甘草引導藥效在體內作用,這樣就能產生像磁石吸引鐵針一樣的效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