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九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九 (4)

1. 傷寒後青盲日近者可治

仙靈脾(一兩),淡豆豉(四十九粒)

上二味水一碗半煎至一碗,露冷,令病人頓飲之,即瘥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癒後,如果出現眼睛看不清楚,而且越來越嚴重的狀況,是可以治療的。

使用仙靈脾一兩,淡豆豉四十九粒。

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一碗半的水,煎煮至剩下一碗。放涼後,讓病人一次喝完,病就會痊癒。

2. 治赤眼後生翳膜

蘭香子洗淨曬乾,每用一粒,以箸點大眥頭,閉目即覺藥在目內團圓旋轉,藥力過即不轉,須臾,自隨眵淚出。若翳膜在上如魚眼然,再易一粒,以病退為度。廬州彭知錄名大辯,蕃陽人,渠乃尊提舉,頃在臨安,暴得此疾,一醫僧以此藥治之,坐間瞭然,酬僧百千,因遂傳得,屢以治人。

唐丞相李恭公扈從,在蜀中日患眼,或澀,或生翳膜,或即疼痛,或見黑花如豆大,累累數十不斷,或見如飛蟲翅羽,百方治之不效。僧知深云:相公此病緣受風毒,夫五臟實則瀉其子,虛則補其母,母能令子實,子能令母虛,腎是肝之母,今腎受風毒,故令肝虛,肝虛則目中恍惚,五臟亦然。腳氣,消中,消渴,諸風等皆由腎虛也,地黃丸悉主之。

生乾地黃(一斤),熟乾地黃(一斤),石斛(去苗),枳殼(麩炒,去穰),防風(去蘆,各四兩)

牛膝(酒浸),杏仁(去皮尖,麩炒黃,為末,入瓦器中,研去油)

上為細末,不許犯鐵器,煉蜜丸如桐子大,空心以豆淋酒下五十丸。豆淋酒法:黑豆半升,淨揀簸,炒令煙出,以酒三升浸之,不用黑豆,用此酒煮獨活,即是紫湯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紅眼病後產生翳膜的方法:

將蘭香子洗淨曬乾,每次取一粒,用筷子點在眼角內側,閉上眼睛後會感覺藥在眼睛內團圓旋轉,當藥效過後就不再轉動。過一會兒,藥會隨著眼屎淚水排出。如果翳膜生長在上方,像魚眼一樣,就再換一粒,直到病情好轉為止。廬州的彭知錄,名為大辯,是蕃陽人,他曾經擔任提舉官。之前在臨安時,突然得了這種眼病,一位和尚用此藥治好了他,在坐談之間就痊癒了,彭知錄因此酬謝和尚很多錢,並將這個藥方傳下來,多次用來治療他人。

唐朝宰相李恭公扈從時,在蜀中每天都患眼疾,有時眼睛乾澀,有時產生翳膜,有時疼痛,有時看到黑點像豆子般大小,一個接一個不斷出現,有時看到像飛蟲翅膀的影子。用了很多方法都無法治好。一位名叫知深的僧人說:相公的病是因為受到風毒侵襲。五臟的原理是:實則瀉其子,虛則補其母,母親可以使兒子強壯,兒子可以使母親虛弱。腎是肝的母親,現在腎臟受到風毒侵襲,所以導致肝臟虛弱。肝虛就會導致眼睛昏花。五臟都是如此。腳氣、消中、消渴以及各種風病都是因為腎虛造成的,都可以用地黃丸來治療。

地黃丸的配方:

生乾地黃(一斤),熟乾地黃(一斤),石斛(去除莖),枳殼(用麩皮炒過,去除中間部分),防風(去除蘆葦部分,各四兩) 牛膝(用酒浸泡),杏仁(去除皮尖,用麩皮炒黃,磨成粉末,放入瓦器中,研磨去除油脂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不能使用鐵器。用蜂蜜煉製成丸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天早晨空腹用豆淋酒送服五十丸。

豆淋酒的製作方法:

黑豆半升,仔細挑揀乾淨,炒至冒煙,用酒三升浸泡。如果不用黑豆,而是用此酒煮獨活,就是紫湯。

3. 洗風赤爛眩眼

五倍子(槌碎,去蛀末),蔓荊子(揀淨)

上二味煎洗。

白話文:

用五倍子(敲碎,去除蛀蟲咬過的碎屑),以及蔓荊子(挑選乾淨的),這兩種藥材一起煎煮後,用來清洗眼睛。

4. 治爛眩眼

傅季萬其兄養正家婢曾用有效。

上以覆盆子葉挼熟,將汁搵眼上,今人謂之園鉤子,或云用紗帛子覆眼上,用藥揩之,少頃,紗帛上小蟲子無數。

白話文:

傅季萬的哥哥養正家裡的婢女曾經用這個方法治療爛眩眼,效果很好。

方法是:把覆盆子的葉子揉爛,用汁液塗在眼睛上,現在的人稱覆盆子為園鉤子。或者也可以用紗布覆蓋在眼睛上,再用藥擦拭,過一會兒,紗布上就會出現無數的小蟲子。

5. 治風眩赤眼

防風(一寸許),銅青(一塊,黑豆大),杏仁(兩個,去尖,不去皮)

上各細切,於盞中新汲水浸,湯瓶上頓,令極熱,乘熱洗之。如痛者,加當歸數片尤妙。

白話文:

將防風(約一寸長)、銅青(一小塊,像黑豆般大小)、杏仁(兩個,去掉尖端,但保留外皮)

以上三種藥材都切成細末,放入碗中,倒入剛汲取的新鮮水浸泡,然後將碗放在裝有熱水的瓶子上,使其保持極熱狀態,趁熱用來清洗患處。如果感到疼痛,可以加入幾片當歸,效果會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