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是齋百一選方》~ 卷之一 (5)
卷之一 (5)
1. 香參散
大治心氣,育神養氣香參散
道寧蘇先生仁仲戊子年心氣大作,服此而愈。蘇韜光傳(韜光姓蘇)。
新羅人參(銼薄片,稱半兩,濕紙裹煨),大北棗(三枚,以丁香三、七粒納其中,濕紙裹煨),生薑(指大一塊切作兩片,以青鹽少許納其中,濕紙裹煨)
上件㕮咀,以水一升,於銀石器內慢火熬成一盞以下。睡覺煩悶時頓服。若常服,則每料可作數劑。
白話文:
香參散
此方主治心氣不足,能滋養心神。道寧蘇先生在戊子年心氣大盛,服用此方後痊癒。(蘇韜光,字道寧,傳其方)。
藥方組成:人參(切成薄片,半兩重,用濕紙包好煨制),大棗(三個,每個棗中放入三到七粒丁香,用濕紙包好煨制),生薑(取一塊較大的薑,切成兩片,每片上放少許青鹽,用濕紙包好煨制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,加水一升,用銀或石器慢火熬煮至一盞以下的量。睡覺時煩悶難安,則立即服用。若長期服用,一劑藥方可分次服用數次。
2. 朱雀丸
治心神不安,恍惚不樂,火不下降,時有振跳,消陰養火,全心氣朱雀丸。蘇韜光傳。
茯神(二兩,去皮),沉香(半兩,併為細末)
上煉蜜丸如小豆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人參湯下,甚妙。
白話文:
朱雀丸
治療心神不安、精神恍惚、心情鬱悶、心火下降不足,偶爾出現心悸等症狀,此方能滋陰降火,調補心氣。出自蘇韜光所傳之方。
藥方:茯神(二兩,去皮),沉香(半兩,研磨成細粉)。
製法:以上藥材用蜂蜜煉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。
用法: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人參湯送服,療效甚佳。
3. 軟硃砂法
補心氣,輕健手足,治廢忘。趙從簡方。顆塊有牆壁辰砂(一兩,研如粉)
上以好清麻油四兩,白芨二兩,木通一兩,於油內煎令焦黃,濾去,放令油如人體溫,於瓷器內和辰砂末,令如糍糕,以皂角漿水洗去油,卻用新汲水洗去皂角漿,於瓷盒內以新水養之,每日早晨換水。空心就舌上丸七粒如桐子大。若用一匙頭許,以溫酒化下亦得。有人病心虛,每見垂掛動搖之物輒惡之,服此遂愈。
白話文:
軟硃砂法是用來補益心氣,使手腳輕便,治療健忘的方劑。此方出自趙從簡。將一兩辰砂(朱砂)研磨成粉末,再以四兩上等麻油、二兩白芨、一兩木通一同煎煮,直到顏色焦黃。過濾後,待油溫降至與人體體溫相近,然後與辰砂粉末在瓷器中混合,揉成類似年糕的稠狀。再以皂角水洗去油分,再用清水洗淨皂角水,最後將其放入瓷盒中,每日清晨換水保存。服用時,早起空腹,取七粒如桐子大小的藥丸含服於舌上;或取一匙藥末,用溫酒沖服皆可。曾有人因心虛,見到搖晃懸掛的物品就感到厭惡,服用此藥後痊癒。
4. 十四友丸
補諸虛不足,益血,收斂心氣。治怔忡不寧,精神昏倦,睡臥不安。
柏子仁(別研),遠志(去心),酸棗仁(去皮炒香),紫石英(明亮者),熟乾地黃,川當歸(洗淨去蘆),白茯神,人參,白茯苓,黃耆,阿膠(蛤粉炒),肉桂(不見火,以上各一兩),龍齒(一兩半),辰砂(半兩,別研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棗湯下,食後臨臥服此。韓魏公方云:予舊有心疾,怔忡健忘,夢寐恍惚,多不得睡,睡狀無不有,心藥無不服,用盡醫工,謂此疾本思愁憂慮耗心血而得之。今欲安心,當用地黃、當歸等滋養心血,若更服發散藥,如菖蒲之類,心氣愈散,必有以收斂之始見功。又本用心過而成,宜更用阿膠、黃耆補之,乃撰成此方,大覺有神效。
始謂收斂藥用訶子,予曰:訶子但入腸胃,不如龍齒、肉桂,大行血,亦欲以行諸藥,混同無害也!
白話文:
十四友丸
此方能補益身體虛弱之處,滋養血液,收斂心氣。主治心神不安、驚悸、精神倦怠、睡眠不寧等症狀。
藥物組成:柏子仁(研磨)、遠志(去心)、酸棗仁(去皮炒香)、紫石英(選擇明亮的)、熟地黃、川當歸(洗淨去粗莖)、白茯神、人參、白茯苓、黃耆、阿膠(用蛤粉炒)、肉桂(不用火炮製,以上各一兩)、龍齒(一兩半)、硃砂(半兩,研磨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丸,用大棗湯送服,飯後睡前服用。
韓魏公的驗方記載:我以前患有心疾,經常心悸、健忘,睡眠時神志恍惚,難以入睡,即使睡著了也睡不安穩,各種治心病的藥都服用過,耗盡了醫療資源。認為此病是由於思慮過度、憂慮傷神耗損心血所致。要安心,就應該用熟地黃、當歸等藥物滋養心血;如果再服用發散的藥物,例如菖蒲之類,反而會更加耗散心氣,所以必須加入收斂的藥物才能見效。而且因為是因用腦過度所致,所以更要加入阿膠、黃耆來補益。因此,我制定了這個藥方,效果非常神奇。
最初考慮用訶子作為收斂藥,但我認為訶子只作用於腸胃,不如龍齒、肉桂,它們能促進血液循環,也能使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,混合服用並無害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