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仙濟世良方》~ 下卷 (38)
下卷 (38)
1. 金母娘娘降壇詩
登仙,亦不難也。勉而行之,勿忘吾告式之意耳。
到壇
尋梅不見寺中培,案上水仙白玉裁。佛手酒香多益善,盤堆鹿脯味奇哉。
鍾離大仙
吾乃漢朝武帝時為大將,白朝墩兵敗,遂隱入華山修煉。得遇
東華帝君度封為八洞第一。吾生於五月二十八日,上升於唐太宗十二年八月初十日到蓬萊仙島。
到壇
雙髻垂垂飲興豪,天香馥馥染仙袍。瑤池宴罷過東海,醉戲蛟龍滾浪濤。
果老大仙
吾老人果在堯王時修煉,至唐朝成其正果,受封於明皇。又受
東華帝君敕封,列於八洞第二,住西嶽華山鶴棲洞,十二月二十一日生。
到壇
趙州橋上久傳揚,幻術唐宮獨擅長。歲歲蟠桃常遇宴,鶴童仙子進霞觴。
日月同春不計年,幾經滄海又桑田。閒遊五嶽觀棋局,醉向仙驢背上眠。
雪後寒鴉集
青宵爐火夜初寒,枯樹鴉鳴掛遠灘。今早風和不較冷,花飛臺上水晶盤。
月冷
五星天上掛空懸,斜月三更望去寒。春夜不知人盡醉,新翻一曲和皆難。
和月冷二首,鶴亭
雪月交輝夜有光,詩成多為酒生香。仙緣何幸同幽賞,忘卻迢迢更漏長。白批,早鶴清冷
爐中煙冷酒思融,心竟靈通天地空。明月滿階涼似水,神仙不怕五更風。呂批,靈機活潑
李鐵柺大仙
吾生於堯王時,住華岳山修煉將成,遇王母招飲童子,看吾凡身真神,赴瑤池三時不返回來,身被虎食,故入窮人之軀,指道旁李樹為姓。本姓楊,住江北南岸村。因生時好道,十五歲至華岳,遇廣成度之,到唐太宗時,方登八洞第三。吾道號鐵柺李。
到壇
千載修成兩世身,如何神負一貧人。超凡入聖朝金闕,脫卻凡身不惹塵。
酒到詩成若有神,天仙醉後樂天真。騎龍跨鶴雲霞亂,滿地梅花盡是春。
修道歌
天上人間總要空,心無著相任隨風。乾坤到處憑吾戲,醉後逍遙混沌中。
和前題一首,鶴亭
四大時辰要認真,水龍火虎助精神。十年面壁胎元足,方得升騰萬古春。李批,養性話
和前題二首,鶴舉
默坐殷勤養太和,那知靜里有風波。閒中變幻無形影,片刻私緣即是魔。
功成九仞豈能休,屋漏還防此念頭,息息常存惟自檢。隱微無愧始悠悠。
和前題二首,鶴鳴
培養天和動靜中,先須克己要專攻。一朝掃盡煙雲氣,真性清虛無不通。
莫說難成㹊有終,登仙修煉久成功。常常如在冰淵地,收斂心思歸至公。
呂大仙
姓呂名巖字洞賓,號純陽子,天寶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生。居西京河南府滿拓縣,永樂鎮招賢里。今曰蒲州。因科舉不第,遊長安市醉後仗俠殺人,久之貧落。遇
鍾離大仙授道度成八洞之位。住蓬萊山洞,先為九天採訪使,今列為四相之一。
到壇
幾入科場不第歸,棄儒學道上蓬萊。岳陽高處頻吹笛,江水如今記落梅。
岸容待臘將舒柳
白話文:
金母娘娘降壇詩
成仙並非難事,只要努力去做,別忘了我給你們的教誨。
眾仙到壇
在寺廟裡沒找到梅花,案桌上卻擺著白玉雕刻的水仙。佛手酒香氣撲鼻,令人身心舒暢;盤中鹿脯味道鮮美,令人驚奇。
鍾離大仙到壇
