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二十 (10)
卷之二十 (10)
1. 醍醐湯
成都保福院僧寶月方。
神麯,官桂,乾薑(煨,各二兩),鹽(十兩,炒過),甘草(七兩,淨者),烏梅(八兩,淨洗,拍碎)
上先將內五味焙乾,搗羅為細末,後入炒鹽滾,合作一處,用新淨瓷罐收,白湯點下。
白話文:
這是成都保福院僧人寶月所提供的藥方。
藥材包含:神麯、官桂、煨過的乾薑(各二兩),炒過的鹽(十兩),淨甘草(七兩),洗淨拍碎的烏梅(八兩)。
首先將神麯、官桂、乾薑、甘草、烏梅這五種藥材烘乾,搗碎磨成細末,然後加入炒過的鹽混合均勻,放入乾淨的瓷罐中保存,服用時用白開水沖泡。
2. 雞舌香湯
張仲寶宿直方。
良薑,乾薑(以上二味細銼,以麻油搽過,慢火炒令,紫色為度,各一兩),茴香(半兩),甘草(炒),鹽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點服,每料加胡椒半兩,尤佳!
白話文:
雞舌香湯,是張仲寶留下的方子。
藥材包含:良薑、乾薑(以上兩種藥材都切成細末,用麻油塗抹過,用小火慢慢炒到呈現紫色,各用一兩)、茴香(半兩)、甘草(炒過)、鹽(各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取適量用來點服。每一劑藥材可以再加入胡椒半兩,效果會更好!
3. 韻梅湯
半黃梅(一百個,捶去核與仁),青椒(四兩,揀淨秤)姜(一斤,去皮研),甘草(四兩,炙,為末),鹽(半斤)
上於淨盆中一處拌勻,安烈日中曬半月,以色變稍紫為度,更約度稀稠得所為佳,如遇陰雨,展日候熟,安淨器中,每用少許,沸湯點。
白話文:
將半黃梅(一百個,捶打去除果核和裡面的種仁),青辣椒(四兩,挑選乾淨後秤重),生薑(一斤,去皮搗成泥),甘草(四兩,烤過後磨成粉),鹽(半斤)。
將以上這些材料在乾淨的盆子裡混合均勻,放在太陽下曝曬半個月,直到顏色變成稍微紫色為止,還要觀察湯汁的濃稠度是否適中,如果遇到陰雨天,就等太陽出來再曬熟。將曬好的成品裝在乾淨的容器中,每次使用時取少量,用滾燙的開水沖泡。
4. 清韻湯
滁州沈司理傳。
縮砂仁(三兩),石菖蒲(一兩),甘草(半兩,炙)
上為細末,入鹽少許,沸湯點服。
棖湯
棖子(十個),乾山藥(一兩),甘草(二兩),鹽(四兩,炒用)鹽白梅(四兩,捶破去仁,不去核)
上先用棖子,山藥,甘草,白梅一處研細,捏作餅子,焙乾,再碾為細末,入檀香半兩尤佳。一方入生薑二兩。
白話文:
清韻湯
這是滁州沈司理傳下來的方子。
將縮砂仁三兩、石菖蒲一兩、炙甘草半兩,一起磨成細粉。加入少許鹽,用沸水沖泡後服用。
棖湯
棖子十個、乾山藥一兩、甘草二兩、鹽四兩(先炒過再用)、鹽白梅四兩(搗碎去除果核,但保留果核),將棖子、山藥、甘草、白梅,先一起研磨成細末,捏成餅狀,烘乾後,再碾成細末。如果加入半兩檀香會更好。另一個方子則是加入生薑二兩。
5. 橄欖湯
百藥煎(三兩,細切作片子),檀香(銼焙),白芷(各半兩),甘草(炙,一兩半)
上為細末,沸湯點。
白話文:
將百藥煎(三兩,仔細切成薄片),檀香(磨碎後烘烤),白芷(各半兩),甘草(烤過,一兩半)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用滾燙的開水沖泡飲用。
6. 八神湯
神麯(炒),麥櫱(炒),甘草(炙,各三兩),丁香(一分),胡椒(一分),鹽(三兩),生薑(四兩,細切),草豆蔻(三個),曲(去皮)
上件除丁香、胡椒二味外,余藥共一處,浸一宿,次日焙乾,連丁香、胡椒同碾為末,沸湯點。
橘香湯,治一切氣滯,心腹刺痛,寒氣痞結,善解宿醒。川薑(七錢半,炮,刮淨秤,銼如面者良),陳皮(一兩,湯浸洗,去白,焙乾秤),縮砂仁(七錢半,麵裹煨)胡椒(七錢半,揀淨),甘草(一兩半,炙,刮去焦者秤),桔梗(一兩半,去須),鹽(二兩,炒乾,須是無泥者,如味淡,更以意加之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沸湯點。
白話文:
八神湯
將炒過的麥芽、炒過的麵麴、炙甘草各三兩,丁香一分,胡椒一分,鹽三兩,切細的生薑四兩,草豆蔻三個,去皮的麵麴,除了丁香、胡椒以外,其他藥材放在一起浸泡一個晚上,隔天烘乾,再與丁香、胡椒一起研磨成粉末,用滾燙的開水沖泡服用。
橘香湯
這帖藥方可以治療各種氣機阻滯、心腹部刺痛、寒氣凝結造成的痞塊,也能夠有效解酒。使用炮製過的川薑七錢五分(刮乾淨後秤重,切成麵粉狀的比較好),陳皮一兩(用熱水浸泡洗淨,去除白色的部分,烘乾後秤重),縮砂仁七錢五分(用麵粉包裹後煨烤),胡椒七錢五分(挑選乾淨的),炙甘草一兩半(刮去烤焦的部分秤重),桔梗一兩半(去除鬚根),鹽二兩(炒乾,必須是沒有泥沙的,如果味道淡,可以自行斟酌增加用量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錢,用滾燙的開水沖泡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