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十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 (1)

1. 第二十二門

腸風,痔漏,脫肛

2. 荊芥散

治腸風下血荊芥散。

荊芥穗,縮砂仁

上等分為細末,每服三大錢,用糯米飲調下,不拘時候,日進三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腸風下血,使用荊芥散。

荊芥穗,砂仁

以上材料等量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大錢,用糯米湯調服,不分時間,一天服用三次。

3. 地榆散

治下血,遠年不瘥地榆散。

地榆(洗,焙乾,銼),卷柏(不去根,淨洗)

上等分,每用一兩,水一碗,以砂瓶子煮數十沸,通口服,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治療長期不止的下血症,可以使用地榆散。

地榆(清洗後烘乾,切碎),卷柏(保留根部,清洗乾淨)

以上兩味藥材等量混合,每次使用一兩,加入一碗水,用砂鍋煮沸數次,隨時服用。

4. 治腸風

葛丞相方。

橡斗子不以多少,用白梅肉以蜜拌和,填在橡斗子內,候滿,兩個相合,鐵線扎定,烈火煅存性,為細末,米飲調下。

又方,朱解丸成言傳,其兄子云知丞與渠及陸子揖提刑皆服之,數十年之疾更不復作。

白話文:

橡斗子不論多少,用白梅肉(山楂肉)和蜂蜜拌和,填入橡斗子內,等充滿後,把兩個橡斗子合起來,用鐵絲紮緊,在猛火中煅燒至完全失去藥性,然後研磨成細末,用米湯送服。

淡豆豉不以多少,研令極細,入剝淨大蒜,逐旋同研,候可丸為度,如梧桐子大。遇發時絕早空心,用陳米飲先下五十丸,午時再服一百丸,以病安而止,可以永絕根本,無所忌。廬州彭知錄大辯亦云,此藥甚妙!其方所用大蒜,先蒸九次,然後和藥,仍以冷齏水送下,病止即輟藥。

昌原長老法一傳,平江黃倅維則方同。

白話文:

不論淡豆豉用多少,只要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然後放入剝皮的大蒜,逐漸加入研磨,直到可以丸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在發作時,要儘早空腹服用,先用陳米飲送服五十丸,午時再服用一百丸,病情緩解後即可停止服用,可以永久根治,沒有什麼需要忌口的。廬州彭知錄大辯也稱讚此藥非常有效!方中用的大蒜,要先蒸九次,然後與藥物混合,再用冷齏水送服,病情好轉後即可停藥。

鷹爪黃連、吳茱萸等分,新瓦上同炒,候茱萸香熟黑色為度,去茱萸不用,將黃連為細末,空心溫酒調下二、三錢,米飲亦得。

又方,張德明傳。

胡孫薑不以多少,燒存性,碾為末,米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將鷹爪黃連和吳茱萸等分成末,放在新的瓦片上一起炒,等到吳茱萸香熟變黑為止,把吳茱萸去掉不用,將黃連研磨成細末,用溫熱的空心酒或米湯調和,服用二、三錢。

5. 治臟毒下血

久遠不瘥者,鄒明父運鹽方。

用大蒜一枚,上面切開作蓋子,每一瓣中插帶殼巴豆一粒,卻蓋了,將濕紙三、兩重裹,文武灰火中煨令香熟,去巴豆不用,將蒜爛研,和九節黃連細末得所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米飲吞,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取一顆大蒜,切開上面當作蓋子,每瓣蒜中放一粒連殼的巴豆,再蓋上,用三、兩層濕紙包裹,用文武火一起混合的灰燼煨烤,直到聞到香味,取出後去掉巴豆,將蒜搗碎成泥,再加入九節黃連的細末,將其混合成丸,大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 20 粒,以米湯送服,空腹服用。

又方,烏梅肉、生乾地黃等分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、七丸,米飲下,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另外一種方法,使用烏梅肉和生乾地黃等份的藥材,將它們煉製成蜜丸,大小和梧桐子一樣大,每次服用五到七顆,用米湯送服,不限於特定的時間服用。

又方,用茶篰蒻葉燒成黑灰,研羅極細,入麝香少許,空心糯米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方子,用茶葉和蘆葦葉燒成黑色灰燼,研磨得非常細膩,加入少許麝香,用空心的糯米粥送服。

又方,五倍子不以多少,以鯽魚一枚,約重四、五兩者,去腸胃、鱗腮,以藥置魚腹中,入藏瓶,以火煅,微欲煙盡,取出為細末,溫酒調下。

又方,黃連、木香等分,為細末,臘茶同調下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方子,五倍子的用量不拘多少,但需要一條約四、五兩重的鯽魚,去除腸胃、鱗片和腮部,將藥物放入魚腹中,再放入密封的瓶子裡,用火煅燒,等到微微冒煙就取出,研磨成細粉,用溫熱的酒調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