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十八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八 (3)

1. 內炙丹

治宮臟久冷,中焦停寒,心腹或臍下疼痛,肢節倦怠,心悸怔仲,食少噁心。

蓽茇,桂心,乾薑(炮),舶上硫黃(細研),金釵石斛(細銼,酒浸,各半兩),附子(炮,去皮臍),澤蘭葉(各一兩)

上搗羅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煅過硃砂為衣,每服三十丸,加至五十丸,煎艾葉鹽湯空心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子宮長久寒冷、中焦(脾胃)停滯寒氣,引起心腹或肚臍下方疼痛,四肢關節疲倦無力,心悸、驚慌不安,食慾不振、噁心想吐的症狀。

使用蓽茇、桂心、炮製過的乾薑、研磨成細粉的舶上硫黃、切細用酒浸泡過的金釵石斛(以上各半兩),以及炮製過、去除皮臍的附子、澤蘭葉(以上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,再用煅燒過的硃砂裹在丸子外層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可增加至五十丸,用煎煮過的艾葉鹽湯在空腹時服用。

2. 治婦人血隔若血崩者

服之住血,隔者服之通。李秀傳。

生地黃,熟地黃,甘草炙,柴胡,白芍藥,當歸,地骨皮,牡丹皮,玄胡索,川芎(各三兩)
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,水一大盞,同古老錢一兩文,煎至熟,入麻油一兩點,候煎及八分,去滓,熱服,空心食前。忌魚腥之類。

白話文:

此藥方能止住婦女血崩的狀況,若是經血不通,服用後則能使其暢通。此方由李秀傳授。

藥方組成:生地黃、熟地黃、炙甘草、柴胡、白芍藥、當歸、地骨皮、牡丹皮、玄胡索、川芎,每種藥材各三兩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大杯水,放入一兩古錢一起煎煮至熟,再加入一兩麻油,待藥汁煎至剩八分時,去除藥渣,趁熱空腹於飯前服用。服用期間忌食魚腥等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