我乃漢武帝時期的大將,在白登之戰兵敗後,隱居華山修行。後得東華帝君點化,被封為八洞第一。我生於五月二十八日,於唐太宗十二年八月初十日飛昇蓬萊仙島。
雙髻垂垂,豪情萬丈,仙衣飄逸,香氣四溢。瑤池盛宴結束後,我遊玩東海,醉酒戲弄蛟龍,激起陣陣浪濤。
果老仙到壇
我自堯帝時期便開始修行,至唐朝才修成正果,受唐明皇封號。又受東華帝君敕封,列為八洞第二,居住在西嶽華山鶴棲洞,生於十二月二十一日。
我名聲久傳趙州橋,擅長在唐宮施展幻術。年年參加蟠桃盛會,鶴童仙子為我斟酒敬觴。
歲月流逝,滄海桑田,我遊歷五嶽觀看棋局,醉後便躺在仙驢背上睡去。
雪後寒鴉集
夜幕降臨,寒意漸濃,枯樹上寒鴉啼叫,遠處河灘一片寂靜。今日風和日麗,不再寒冷,花瓣飄落水晶盤上。
月冷
五星高掛夜空,斜月當空,寒意逼人。春夜不知多少人沉醉,再創作一首新曲卻也難以匹配這夜景。
和《月冷》二首,鶴亭
雪月交輝,夜色明亮,寫詩作賦,酒香四溢。有幸與神仙一同賞月,忘記了深夜的漫長。批語:早鶴清冷。
爐火漸熄,酒意融融,心神通達,天地空明。月光灑滿階前,寒意如水,神仙也不畏懼五更寒風。批語:靈機活潑
李鐵柺大仙到壇
我生於堯帝時期,在華岳山修行將成,被王母娘娘邀請赴瑤池飲宴,因我凡身顯露真神,三時未歸,被老虎所食,因此轉世為貧苦之人,以路旁李樹為姓。我本姓楊,住在江北南岸村。因自幼喜好修道,十五歲時來到華岳山,遇廣成子點化,直到唐太宗時期才登臨八洞第三位,我的道號是鐵柺李。
千年修行,歷經兩世,我如何能負擔起一個貧困之人的身份呢?如今超凡入聖,朝拜金闕,脫卻凡身,不再沾染塵世。
酒逢知己千杯少,詩成妙筆如有神助,天仙醉後盡情歡樂,騎龍跨鶴,雲霞繚繞,滿地梅花,春意盎然。
修道歌
天上人間終究虛空,心無執著,順其自然。天地之間任我遨遊,醉後逍遙,徜徉混沌之中。
和前題一首,鶴亭
修行需四大時辰用心,水龍火虎助長精氣神。十年面壁,胎元充盈,方能飛昇,萬古長春。批語:養性話。
和前題二首,鶴舉
靜坐修行,涵養太和之氣,卻不知靜中也有風波。閒暇時變幻莫測,片刻私心雜念便是魔障。
九仞之功,不可半途而廢,要防備內心的懈怠,時刻自省,才能清淨無愧。
和前題二首,鶴鳴
在動靜之間培養天和之氣,首先要克己復禮,專注修行。一旦掃除一切迷障,真性自然顯現,無所不通。
不要說成仙有多麼困難,只要持之以恆,終會修成正果。要時刻保持警惕,收斂心思,才能歸於至公。
呂大仙到壇
我姓呂名巖,字洞賓,號純陽子,生於天寶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。居住在西京河南府滿拓縣永樂鎮招賢里,今稱蒲州。因科舉不第,遊歷長安,醉酒後仗義殺人,不久家道中落。後遇鍾離大仙授道,位列八洞。居住在蓬萊山洞,先為九天採訪使,現列為四相之一。
我多次參加科考,皆名落孫山,於是棄儒學道,來到蓬萊。在岳陽高處時常吹笛,如今江水依舊記得我吹奏的梅花曲。
岸邊的楊柳將要抽出新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