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仙濟世良方》~ 下卷 (39)
下卷 (39)
1. 金母娘娘降壇詩
冷定春灰日漸長,朝衣典盡酒添香。月明如水寒梅瘦,天上人間詩興狂。張批,大有意致
題華文母壽
主人今日喜開筵,幸有馨兒拜座先。五十生來頻鶴算,不如今歲有天仙。董批,好句
鶴等請問八洞位次
呂祖曰:上八洞居蓬萊山,一名鶴云、一名鶴棲、一名鶴眠、一名鶴桃、一名鶴飛、一名鶴舉、一名鶴鳴、一名鶴翔,此乃八洞之始也。同居一處,而今分開,各居煙雲之地以煉功也。
中八洞乃鶴岡山,在甘肅地界,乃散仙也。赤腳等仙所居之處。
下八洞乃地仙所居之處,名鶴鶴山,乃西方地界,離崑崙山不遠,有德之人成仙者,並無修煉功夫,不免輪迴五百年降生人世,有大德者,還可復回,不然即墜落也。
曹大仙
吾乃唐國舅,並非宋國舅也。於天寶十二年四月二十日生,得道於宋真宗十一年七月初十日,上升列八洞第五位。
到壇
曾拋王帶棄紅袍,仿道蓬萊走一遭。今日修成歸洞府,八人會飲興偏豪。
岸容待臘將舒柳
一夜寒梅葉盡芳,不知陽復暗催香。天上總比人工巧,弱線添時細細長。
和前題,鶴亭
陽回葭管雪飄然,弱線添長冬至天。枯柳暗催梅破臘,數枝香馥小窗前。呂批,煙月雅懷
藍大仙
吾生於宋,住浙江湖旁,因水青山秀,故此不捨修道之心堅矣。故吟踏踏歌自修於宋,南度後吾道已成。又遇鍾離大仙度之,隨受東華帝君敕封八洞第六位。
到壇
千載調勻五氣和,蓬萊仙境瑞雲多。花藍時採長生藥,醉後狂吟踏踏歌。
證道歌二首
春日遲遲鳥倦歌,仙凡遠隔養天和。而今已降紅塵路,日日修之贈斧柯。
大道原來不易傳,人生只要有仙緣。心空妙諦靈機話,正直朝元玉帝前。
韓大仙
吾生於唐,韓文公乃吾叔,幼年好道,因妻不賢,故棄之往雲夢山學道,十餘年而得半仙之
體,回家度叔與妻,皆無仙骨,逢叔壽宴客點化,叔不悟,後又隔十餘年,吾道已成,至藍
關幻雪又點之,叔終不悟。吾受封於
東華帝君仙旨授為八洞神仙第七位。
到壇
鶉衣百結暮春寒,筵上當時不識韓。偶爾庭前施幻術,花開傾刻大於盤。
一枝梅影破深紅,到處煙雲吹任風。鶴舞洞前憑玩賞,無拘無束色空空。
詩酒平生興自狂,瑤池桃熟遠飄香。至今已過三千歲,日月壺中更久長。
何大仙
吾在漢生時,母夢有白蓮一枝,故名愛蓮。生而好道,得
果老大仙度之,江南吳地遇
呂大仙又度之,至唐初登仙,以掃花天門。後蒙呂大仙度。盧生代之方受
東華帝君封為八洞之位。
到壇
仙帚輕移掃落花,翩翩翠袖拂雲霞。邯鄲夢覺歸蓬島,洞府新添一女娃。
請眾仙降壇飲酒
八仙齊到酒生香,李白貪杯興本狂。壽老座中歌壽曲,雙成月下試新妝。
昴日星君醉態狂,華陀醒酒葛花湯。玉娥歌落三更月,尊者金蓮目吐光。
白話文:
金母娘娘降壇詩
春日漸長,天氣回暖,衣著也變得輕便,酒香四溢,好不快活。月光皎潔如水,寒梅傲立,詩興勃發,天上人間都充滿了詩意。
賀華文母壽辰
今天主人家宴席盛開,幸有賢孝之子率先拜祭。母親五十歲生日,如同仙鶴般長壽,今年更有天仙之感。
八洞神仙位次
