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十九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九 (6)

1. 白龍丸

治小兒瀉清水不止白龍丸。

白石脂(一分,只白磰好者亦得),白龍骨(一分)

上為細末,滴水為丸,如芥子大,每服三,四十丸至五十丸,紫蘇、木瓜湯下,日進三服,量兒大小加減服之。

白話文:

[白龍丸]

這個藥方是治療小孩拉肚子,拉出像清水一樣的止不住的白龍丸。

需要準備的藥材有:白石脂(一分,只要白色品質好的就可以,白磰也可以代替)、白龍骨(一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加水做成藥丸,大小像芥菜籽一樣。每次服用三、四十丸到五十丸,用紫蘇、木瓜煮成的湯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可以根據小孩的年紀大小酌量增減藥量。

2. 治小兒泄瀉不止

用雞子一個打破,入銚子內,同黃蠟一塊小指頭大,炒熟,如常啖之即止。項文學從龍,在臨安見鄉人潘省干之子服之,其子方三歲。

白話文:

用一顆雞蛋打破,放入鍋子裡,加入一小塊像小指頭大小的黃蠟,一起炒熟,像平常吃飯一樣吃下去,腹瀉就會停止。項文學跟隨皇帝在臨安時,看到鄉民潘省干的兒子這樣吃,他兒子當時才三歲。

3. 治小兒吐逆

丁香,半夏(生用,各一兩)

上同研為細末,薑汁和丸,如綠豆大,薑湯下三、二十丸。李正字常傳,以治療多效(原版作「𮔄」)。

白話文:

將丁香、生半夏各一兩,一起研磨成細末,用薑汁調和做成丸子,像綠豆那樣大小。用薑湯送服,一次吃三到二十丸。這是李正字經常傳授的方子,用來治療小兒吐逆,效果很好。

4. 治小兒瀉

鄭丞相方。

黃連(去須),南木香(各一兩)

上各半生半炒為末,醋糊丸綠豆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,米飲下。

白話文:

鄭丞相的處方。

黃連(去除鬚根),南木香(各一兩)

將上述藥材各取一半生用,一半炒過,磨成粉末,再用醋調和成糊狀,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
5. 治走馬疳

史仲華方。

用蛇吞蝦蟆,逐蛇而取之,以藏瓶一枚盛,黃泥固濟煅,煙盡存性取出,研為細末,入麝香少許,於患處貼之即止!

又方,沈司理張運干方同。

五倍子陳者,敲開,只取蟲蛀末,入麝香同和勻,先以漿水洗瘡,滬干敷藥。乾者油調塗,新者和皮用亦得。

白話文:

史仲華的藥方:

用蛇吞食蝦蟆,然後追逐蛇並取出它(指蛇和蝦蟆),放到一個瓶子裡,用黃泥密封瓶口,然後燒烤,直到沒有煙冒出,取出燒烤過的(蛇和蝦蟆),研磨成細末,加入少許麝香,貼在患處就能止住(走馬疳)。

另一個藥方,和沈司理、張運干的藥方相同:

用陳年的五倍子,敲開,只取裡面被蟲蛀過的粉末,加入麝香一起調勻,先用米漿水清洗瘡口,擦乾後敷上藥。乾燥的患處用油調和藥粉塗抹,新發的患處,把五倍子皮和藥粉一起使用也可以。

6. 治疳苦楝丸

蕪荑(三兩),川黃連(一兩半),苦楝子(三兩,去尖皮並核)

上為細末蒻葉裹,粟米煨成飯,丸如黃米大,每服十五至二十丸,米飲下,空心食前,日進三服。

白話文:

將蕪荑(三兩)、川黃連(一兩半)、苦楝子(三兩,去除尖端外皮和內核),一起研磨成細末,用蒻葉包裹,然後用粟米飯煨熟,做成黃米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,用米湯送服,在空腹、飯前服用,一天服用三次。

7. 除疳散

治小兒走馬疳,蝕透唇鼻損骨者,用之大效。川本史氏小兒方。

大天南星一個,當心剜作碗子,安透明雄黃一塊在內,用大麥麵裹,火煨,候雄黃溶作汁,以物合定,出火毒一宿,去面,將天南星、雄黃研細,入麝香少許,擦在瘡處立驗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是治療小兒走馬疳,也就是侵蝕到嘴唇、鼻子甚至傷到骨頭的嚴重疳瘡,效果很好。這是川本史氏的兒科藥方。

取一個大的天南星,小心地把它挖空,做成一個小碗的樣子,放入一塊透明的雄黃在裡面,然後用大麥麵包起來,用火煨烤,等到雄黃融化成汁液,用東西把開口合起來固定好,取出放置一晚以去除火毒,然後去掉外面的麵團,將裡面的天南星和雄黃一起研磨成細末,加入少許麝香,塗抹在瘡口處,效果立竿見影。

8. 蘆薈丸

治小兒五疳,煩熱,煩躁,煩渴,泄瀉,腹急脹滿,面黃羸瘦,一切蟲痛蘆薈丸。

龍膽草(去蘆),黃連(各半兩),雷丸(一分,並生用)

上為細末,麵糊丸如黍米大,每服三、四十丸,米飲下,此方費省而功效博。蘇韜光家中外小兒常服,極佳,不可一日無也。

白話文:

這個「蘆薈丸」的配方,是用來治療小孩因為營養不良引起的各種病症,像是發熱煩躁、口渴、腹瀉、肚子脹氣、臉色蠟黃、身體瘦弱,以及各種因為蟲引起的肚子痛。

藥方組成是:龍膽草(去除蘆的部分)、黃連,各用半兩,加上雷丸一分(全部都用生的)。

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,用麵糊做成小米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、四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這個藥方花費不多,但效果很好。蘇韜光家裡的小孩,無論內外,都常常服用這個藥丸,效果非常好,一天都不能缺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