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六 (1)
卷之六 (1)
1. 治泄瀉
臟腑不固,只一、二服取效。老人、小兒尤宜服,便血或痢皆可用。
白石脂真者炭火煅通紅,取出放冷,研細,米飲調下二、三錢。
白話文:
治泄瀉:
腸胃虛弱引起的腹瀉,只要服用一到兩劑就能見效。尤其適合老人和小孩服用,便血或痢疾也都可以用此方。
將真品白石脂用炭火煅燒至通紅,取出放涼後研磨成細粉,用米湯調服,每次服用二到三錢。
2. 治飧泄
洞利不止。
白茯苓(一兩),南木香(半兩,紙裹炮)
上二味為細末,煎紫蘇木瓜湯調下二錢匕。吳內翰母夫人服之大有功效。
白話文:
治療飲食不消化引起的腹瀉。
腹瀉不止。
用白茯苓一兩,南木香半兩(用紙包好炮製)研成細末,用紫蘇和木瓜煎湯送服兩錢。吳內翰的母親服用後效果很好。
3. 茱萸斷下丸
治臟寒腹痛,泄瀉不止。
艾葉(半兩,炒),縮砂仁,附子(炮,去皮臍),肉豆蔻(各一分),吳茱萸(二兩半,炒),赤石脂,川薑(各半兩)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、七十丸,米飲下,食前。趙從簡通判甲辰年丁母憂食素之久,苦瀉不止,日七、八行,首尾幾年,每服它藥,不過一、二日復作,得此方而愈,後數年間遇瀉,服之又效!
白話文:
茱萸斷下丸治療臟腑寒冷引起的腹痛、腹瀉不止。
藥方成分:艾葉(半兩,炒)、縮砂仁、附子(炮製,去皮和臍)、肉豆蔻(各一分)、吳茱萸(二兩半,炒)、赤石脂、川薑(各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到七十丸,用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據趙從簡記載,他丁母憂期間長期吃素,導致腹瀉不止,每天七、八次,持續幾年,服用其他藥物都只能治標不治本,一两天就復發。服用此方後痊癒,之後幾年再次腹瀉,服用此方也同樣有效。
4. 治臟腑
張醫升之傳。
鷹爪黃連不以多少,碾為細末,用煨熟去皮大蒜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,米飲送下。
白話文:
治臟腑
張醫生的經驗傳授:鷹爪黃連,用量不限,研磨成細粉。用烤熟去皮的大蒜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十或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