呂祖說:上八洞位於蓬萊山,分別名為鶴雲洞、鶴棲洞、鶴眠洞、鶴桃洞、鶴飛洞、鶴舉洞、鶴鳴洞、鶴翔洞,這是八洞的起始。他們曾經同居一處,如今分散,各居雲霧仙山修行。
中八洞在甘肅的鶴岡山,是散仙居住的地方,赤腳仙等在此修行。
下八洞是地仙居住的地方,名為鶴鶴山,位於西方,靠近崑崙山。有德之人得道成仙,即使沒有修行,也免不了輪迴五百年轉世為人,有大德者還能重返仙界,否則就會墜落。
曹大仙自述
我生前是唐朝的國舅,並非宋朝的國舅。我生於天寶十二年四月二十日,於宋真宗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得道,位列八洞第五位。
曹大仙降壇
我曾捨棄王侯之位和華貴的紅袍,追隨道法,前往蓬萊仙山遊歷。如今修成正果,返回洞府,八仙相聚,歡宴暢飲。
岸容待臘將舒柳
一夜寒梅凋謝,不知春回大地是否催促梅花再次綻放。天上景物總比人工精巧,細細的柳枝也慢慢變長。
(和前一首,題鶴亭)
陽光回暖,蘆葦管中飄落著雪花,細長的柳枝在冬至時節漸漸變長。枯萎的柳樹暗中催促梅花打破嚴冬,幾枝梅花散發著芬芳,點綴著小窗前。
藍大仙自述
我生於宋朝,居住在浙江湖邊,因為山水秀麗,所以一直堅定不移地修道。我吟唱踏踏歌,在宋朝自修成道,南渡之後,我的道行已成。之後又遇到鍾離大仙點化,受東華帝君敕封為八洞第六位。
藍大仙降壇
千年修煉,調和五氣,蓬萊仙境祥瑞之雲朵朵。採摘著仙藥,醉後狂吟踏踏歌。
證道歌(二首)
春日溫暖,鳥兒也停止了歌唱,仙凡有別,修煉天和。如今我已經來到紅塵,日日修行,磨練自己。
大道本來就不易傳播,人生只要有仙緣。心空明悟,領會妙諦,正直向上,朝拜玉帝。
韓大仙自述
我生於唐朝,韓愈是我的叔父。我自幼喜好道法,因為妻子不賢惠,所以離家前往雲夢山修道,十多年後小有所成,回家度化叔父和妻子,但他們都沒有仙骨。在叔父壽宴上我點化了他,但他沒有領悟。又過了十多年,我終於得道,在藍關遇到幻雪再次點化叔父,但他仍然沒有領悟。我受東華帝君仙旨,被封為八洞第七位神仙。
韓大仙降壇
身穿粗布衣,暮春時節仍覺寒冷,當時在宴席上,我還不認識韓愈。偶然在庭院施展法術,花朵瞬間盛開,比盤子還大。
一枝梅花打破了深紅色的寂靜,到處都是煙雲,任憑風吹散去。仙鶴在洞府前翩翩起舞,供我觀賞,我無拘無束,空空如也。
我一生酷愛詩酒,興致勃勃,瑤池的桃子成熟了,香味飄來。至今已過了三千歲,在日月壺中,時間更顯漫長。
何大仙自述
我在漢朝出生時,母親夢見一枝白蓮,因此取名愛蓮。我生性喜好道法,得到果老大仙的點化,在江南吳地又遇到呂大仙的點化,唐朝初期得道成仙,負責清掃天門。後來再次受到呂大仙的點化,盧生代替我受封,由東華帝君封為八洞神仙。
何大仙降壇
輕輕揮動仙帚掃去落花,翩翩的翠袖拂過雲霞。邯鄲夢醒,我回到了蓬萊仙島,洞府又添了一位女娃。
眾仙降壇飲酒
八仙齊聚,酒香四溢,李白貪杯,興致高昂。壽星在座中唱壽歌,雙成仙子在月下展示新衣裳。
昴日星君醉態十足,華陀用葛花湯醒酒。玉娥仙子歌聲停歇,三更時分,月光灑落,尊者金蓮雙目閃爍著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