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堯臣

《奇效簡便良方》~ 卷三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3)

1. 小兒丹毒

油菜搗貼。

2. 小兒噤口痢

五穀蟲,洗淨,瓦上焙黃色,研末,黑糖拌勻,新汲水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五穀蟲清洗乾淨後,在瓦片上烘烤至黃色,然後研磨成粉末,與黑糖混合均勻,用新鮮的井水送服。

3. 急慢驚風

杏仁、桃仁、黃梔子各七個,共研爛,加燒酒、雞子清、白乾面,量小孩年紀作丸,如元宵大小,置手足心(男左女右切勿錯),用布條紮緊,一周時,手足心皆青藍色,則愈。

白話文:

杏仁、桃仁、黃梔子各七個,一起研磨成細粉,加入燒酒、雞蛋清、白乾麵,按照孩子的年齡做成丸子,大小像元宵一樣,放在孩子的手腳心(男孩左手女孩右手,切勿弄錯),用布條紮緊。一個星期後,手腳心如果都變成青藍色,就表示痊癒了。

4. 小兒痞積

梔子、帶杷紅棗、帶皮杏仁、蔥須各七個,黃米一撮,飛羅面(不拘多少),雞子清一個,共搗爛攤布上,圍在臍中間,上下用寬帶紮緊,三日一換,至重者三服愈。

白話文:

梔子、帶杷紅棗、帶皮杏仁、蔥須各七個,黃米一撮,飛羅面(不拘多少),雞子清一個,一起搗爛,攤在布上,圍在肚臍中間,上下用寬帶紮緊,三天換一次,嚴重的三個療程後見效。

5. 拔慢驚風

肢體逆冷痰滯,咽喉如拉鋸狀,唇黑麵青,口鼻氣微,昏睡露睛者是,忌服涼藥

白話文:

肢體冰冷、痰液阻塞,喉嚨好像被鋸子拉扯一樣疼痛,嘴唇發黑、臉色青紫,呼吸微弱,昏睡時眼睛半開,這種情況下不應該服用寒涼的藥物。

胡椒七粒,生梔子、蔥頭各七個,丁香七粒,飛羅面一撮,共研勻,用雞子清少許,調攤青布貼臍上,一晝夜除去,有青黑色即愈。如未愈,再貼一次,愈後宜服補脾藥。

白話文:

胡椒七粒、生梔子、蔥頭各七個、丁香七粒、飛羅面少許一撮,研磨均勻後,用少量雞蛋清調和,攤在青色布上,敷貼於肚臍上,放置一晝夜後揭去,如果出現青黑色就說明好了。如果沒有好,再重複貼一次,治癒後應服用補脾的藥物。

6. 急驚風

母丁香一個,磨水服。

7. 小兒火癤

灶心土、鍋度煤、花椒,等分為末,醋和塗。

白話文:

灶心土、鍋底的煤灰、花椒,各取相同份量研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後塗抹。

8. 急慢驚風

酒藥一丸,切開,用半丸同連須蔥頭數個,搗如泥,中作一窩如柿餅狀,再將香油少許滴窩中,新瓦缽內慢火燉,候開透取起,攤布上如膏藥,再將燈草兩段,十字放在兒臍肚,中間貼上膏藥,不過頓飯時,即瀉出風熱寒滯而愈。

白話文:

酒藥丸一丸,切開,用半丸和帶根的蔥頭數個搗成泥,中間弄一個像柿餅的窩,再將香油滴幾滴在窩中,放在新瓦缽內用慢火燉,等候燉透後取出,攤開在布上像膏藥一樣,再將燈草兩段,十字形放在嬰兒肚臍眼,中間貼上膏藥,不吃飯的時間就會排出內裡的風熱寒滯而治癒。

9. 臍瘡不合

灶心土研末敷。或馬齒莧燒灰調敷。

10. 小兒穿腸風

未落臍帶者難治

鮮桑皮一塊(剝去老皮),蕎麵一兩,水和做成圈圍肚臍,將桑皮蓋在蕎麵圈上,用艾灸七壯,桑皮見汗即愈。

白話文:

如果臍帶還沒脫落,治療起來會比較困難。

取一塊新鮮的桑樹皮(去掉外層的老皮),加上一兩蕎麥麵粉,用水調和後做成圈狀圍繞在肚臍周圍,然後把桑樹皮覆蓋在蕎麥麵圈上,用艾草灸七次,當桑樹皮開始出現汗水就表示痊癒了。

11. 消疳外治效法

羊尿脬一個,吹起陰乾,入頂好汾酒或好燒酒數兩,秤准,用線紮緊脬口,掛在心口胃脘之間(須貼肉掛),疳重者不過數時,酒自消減,另換酒,如此數換,秤酒不消減,病即愈矣。(此方並治大人蟲疾)

白話文:

用一個羊膀胱,吹脹晾乾,灌入上好的汾酒或優質燒酒,稱量好重量,用線紮緊膀胱口,懸掛在心口胃脘之間(必須緊貼皮膚)。疳病嚴重的,只需幾個小時,酒就會被吸收減少,更換新的酒,如此更換多次,酒的重量不減少,則表明病症已經痊癒。(此方也適用於治療成年人體內的寄生蟲。)

12. 周歲小兒尿血

大甘草一兩二錢,水六碗,煎三碗,服完即愈。

白話文:

甘草48克,用水2400毫升煎煮至1200毫升,喝完就好了。

13. 臍腫出汗

枯礬末敷,或黃柏末數。如出血,白石脂末敷,末愈則微炒(候冷再敷)。

白話文:

用枯礬末敷,或用黃柏末幾次。如果有出血的情況,用白石脂末敷上,如果還沒有痊癒,那麼就稍微炒一下(等冷卻後再敷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