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二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8)

1. 治嘔吐

胸膈痞滿不通。

枳實(去穰),白茯苓(銼)

上各半錢,煎四味大理中丸一丸作一服,或服俞山人降氣湯十五味者。

白話文:

上三味藥材各半錢,煎煮四種藥材的大理中丸,一丸為一劑,或是服用俞山人降氣湯,此藥方共十五味藥材。

2. 小木香散

治翻胃,全不下飲食,開胃和氣小木香散,出《博濟方》。

胡椒(二十一粒),木香(一小塊),糯米(一撮)

白話文:

  • 胡椒(二十一粒):胡椒具有溫中散寒、行氣止痛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胃寒疼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
  • 木香(一小塊):木香具有理氣止痛、順氣化瘀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腹脹、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
  • 糯米(一撮):糯米具有補脾益氣、健胃止瀉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腹瀉等症狀。

上三味同炒,至米熟為度,杵為末,分作兩服,每用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。庚戌年乳媼病,得上三方而愈。

3. 千金大思食丸

食藥又名透氣丹,張承祖傳。

烏梅(去仁不去核),神麯(炒,各十兩),蒼朮(四兩),麥櫱(一十五兩,炒),乾薑(炮),京三稜陳皮(去白,各二兩),蓬莪朮(三兩)

白話文:

烏梅(去除果仁,但不要去除果核),神曲(炒過,各十兩),蒼朮(四兩),麥芽(炒過,十五兩),乾薑(炮製過),京三稜,陳皮(去掉白色的內皮,各二兩),蓬莪朮(三兩)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,姜橘皮湯下。

白話文:

研磨成細末,用醋調和成丸,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用姜橘皮湯送服。

4. 七香丸

真徐家方。

甘草(銼碎,炒),甘松(去土,揀淨),縮砂仁丁香皮,薑黃,益智(各一兩),香附子(擦去毛,淨二兩)

白話文:

甘草(切碎後,炒過),甘松(去除泥塊,挑乾淨),縮砂仁,丁香皮,薑黃,益智(各100公克),香附子(擦掉毛,淨重200公克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小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,細嚼白湯下。七香丸極多,惟此方最真。

白話文:

將藥物研磨成細末,用湯浸過的蒸餅為丸,大小如小梧桐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至三十丸,細細咀嚼後以白開水送服。七香丸有很多種,惟有此方最為靈驗。

又方,馮仲柔傳浙東藥局見賣,亦是徐家方,分兩不同。

丁香皮(六兩),益智,莪朮(各三兩),香附子(二十兩),甘草(四兩),甘松(一兩),縮砂仁(二兩)

白話文:

丁香皮(360克),益智仁、莪朮(各180克),香附子(1.2公斤),甘草(240克),甘松(60克),縮砂仁(120克)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。

5. 消食丸

《和劑局方》消食丸不用蜜,以蒸粟米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至七十丸甚妙!

白話文:

《和劑局方》中的消食丸不用蜂蜜,而是用蒸熟的粟米飯做成丸劑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,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到七十丸效果很好。

6. 三稜丸

食藥三稜丸,行在糯米倉巷口,牟郎中家方。

陳倉米(四兩,揀淨,以新好色巴豆二十一粒,削去皮,慢火同炒,候倉米香黃,巴豆黑色為度,不令米焦,揀去巴豆不用,只用倉米,橘皮去白,焙乾,與倉米等分秤)

白話文:

陳倉米(四兩,挑選乾淨,再用二十一粒最新鮮、顏色好的巴豆,去掉外皮,小火慢炒,炒到陳倉米香黃,巴豆變黑,但不要讓陳倉米炒焦,挑掉巴豆不用,只用陳倉米,橘子皮去掉白色的內皮,烘乾,和陳倉米等量稱重)

上同為細末,白麵糊為丸,如黍米大,每服三、四十丸,薑湯下,少甘草亦得!

白話文:

將細末的藥材和白麵糊混合,製成黍米大的丸劑,每次服用三、四十丸,用薑湯送服,也可以加少許甘草。

滁州蔡司理所傳云:張方提刑家方,治諸般積聚,酒食百物所傷,陳米一升(數年者),巴豆一兩去殼,同炒,令紫色為度,去巴豆不用,秤炒米四兩,入陳橘皮一兩,麝香少許,神麯糊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二十丸,生薑湯下,食後服之。治小兒慢脾風,只服五丸甚妙。郭醫云:食藥用巴豆者,春冬可服,夏秋不可服,易動臟腑。

白話文:

滁州蔡司理所傳授的方子說:張方提刑家傳治療各種積聚症的方子,凡因酒食百物所傷引起的積聚症,用數年陳米一升、巴豆一兩去殼,一同炒制,炒至紫黑為度,去掉巴豆不用,秤取炒米四兩,加入陳橘皮一兩、少許麝香,用神曲糊和在一起做成丸藥,如綠豆大小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飯後服用。治療小兒慢脾風,只服用五丸就很有效。郭醫說:服用巴豆作為藥物的,春天和冬天可以服用,夏天和秋天不可以服用,容易損傷臟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