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璆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十三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6)

1. 玉真散

治破傷風及金刃傷,打撲傷損玉真散,本事必用兩方皆有,但人不知。張叔潛知府云,此方極奇,居官不可闕。予宰清流日,以授直廳,醫救欲死者數人,奇甚。

白話文:

治療破傷風和金刃傷,打傷瘀傷,必須使用玉真散,但很多人不知道。張叔潛知府說,這個方子非常神奇,做官的人不可或缺。我擔任清流縣的縣令時,把這個方子教給直廳,醫治了幾個奄奄一息的人,非常神奇。

上等分為細末,破傷風以藥敷貼瘡口,然後以溫酒調下一錢;如牙關緊急,角弓反張,用藥二錢,童子小便調下;或因鬥毆相打,內有傷損,以藥二錢溫酒調下;打傷至死,但心頭微溫,以童子小便灌下二錢,並進三服。天南星為防風所制,服之不麻。

白話文:

上等天南星研磨成細末,用來敷貼破傷風的瘡口,然後用溫酒送服一錢;如果是牙關緊閉,身體僵直如弓,則用二錢藥,用童子小便送服;或者是因為打架鬥毆造成的內傷,可以用二錢藥,用溫酒送服;如果被打傷致死,但心臟還微溫,可以用童子小便灌服二錢,並連續服用三劑。天南星受防風剋制,服用後不會麻痺。

又張彌明知府家傳,御醫李子厚方。

黃蠟(一塊,熱酒化服,立瘥)

2. 神應丸

治緊急破傷風神應丸,華宮使方。

半夏(一兩半),草烏頭(三兩),巴豆(一兩,去殼)

白話文:

  • 半夏:1.5兩

  • 草烏頭:3兩

  • 巴豆:1兩,去殼

上生用,同為細末。好棗四兩,換水煮爛,剝去皮,同藥搗成劑,丸如蓮子大。緊者,無灰酒磨一丸;慢者,半丸,吐涎或瀉勿疑;輕者,不須服。更審量老幼歲數虛實加減之。宮使名光祖,向任統制官,嘗重傷,服此得效。

白話文:

先將此藥在上層細磨研碎,然後加入四兩的紅棗,換水將棗子煮熟煮爛,去皮後與藥一起搗成劑,製成蓮子大小的藥丸。症狀急迫者,服用一丸,以無灰酒研磨送服,症狀較緩者,服用半丸,若服用後流口水或瀉肚子,不用懷疑,而症狀較輕者,則不用服用。再依據病人的年齡、虛實,酌情增減藥量。宮中太監光祖,以前擔任統制官,曾經身受重傷,服用此藥後,病情得以好轉。

3. 治竹籤在腳腿

或四肢皮膚內,無緣可出,韜光傳。

白𮓻樹根捶碎,細研,酒浸平服,滓罨患處即出,神妙!

4. 治竹木針刺入肉

象牙細屑敷之立出,瘡即愈,有人手中指為竹刺,痛甚,敷之立效!

5. 治竹木刺

富次律云出《聖惠方》,曾用救一莊僕,極妙,其人腳心有一刺,痛楚瀕死,黃昏敷藥痛尤甚,至四更視之,刺已出,遂安。

白話文:

富次律說這個方子出自《聖惠方》,曾用它救了一個莊稼僕人,非常奇妙。這個人腳心有一個刺,痛得死去活來,天黑時敷上藥,疼痛反而更劇烈,到半夜去看時,刺已經出來,就安靜了。

烏羊糞爛搗,水和,罨傷處厚敷之為佳。

又方,嚼白梅敷之,其刺自出。

又方,爛嚼栗子黃敷之自出。三方並出《聖惠方》第六十八卷,慄黃者尤效。

又方,陳正卿雲焦濟卿說,用鹹白魚鰾貼傷處,然後服鰾膠燒存性灰,以酒調下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方法,陳正卿說焦濟卿告訴他,使用鹹白魚鰾貼在患處,然後服用魚鰾膠燒成灰,用酒調勻服用。

不出者,孫盈仲傳郭都巡方,同不用絹襯,出即拭之。

爛研萆麻,以絹帛襯傷處,然後敷藥,時時看覷,若覺刺出即拔之,恐藥太緊,並好肉努出也。

白話文:

取細研的萆麻,用絹帛墊在傷口處,然後塗上藥,時常觀察,如果覺得有硬刺戳出就拔掉它,擔心藥太緊會把好的肉也擠出來。

6. 黑神散

治打撲傷損,筋斷骨折,接骨定疼黑神散,華宮使傳。

黃牛脛骨帶髓者(不以前後腳,用炭火燒,煙盡為度,取出用米醋浸,於地上盆覆,令冷),真定器(炭火煅紅,米醋淬十遍,以蘇為度)

白話文:

  • 黃牛脛骨帶髓者(不限於前腳或後腳,用炭火燒,燒到冒煙停止,取出用米醋浸泡,用盆蓋住放地上,讓它冷卻)

  • 真定器(用炭火燒紅,再用米醋淬火十次,以產生蘇味為準)

上二味各碾為細末,以黃牛脛骨末七分,定器末三分拌令勻。如是撲損,用好米醋調面入藥末,打如稠糊,敷貼損處,上用紙三重封貼;如是骨折,於紙上更用竹片封扎,絹帛纏縛,不得換動;若初撲損,先以熱酒調下二錢,甚妙。傷在腰上。食前;傷在腰下,食後,日進二服。

白話文:

將以上兩味藥碾成細末,再加入七分黃牛脛骨末和三分定器末,拌勻。如果是挫傷,用好米醋調和麵粉,加入藥末,調成稠糊狀,敷貼在受傷處,上面用三層紙封住;如果是骨折,在紙上再用竹片封紮,再用絹帛纏繞固定,不要更換。如果是剛開始受傷,先用熱酒調服二錢,效果非常好。如果傷在腰部以上,在飯前服用;如果傷在腰部以下,在飯後服用,每天兩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