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4)

1. 厚腸丸

白龍骨,乾薑(炮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厚朴(薑製),訶子(炮,去核),肉豆蔻(麵裹煨),陳皮

上等分為末,酒糊為丸,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米飲下。

白話文:

厚腸丸

將白龍骨、炮薑、炮附子(去皮臍)、薑製厚朴、炮訶子(去核)、麵裹煨肉豆蔻、陳皮,以上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
2. 治吐瀉

韓御帶施此藥極驗。

白龍骨,白磰,白石膏,白礬

上四味等分為細末,滴水為丸,如梧桐子大,入坩堝火煅通紅為度,每服五丸至十丸,米飲湯下。石膏是軟者,北人謂之寒水石,故可煅。

白話文:

治吐瀉:韓御醫用此藥方,療效極佳。

將白龍骨、白堊、白石膏、白礬等量研磨成細粉,加水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將藥丸放入坩堝中用火煅燒至通紅,每次服用五到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 這裡的石膏指的是柔軟的那種,北方人稱之為寒水石,因此可以煅燒。

3. 沒石子丸

治臟氣虛弱,大腸滑泄,次數頻並,日漸羸瘠,不進飲食,或久患赤白痢脾瀉等疾,並皆治之。白朮,白茯苓(各三錢),沒石子(南蕃者二枚,麵裹炮),丁香(不見火),赤石脂(別研),白姜(切作片,略炒),肉豆蔻(麵裹炮),訶子(濕紙裹,炮,取淨皮,各二錢)

上和勻用湯泡,蒸餅為丸,小梧桐子大,每服三、四十丸,米飲吞下,粥食前,一日三、四服,棗肉丸亦得。

白話文:

沒石子丸用於治療臟腑氣虛、大腸滑瀉、大便次數頻繁且日漸消瘦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也適用於久患赤白痢疾或脾虛洩瀉的患者。藥方成分包括:白朮、白茯苓各三錢,沒石子(南方的,兩枚,用麵粉裹好炮製),丁香(不用火炮製),赤石脂(研磨成粉),白薑(切片,略炒),肉豆蔻(用麵粉裹好炮製),訶子(用濕紙裹好炮製,取其乾淨的果皮)各二錢。

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,用熱水泡軟,再用蒸餅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四十粒,用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,每日三到四次。也可使用棗肉做成藥丸。

4. 治水瀉

徐元敏察院方。

南木香,縮砂仁,白朮(各一兩),丁香(半兩)

上銼如麻豆大,每服三、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食前通口服,輕者三、四服,甚者五、六服,虛冷人加附子半兩。

白話文:

治水瀉:

徐元敏的方子:南木香、縮砂仁、白朮各一兩,丁香半兩。 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,每次服用三到四錢,用一盞半水煎至七分,飯前溫服。症狀輕者服用三到四次,症狀嚴重者服用五到六次。體虛怕冷的人,可以加附子半兩。

5. 治濕瀉

本出《博濟方》,人少知之!

宣黃連(一兩,骰子塊切,淨洗去泥土,清水浸片時),生薑(四兩,骰子塊切,一方用二兩)

上於鍋銚內同炒,姜赤黃色為度,去姜不用,將黃連碾羅為細末,每服二錢,臘茶同調下,不拘時候。若欲速效,一料只作二服。嘗有人患此,兩月一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治濕瀉

這個方子出自《博濟方》,知道的人很少!

用黃連一兩(切成骰子大小,洗淨泥土,清水浸泡一會兒),生薑四兩(切成骰子大小,每次用二兩)。

把黃連和生薑一起放在鍋里炒,炒到生薑變成赤黃色就可以了,然後把生薑去掉不用。把炒好的黃連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茶送服,隨時都可以服用。如果想要快速見效,一劑藥分成兩次服用。曾經有人患這種病,一劑藥就治好了,而且服藥時間長達兩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