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六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6)

1. 補脾丸

治滑泄。

白朮,赤石脂,肉豆蔻(麵裹煨),川厚朴(去粗皮,薑汁塗炙),川白薑(炮,各一兩),蓽茇(炒),神麯(炒),麥櫱(炒),附子(炮,去皮臍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白朮、赤石脂、肉豆蔻(用麵粉包起來煨熟)、川厚朴(去粗皮,塗上薑汁炙烤)、川白薑(炒熟,各一兩)、蓽茇(炒熟)、神曲(炒熟)、麥麩(炒熟)、附子(炒熟,去皮和肚臍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早晚食前各五十丸,陳米飲下。

又方,其效勝前。

白話文:

上面的材料研磨成細粉,用醋調成藥丸,大小如同梧桐子,每天早晚飯前各服用五十粒,用陳年的米湯送服。

另有一個方法,效果更佳。

吳茱萸不以多少,揀淨,用大獖豬臟一、兩條,以茱萸實滿,扎定二頭,熟炭火煮,令極爛,研細丸如梧桐子大,早晚食前,各以米飲吞下五十丸。

白話文:

吳茱萸的用量不用太多,要選乾淨的,用一或兩條大豬腸,用茱萸填滿,把兩端扎緊,用燒熟的木炭火煮,煮到極為柔軟爛熟,研磨成細粉末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早晚飯前,各以米湯吞下五十丸。

2. 蓽茇丸

治滑泄甚妙。

蓽茇,川薑(炮),丁香(不見火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吳茱萸,良薑,胡椒(以上各一兩),山茱萸,草豆蔻(去皮,以上各半兩)

白話文:

蓽茇、炮好的川薑、未經火炒過的丁香、炮好的附子(去除皮臍)、吳茱萸、良薑、胡椒(以上各一兩)、山茱萸、去除皮的草豆蔻(以上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棗肉丸如梧桐子大,食前陳米飲下五十丸,日進三服。廬州知錄周汝功嘉禾人,乃尊守永嘉時,每苦滑泄,服此藥果有效!其方董發運悶有序,多不復錄。上二方亦周紏所傳也。

白話文:

將藥打成細末,棗肉丸的大小如同梧桐子,在飯前用陳米煮的湯服用五十丸,一天服用三次。廬州知錄周汝功是浙江嘉興的人,他尊奉永嘉的名醫時,每每困於滑洩的症狀,服用此藥果然有效。這個藥方是董發運悶序留下的,其他就不多記錄了。以上兩個藥方也是周紏所傳的。

3. 治泄瀉

臟腑不固,只一、二服取效。老人、小兒尤宜服,便血或痢皆可用。

白石脂真者炭火煅通紅,取出放冷,研細,米飲調下二、三錢。

白話文:

內臟功能不穩固,只需服用一、兩次即可見效。特別適合老年人和小孩服用,便血或是腹瀉都可以使用。

將真正的白石脂用炭火燒至通紅,取出冷卻後研磨成細粉,用米湯調服二、三錢。

4. 治飧泄

洞利不止。

白茯苓(一兩),南木香(半兩,紙裹炮)

白話文:

尿頻不止。

白茯苓(一兩),南木香(半兩,用紙包好炒製)

上二味為細末,煎紫蘇木瓜湯調下二錢匕。吳內翰母夫人服之大有功效。

白話文:

將上面兩種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紫蘇、木瓜熬製的湯劑送服二錢匙。吳內翰的母親服用後,效果顯著。

5. 茱萸斷下丸

治臟寒腹痛,泄瀉不止。

艾葉(半兩,炒),縮砂仁,附子(炮,去皮臍),肉豆蔻(各一分),吳茱萸(二兩半,炒),赤石脂,川薑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艾葉(半兩,炒過),縮砂仁、附子(炮製過,去除皮和臍),肉荳蔻(各一分),吳茱萸(二兩半,炒過),赤石脂、川薑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、七十丸,米飲下,食前。趙從簡通判甲辰年丁母憂食素之久,苦瀉不止,日七、八行,首尾幾年,每服它藥,不過一、二日復作,得此方而愈,後數年間遇瀉,服之又效!

白話文:

研成粉末,用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 50 到 70 粒,用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趙從簡通判在甲辰年丁母憂守喪期間吃素太久,得了嚴重的腹瀉,一天要拉 7 到 8 次,持續了好幾年。他服用了各種藥物,都只能維持一兩天,之後就復發了。後來他得到這個方子,服用後就痊癒了。之後的幾年間,每當他腹瀉時,服用此方都會見效。

6. 治臟腑

張醫升之傳。

鷹爪黃連不以多少,碾為細末,用煨熟去皮大蒜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,米飲送下。

白話文:

不管鷹爪黃連多少,研磨成細末,加入煨熟去皮的大蒜丸,捏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或五十丸,以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