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二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1)

1. 桂香散

《蘇沈良方》桂香散,治脾胃虛弱及腹痛甚驗。方見婦人諸疾門。

2. 玉抱肚

治停寒痼冷,心腹刺痛,常繫於臍腹間甚妙。梁縣鄭主簿渙傳一方,用針砂如下法炒訖,只入硇砂半兩,並不用余藥。

白話文:

治療長期存在的寒症和冷症,以及心腹刺痛,經常放在臍腹之間效果非常好。梁縣鄭主簿渙傳授一方,用法是將針砂按以下方法炒好,只加入半兩硇砂,不用其他藥物。

針砂(四兩,鐵銚內火炒,用木或竹棒兒不住手攪,煙出盡為度,放冷),白礬(半兩),硇砂(一錢),粉霜(半錢)

白話文:

針砂(四兩,使用鐵銚以火炒之,並以木或竹棒不間斷地攪拌,直至煙霧消失為止,放冷備用),白礬(半兩),硇砂(一錢),粉霜(半錢)

上件白礬等三味同研為細末,與針砂拌和,只作一服,以水數點灑,用匙拌,攤令勻,厚皮紙為貼,闊二寸以上,長四、五寸貼之,外以帛子包,系疼處,或常系臍下,如覺大熱,即以衣襯之。若藥力過,再灑水如前拌用,其熱如初,可用四、五次。藥力退卻,即將針砂再炒過,別入余藥,仍可用。

白話文:

把上面的白礬等三味藥材研磨成細末,與針砂混合攪拌,只做一副藥,以少量的水灑在藥粉上,用匙子攪拌,使其均勻攤平,用厚皮紙做藥貼,寬度二寸以上,長度四、五寸,貼在患處,外面用帛子包紮,系在疼痛處,或經常系在臍下,如果覺得太熱,就用衣服墊一下。如果藥效過了,再像以前一樣灑水攪拌使用,藥效就會像剛開始一樣,可以重複使用四、五次。藥效退卻後,就把針砂再炒一遍,再加入其他藥材,仍然可以使用。

3. 茴香煎丸

治脾胃弱,腎氣虛,飲食不美,噫醋吞酸,臍腹築刺,小腸氣痛,及中酒惡心。常服大益脾腎,大病之後,氣體瘦弱,尤宜服之。漢陽章教授。續添

白話文:

治療脾胃虛弱,腎氣不足,飲食不香,經常泛酸水,腹臍有刺痛感,小腸氣痛以及因飲酒引起的反胃噁心。經常服用此方可以大補脾腎,大病初癒、身體虛弱時更應服用。此方出自漢陽章教授的《續添》。

川椒(半兩,去籽及合口者),老生薑(二兩細研),厚朴(去粗皮),茴香,青鹽(海鹽亦得,以上五味入瓷罐,湯浸得所,慢火煮乾,各一兩),大川烏,附子(二味去皮臍尖,銼骰子大,炒黃),益智仁川楝子肉,桂(去皮),破故紙(炒),陳皮(去白),蒼米(米泔浸一宿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川椒(半兩,去除種子和閉口的果實)

  • 老生薑(兩兩,研磨成細末)

  • 厚朴(去除粗糙的樹皮)

  • 茴香

  • 青鹽(或海鹽皆可,以上五味放入瓷罐中,加入適當的水浸泡,用小火慢燉至水乾,每種食材皆取一兩)

  • 大川烏

  • 附子(以上兩種藥材去除外皮和臍部尖端,切成骰子般大小,炒至金黃色)

  • 益智仁

  • 川楝子肉

  • 桂皮(去除樹皮)

  • 破故紙(炒製)

  • 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

  • 蒼米(用米泔水浸泡一晚,每種食材皆取一兩)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溫酒、鹽湯下,空腹食前服。

4. 蒜紅丸

治脾積,腹脹如鼓,青筋浮起,坐臥不得者。華宮使方。

丁香木香沉香檳榔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白),縮砂仁蓬莪朮(炮),去皮牽牛,草果子(各一兩),肉豆蔻(麵裹煨),粉霜(各一錢),白茯苓(去黑皮),人參(各半兩),蒜(二百枚,一半生用,一半火煨熟)

白話文:

丁香、木香、沉香、檳榔、青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縮砂仁、蓬莪朮(炒制)、去皮牽牛、草果子(各一兩)、肉豆蔻(麵粉包裏烘烤)、粉霜(各一錢)、白茯苓(去除黑色外皮)、人參(各半兩)、蒜(二百顆,一半生用,一半用火烤熟)

上為細末,以生熟蒜研細,生絹扭取汁,旋用藥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、七丸至十五丸,食後淡鹽湯送下。忌鹹酸魚酢茶醬醃藏雞鴨生冷馬牛雜肉之類,只吃淡白粥一百日。

白話文:

將上藥磨成細末,用生熟蒜研磨成汁,生絲絹擰出汁,然後將藥末和汁混合成糊狀,搓成梧桐子一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到七到十五丸,飯後用淡鹽水送服。在服用期間,應忌食鹹酸、魚醋、茶醬、醃藏過的雞鴨、生冷的馬牛雜肉等食物,只吃清淡的白粥一百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