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十六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六 (1)

1. 第二十四門

癰疽瘡腫,瘰癧,疥癬,頭瘡,漏瘡,瘤贅,軟癤,斂瘡口

驢涎,馬汗入瘡,疔瘡,便毒,乳癰(見婦人門),雜瘡,髭瘡,狐刺

2. 治腦疽發背

腎癰奶癰,一切瘡腫等疾。詹判院傳。

鹿樸(在處人取其葉搗汁,投溪潭中以醉魚;江西人謂之魚醉草,紹興人謂之鹿木)

上臘中取根,搗銼為㕮咀,每服三、四大錢,無灰酒一大盞,煎至七分盞,去滓,空心食前帶熱服,忌蔥、醬、酒等。煎時不得犯銅鐵器。病深者日進三、四服,並不用膏藥貼。無問男子、婦人、癃老、幼小,遠年近歲,體虛氣實,一切瘡腫,凡在身者,種類殊異,悉皆治之。已潰膿自出,未潰毒自消,不耗真丸,不動臟腑,入少甘草、石櫱荔同煎尤佳。

白話文:

在臘月上旬採集地黃的根部,搗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到四錢,配一大杯無灰酒,煮至只剩下七分之一,去掉渣滓,空腹時在飯前服用,並保持溫熱。忌吃蔥、醬、酒等。煎藥時不能使用銅鐵器皿。病情嚴重者,每天服用三到四次,並不用膏藥貼敷。無論是男性、女性、老人、小孩,病發時間長或短,體質虛弱或強壯,患有各種各樣的瘡腫,長在身體任何部位,種類各不相同,都可以用此方治療。已經潰爛化膿的,膿液會自然排出;沒有潰爛的,毒素也會自行消失。此方不耗損元氣,不損害臟腑,如果加入少量的甘草和石榴皮一起煎煮,效果會更好。

有娠婦人不可服。

3. 治癰癤

任和卿方。

牛皮膠以湯泡動,攤紙上,隨大小貼瘡上即安!

4. 萬金散

治一切癰疽發背瘡腫,治便毒最驗。韓市舶寧道方,此即淮西趙參議所傳,劉鵬察院萬金散,東平陳彥哲有序多不復錄。如大便秘澀,可服拔毒黃耆散

白話文:

用來治療一切癰瘡、發背、瘡腫,治療便毒最有效。這是韓氏藥行的寧道方的方子,這個方子是淮西的趙參議傳授的,劉鵬察院的萬金散,東平的陳彥哲有序,大多就不再記載了。如果大便乾燥難以排出,可以服用拔毒黃耆散。

甘草(半兩,為粗末),沒藥(一分,研),大栝蔞(一個,去皮,切)

白話文:

大甘草(30克,敲碎成粗末),沒藥(6克,研成粉末),大栝蔞(一個,去皮,切片)

上三物用無灰酒三升,熬至一升,放溫頓服之,如一服不盡,分三服連進,屢有神效。

5. 拔毒黃耆散

黃耆大黃(酒浸,煨),羌活(去蘆),甘草(炙),當歸(去蘆),芍藥,白附子(炮),黃芩杏仁(去皮尖),連翹(以上等分)

白話文:

  • 黃耆:增強免疫力、補氣養血。

  • 大黃(浸泡於酒中,並煨烤):瀉熱、通便、清火。

  • 羌活(去除蘆葦):祛風、散寒、止痛。

  • 甘草(炙烤過的):補氣益中、調和諸藥。

  • 當歸(去除蘆葦):補血、活血、止痛。

  • 芍藥:緩解疼痛、舒緩肌肉。

  • 白附子(炮製過的):溫補腎陽、止痛。

  • 黃芩:清熱、燥濕、止瀉。

  • 杏仁(去除外皮和尖端):潤肺止咳、平喘。

  • 連翹: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

以上所有藥材等分混合使用。

上搗,羅為細末,每服先以黑豆半兩或二合,水一大碗,煎至七分,去黑豆,入藥末三錢,再煎至一盞,食後一日兩服,候逐下惡物即止。其貼瘡斂瘡藥隨宜用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搗碎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藥前,先用水一大碗煮沸半兩或二合黑豆,煮至七分熟時,將黑豆撈出,加入三錢藥末,繼續煮至一盞藥液。飯後一天服用兩次,直到排出惡物為止。至於用於覆蓋傷口和收縮傷口的藥膏,可根據需要適當使用。

6. 治穀道前後所生癰

謂之懸癰。韶州醫人劉從周方。林謙之祭酒云,用好粉甘草一兩,四寸截斷,以溪澗長流水一碗,井河水不可用,文武火慢慢蘸水炙,約自早炙至午後,炙水令盡,不可急性,擘甘草心,覺水潤,然後為透,細銼,卻用無灰酒二小青碗,入上件甘草,煎至一碗,溫服之,一、二服便可保無虞。

白話文:

叫作懸癰。韶州地區的醫生劉從周有個方法。林謙之祭酒說使用上好的甘草一兩,切成四寸長,用溪澗中的長流水一碗,不能使用井河水,用文火和武火慢慢蘸水烘烤,大約從早晨烘到下午,烘烤至水全部用盡,不可急躁,掰開甘草的裡面,感覺到水很濕潤,這樣纔算烘透了,切成碎末,再用兩小碗無灰酒,加入上面的甘草,熬到剩下一碗,趁溫熱的時候服用,一、兩次服用就可以保證沒有危險了。

此病初發如松子大,漸如蓮子,數十日後始覺赤腫如桃李即破,若破則難治,服此藥,雖不能急消,過二十餘日必消盡矣。投兩服亦無害。林判院康朝嘗患此,癰已破,服此藥兩服,瘡即合,甚妙!

白話文:

這種病剛開始腫時如松子般大,漸漸長到蓮子般大,過數十天後才會覺得紅腫像桃子或李子,此時若破了就很難治好了,服用這個藥方,雖然不能馬上消腫,但超過二十天一定會完全消腫。吃兩次藥也不會傷害身體。林判院康朝,曾經患過這個病,膿瘡已經破了,服用這個藥方兩次,瘡即癒合了,效果非常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