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二十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 (3)

1. 烏髭鬢黑錫散

黑錫(一斤,熔成汁,入桑柴白灰十兩同炒,令錫盡為度,又入青鹽四兩再炒,少時候冷為末,瓷瓶內封,地下埋五日,取出入下項藥),升麻,細辛(各一兩),訶子(四兩)

上炒令黑色,同前後藥末一處拌勻,如牙藥用,百日自然黑,如要急用,每日揩牙用好酒灌嗽,只一月見效。

白話文:

將黑錫(一斤)熔化成液體,加入桑樹木柴燒成的白灰十兩一同翻炒,直到黑錫完全變成粉末。再加入青鹽四兩繼續翻炒,稍待冷卻後研磨成粉末,裝入瓷瓶中密封,埋入地下五天取出,接著加入以下藥材:升麻、細辛(各一兩)、訶子(四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炒至黑色,與先前製備的黑錫粉末混合均勻。此藥粉如同牙粉般使用,每日用以刷牙,一百天左右自然能使鬚髮變黑。若想快速見效,每日刷牙後用好酒漱口,只需一個月即可見效。

2. 第二十九門

膏,藥

白話文:

膏劑,是一種藥。

3. 神驗金絲膏

清油(半斤),白膠香(赤者七錢半,白者七錢半),韶粉(半兩),膩粉(冬季用七個,夏季用八個,臨安所賣者)

上件細研,入在油內,用銀器文武火熬,以向南柳枝系作小把子,攪成膏,如琥珀色,於白碗底上試,以不散為度。如湯燙火燒並金瘡,以雞翎掃之;如久患惡瘡,用口含漿水洗淨,或以面圈瘡口,傾藥在內,痛立止;如刀斧所傷,傾藥在患處,定疼止血,愈無瘢痕。

白話文:

[神效金絲膏]

將清油(半斤)、紅色的白膠香(七錢半)、白色的白膠香(七錢半)、韶粉(半兩)、膩粉(冬天用七個,夏天用八個,要用臨安賣的)這些藥材都仔細研磨成粉末,放入油中,用銀製的器具,以小火慢慢熬煮,用向南的柳枝綁成小把子來攪拌,熬成膏狀,呈現琥珀色,滴在白碗底上測試,以不會散開為標準。

如果被熱湯或火燙傷、或是刀傷,就用雞毛掃沾取藥膏塗抹;如果是很久都沒好的惡瘡,就用含在口中的米湯清洗乾淨,或用麵團圍住瘡口,再將藥膏倒入其中,疼痛立刻就會停止;如果是刀斧造成的傷口,將藥膏塗抹在患處,一定能止痛止血,癒合後不會留下疤痕。

4. 木鱉子膏

治經絡受風寒邪氣,筋脈牽連,皮膚疼痛,結聚成核,拘攣麻痹。張才卿方。木鱉子(一兩,去皮,銼如小豆大,用清油二兩,浸一、兩宿,然後慢火熬及一半以來,取出木鱉子,下黃蠟一錢,相攪勻,等蠟化為度,絹濾去滓),乳香(一錢,別研細,等木鱉子油與蠟相次欲凝,急投在油內,不住手攪勻)

上以瓷器收,每用少許擦肌肉皮膚疼痛聚硬處,不住手以極熱為度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膏用來治療因為經絡受到風寒邪氣侵襲,導致筋脈牽連,皮膚疼痛,結成硬塊,甚至出現拘攣麻痹的症狀。這是張才卿的藥方。

藥方做法:取木鱉子一兩,去皮,切成小豆大小的塊狀,用清油二兩浸泡一到兩個晚上。然後用小火慢慢熬煮,等到油量剩下一半時,把木鱉子取出,加入黃蠟一錢,攪拌均勻,等黃蠟融化後,用絹布過濾去除殘渣。接著,另外將乳香一錢研磨成細末,等到木鱉子油與黃蠟快要凝固時,迅速將乳香細末倒入油中,不停攪拌均勻。

最後,將藥膏用瓷器盛裝。每次取少量塗抹在肌肉皮膚疼痛且聚集成硬塊的地方,不停地搓揉至發熱為止。

5. 萬金膏

治一切癰癤毒萬金膏,沈仁父司理年七、八歲時,苦腦疽見骨,痛楚異常,沈德和尚書傳此方,一夕敷之即減,不數日間凡五換,遂全愈。張承祖方同。

大甘草根節(四兩,銼去皮),真麻油(八兩),黃丹(四兩,真好者)

上將甘草根節銼成寸段,椎破,內留一條長者,攪藥用,銀石器入油,煎甘草令焦黃,取出不用,入黃丹,以前所留長甘草一條,不住手攪如黑色,點少許入水試候成膏不散,用綿濾入瓶封閉令密,坎地二尺許,埋藥二十日取出,臘月合尤妙。發背,梧桐子大五十丸,甘草湯下,敷貼如常法。

白話文:

這個萬金膏可以治療各種癰瘡癤腫的毒。

當年沈仁父擔任司理時,七、八歲的時候,得了腦疽,嚴重到可以看見骨頭,疼痛異常。沈德和尚書傳授這個藥方,敷上一個晚上就減輕了疼痛,幾天之內換了五次藥,就完全痊癒了。張承祖用的也是相同的藥方。

藥材: 大甘草根部(四兩,切開去除外皮),純麻油(八兩),黃丹(四兩,要用最好的)。

做法: 將甘草根部切成一寸長的段,稍微搗破,留下一條比較長的,用來攪拌藥材。將麻油倒入銀製或石製的容器中,放入甘草煎煮,直到甘草變成焦黃色後取出丟棄。接著放入黃丹,用之前留下的長甘草條不斷攪拌,直到藥膏變成黑色,取少許滴入水中測試,如果藥膏不散開就表示成功了。用棉布過濾後裝入瓶子密封,埋在地下約兩尺深的地方二十天後取出,在臘月製作效果更好。

對於背部發瘡,每次服用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五十顆,用甘草湯送服,然後像平常一樣將藥膏敷貼在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