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十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一 (2)

1. 大安散

治一切寒熱久而欲成勞瘵者,杲都正方。

烏梅,棗子(各七個,去核),草果子(三個,去皮),青皮,陳皮(各一錢),大甘草(三寸),生薑(一兩半),鱉甲(半兩,醋灸),大川烏(二錢半,去皮臍),半夏(一十四個,湯浸,洗七次。)

白話文:

  • 烏梅7個,去核

  • 棗子7個,去核

  • 草果子3個,去皮

  • 青皮1錢

  • 陳皮1錢

  • 大甘草3寸

  • 生薑1兩半

  • 鱉甲半兩,醋灸

  • 大川烏2錢半,去皮臍

  • 半夏14個,湯浸,洗七次

上㕮咀作一服,用皮紙裹之凡四重,外再以濕紙裹,用慢灰火煨,聞藥香即取出,用水二碗煎至一碗,熱服。如病未久,可去鱉甲、川烏二味。

白話文:

將上段藥材混合,製作成一帖藥,用皮紙將藥材包覆四層,在外層再包覆濕紙,使用慢火烘烤,直到聞到藥香味後取出,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一碗藥汁,趁熱服用。如果病情沒有很久,可以去除鱉甲和川烏這兩種藥材。

2. 治瘧疾

竇簽判名思文云甚至驗,積年者,不過兩服,新者一服愈之。純舍侄方同。

常山(不以多少,雞骨者,為細末)

白話文:

竇簽判名叫思文,他說即使是多年的病,也不過服用兩次,如果是新得的病,一次就可以痊癒。這是純捨侄子的方子。

常山(不論多少,用雞骨形的,研磨成細末)

上用雞子清一個,入蜜一匙許,於飯甑上蒸熟,以搜和常山末,丸如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當發日空心冷酒吞下。忌熱物一日,不吐不瀉。竇簽常自服取效。

白話文:

取一個雞蛋清,加入一匙蜂蜜,在裝米飯的蒸籠上蒸熟。將蒸熟的蛋清和茯苓、常山的粉末混合均勻,做成桐子般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要在病發當天空腹時,用冷酒送服。服用藥丸後忌食熱的食物一天,如果沒有嘔吐或腹瀉,竇簽經常服用此藥,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治脾臟不和瀉痢,瘧疾腹痛,下部無力,體重足痿,腳下痛,飲食中滿,四肢不舉等病。陸景淵方,曾以治瘧甚驗!

白話文:

此藥方可用於治療脾臟功能失調、腹瀉痢疾、瘧疾引起的腹痛、下肢無力、身體虛弱消瘦、腳下疼痛、飲食後腹部脹滿、四肢不舉等疾病。陸景淵的藥方,曾用於治療瘧疾,非常有效!

橘皮(生用),甘草(炙),厚朴(一兩,去皮,薑炙),羌活,防風,肉豆蔻,白茯苓(各二錢半),川芎(半兩),吳茱萸(一錢)

上㕮咀,略搗碎,每服二錢,水一大盞,煎至八分,食前空心去滓服。

白話文:

橘皮(生用),甘草(炙),厚朴(一兩,去皮,薑炙),羌活,防風,肉豆蔻,白茯苓(各二錢半),川芎(半兩),吳茱萸(一錢)

橘皮(生用):取橘子的外皮,生用即可。

甘草(炙):將甘草經過炙烤處理,使其具有溫和的補益作用。

厚朴(一兩,去皮,薑炙):取一兩的厚朴,去除外皮,用薑片炙烤至微黃。

羌活:取羌活,具有祛風濕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
防風:取防風,具有祛風散寒、解表透疹的功效。

肉豆蔻:取肉豆蔻,具有溫中散寒、行氣止痛的功效。

白茯苓(各二錢半):取二錢半的白茯苓,具有健脾益氣、寧心安神的功效。

川芎(半兩):取半兩的川芎,具有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

吳茱萸(一錢):取一錢的吳茱萸,具有溫中散寒、止痛止瀉的功效。

3. 祛邪丹

治瘧祛邪丹,滁州趙學諭方。

五月初四日揀黑豆,冷水浸至端午早,用好砒霜一兩,一順手研極細,入生黃丹二兩相和,取黑豆去皮,細研成膏子和藥,丸時便分大小,丸了,用細硃砂為衣,當發日五更初井華水送下一丸。忌熱物半日,次忌魚果油腥冷物等,不禁冷水。老弱孕婦不可服。藥分十數等丸,大者如桐子大止。

白話文:

五月初四日挑選黑豆,用冷水浸泡至端午節早上。取一兩好的砒霜,親自動手研磨得非常細膩,加入二兩生黃丹混合均勻。將黑豆去皮,細細研磨成糊狀,與藥物混合。丸藥時分為大小兩種,做成丸狀後,用細硃砂作為藥衣。在初一或十五的清晨,用井華水送服一丸。服藥後半日內忌食熱物,之後忌食魚、水果、油炸食品、腥味食物和生冷食物,但可以喝冷水。老人、體弱者和孕婦不可服用。藥物分為十幾種丸藥,最大的不能超過桐子的大小。

4. 治遠近瘧疾

衡州耒陽秦醫治遠近瘧疾如神,葛丞相傳。

常山(如雞骨者),青皮(去穰),烏梅(去核),檳榔(如雞心者),草果(去皮),甘草(炙)

白話文:

常山(形狀像雞骨頭的),青皮(去除果肉),烏梅(去除核),檳榔(形狀像雞心的),草果(去除外皮),甘草(炙烤過的)。

上等分為粗末,每服二大錢,用水酒各七分,同煎至七分,去滓,當發日五更初溫服了睡片時。忌熱物半日。寒多加酒退水,熱多退酒加水。須慢火煎令熟,不吐不瀉,甚有功效。余於親戚間每用之,一服即效甚妙。廬陵袁司戶方無烏梅、草果,不用酒煎,卻加神麯、麥櫱、白薑三味,常山日乾不見火,每藥一兩作一劑,水三升,砂瓶文武火煎取一升,當發日五更點心後、早食後各一服。

白話文:

上等的藥材分為粗細兩種,每服二錢,用水和酒各七分,一起煎到只剩下七分,過濾渣滓,在發病日五更天剛亮的時候溫熱服下,然後睡一會兒。服藥後半天內不要吃熱的食物。如果寒氣較重,就多加酒,少加水;如果熱氣較重,就少加酒,多加水。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煎煮,直到藥材熟透,如果沒有嘔吐或腹瀉,就很有效果。我在親戚之間經常使用這個方子,一服見效,非常靈驗。廬陵袁司戶的方子沒有烏梅和草果,不用酒煎,卻加入神麴、麥芽和白薑三味藥材,常山曬乾後不要經過火烤,每種藥材一兩,共一劑,加水三升,用砂鍋文武火煎煮,取出一升藥汁,在發病日五更天點心後和早飯後各服一劑。

紹興張醫名升之方,不用烏梅、檳榔二味,熱多者加柴胡、知母、陳皮,寒多者加良薑,余與秦醫方同,卻用薑、棗、烏梅煎。

白話文:

紹興的張醫名為升之,他在治療便祕的藥方中不使用烏梅和檳榔這兩種藥材。如果患者體內熱氣較多,他會加入柴胡、知母和陳皮。如果患者體內寒氣較多,他會加入良薑。他的藥方和秦醫的藥方相同,但是秦醫的藥方中會使用薑、棗和烏梅煎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