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六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5)

1. 固腸丸

治臟腑滑泄,晝夜無度。

吳茱萸(揀淨),黃連(去須),罌粟殼(炙,去穰蒂)

上三味等分為末,醋糊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米飲下,空心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固腸丸

治療腸胃滑泄,日夜不停的情況。

取吳茱萸(挑去雜質)、黃連(去除鬚根)、罌粟殼(烘烤,去除內瓤和蒂),三味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米湯送服,空腹飯前服用。

2. 斷下丸

治暴瀉,孫盈仲方。

神麯(微炒),吳茱萸(綠色者,揀淨,炮洗七遍,各一兩)

上二味為細末,以酸米醋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,空心食前米飲湯下。

白話文:

斷下丸:治療暴瀉的藥方,出自孫盈仲。

用神曲(微炒)、吳茱萸(選擇綠色的,揀選乾淨,炮製後洗七遍,各一兩)研磨成細粉,用酸米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丸,飯前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
3. 加訶子四柱散

治臟腑虛怯,本氣衰弱,脾胃不快,不進飲食,時加泄利,晝夜不息。

人參(去蘆),白茯苓(去皮),附子(炮,去皮臍,各一兩),木香(紙包煨過),訶子(濕紙包,炮,取皮用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棗一枚,生薑二片,煎至六分服。

白話文:

加訶子四柱散治療臟腑虛弱、元氣不足、脾胃不適、食慾不振、經常腹瀉等症狀,症狀日夜持續不斷。

藥方組成:人參(去除蘆頭)、白茯苓(去皮)、炮製去皮臍的附子(各一兩)、用紙包好煨過的木香、濕紙包好炮製後取皮用的訶子(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個棗子和兩片生薑煎藥,藥煎至六分滿時服用。

4. 豆蔻散

治滑泄神效。

陳粟米(一兩),肉豆蔻(麵裹煨),五味子,赤石脂(研,各半兩)

上同為細末,每服二錢,粟米湯飲調下,日進三服。

白話文:

豆蔻散

治療滑泄(腹瀉)特效。

將陳米(一兩)、裹麵煨過的肉豆蔻(半兩)、五味子(半兩)、研磨好的赤石脂(半兩),混合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

5. 大斷下丸

史仲華云,渠乃伯史防禦得此效方光堯御府所處。

附子(二兩,炮),細辛(一兩半),乾薑(炮),良薑(炮),白龍骨,赤石脂,酸石榴皮(醋煮乾為度,焙乾,各三兩),肉豆蔻,牡蠣(火煅秤,各二兩)

上為細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白湯下。楊氏方加訶子二兩,枯了白礬二兩。

白話文:

史仲華說,這個方子是伯史防禦得到的有效方劑,光堯御府也使用過。

配方:附子(炮製後,二兩),細辛(一兩半),乾薑(炮製後),良薑(炮製後),白龍骨,赤石脂,酸石榴皮(用醋煮至乾,再焙乾,各三兩),肉豆蔻,牡蠣(火煅後,各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醋煮的麵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楊氏的方子在此基礎上,還增加了訶子二兩,枯礬二兩。

6. 治瀉久不效

治瀉久不效者,老年人尤宜服!

上用大附子一枚,炮,去皮臍,以韭菜根研爛,絞取汁為丸,如梧桐子大,曬乾,焙,每服三十丸,米飲湯下,不幹恐麻人。

白話文:

治療久瀉不癒,尤其老年人更適合服用此方!

取大附子一個,炮製後去除皮和臍,用韭菜根搗爛,絞取汁液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曬乾後再烘烤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米湯送服,服用後若感覺麻痺則不宜再服用。

7. 治瀉

唐仲舉方。

人參(去蘆),茯苓,肉豆蔻(麵包煨),訶子肉(等分),木香(減半)

上為細末,糊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,米飲湯下。小兒丸如黍米大,量大小加減服之。

白話文:

治瀉方:

將人參(去除蘆頭)、茯苓、肉豆蔻(用麵包烤熟)、訶子肉按照相同重量,木香用量減半,磨成細粉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如果是小孩,藥丸要做到黍米大小,根據小孩年齡大小調整服藥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