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堯臣

《奇效簡便良方》~ 卷四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7)

1. 唇腫唇瘡

白荷花瓣貼之。(參看口鼻門)

白話文:

用白色的荷花花瓣貼在患處。

2. 多年瘰癧

全蠍三兩,去勾足焙乾為末,搗油核桃肉為丸,綠豆大,日服二次,早晚各六分,燒酒送,七日全愈。婦人陰內生瘡,杏仁燒灰存性,加麝香少許,共為末納入。

白話文:

多年頸部淋巴結腫大,用全蠍三兩,去掉腳,烘乾磨成粉,再將核桃肉搗碎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每天早晚各服用六分(約0.4克),用燒酒送服,七天就能痊癒。婦女陰道內長瘡,可用杏仁燒成灰,保留其藥性,再加少許麝香,混合磨成粉末塞入陰道。

3. 翻唇疔

將大腿腕紫筋,銀針刺出血。或蛔蟲搗敷。

白話文:

將大腿內側的紫黑色血管用銀針刺破放血,或用搗碎的蛔蟲敷在患處。

4. 疔瘡

菊花、甘草各四兩,水煎二大碗服。或黃菊花葉(無葉用根)一大把,搗汁一盞服之,渣敷。(雖危可救)

又白菊花連根葉搗汁,衝開水服,渣敷。或指甲燒存性,為末,香油搽。或生蜆去殼搗敷(愈後戒食蜆)。(試疔法:嚼黃豆不腥者是)

白話文:

疔瘡可用菊花、甘草各四兩,加水煎煮成兩大碗服用。或者用一大把黃菊花葉(如果沒有葉子,就用根),搗爛取汁約一碗服用,剩下的渣則敷在患處。(即使病情危急,也能治愈)

此外,也可以用白菊花連根葉搗爛取汁,用開水沖服,渣滓敷患處。或者將指甲燒成灰,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塗抹患處。亦可用生蜆(河蚌)去殼搗爛後敷在患處(治癒後要忌食蜆)。(驗證疔瘡的方法:嚼食黃豆,如果沒有腥味,就表示病情不嚴重)

5. 疔腫

蔥蜜同搗貼之。

又巴豆一粒,大米飯一粒,同搗敷疔上,立時拔疔而出,愈。

唇疔、耳疔、目疔、鼻疔,荔枝燒研末,麻油調敷(目疔、鼻疔可塗外面)。

白話文:

疔腫可用蔥和蜂蜜搗碎後敷貼。

另外,可用巴豆一粒、大米飯一粒,搗碎後敷在疔瘡上,很快就能將疔瘡拔出,痊癒。

唇疔、耳疔、目疔、鼻疔則可用燒過的荔枝研磨成粉末,再用麻油調和敷貼。(目疔、鼻疔可只塗抹在外面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