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案按選》~ 卷四 (19)
卷四 (19)
1. 女科
為之調氣開痰,安神養血可愈也。(楊曰:識力絕高。)即以溫膽湯加石菖蒲、酒芩、天麻、棗仁、丹參與服,其夜證即減半,次日再服,每帖加竹茹五錢。(雄按:此經產及諸血證要藥,故宜重用,即《金匱》之竹皮也。)臨睡又與黑虎丹數粒,諸證悉愈。
俞按:此證不用脫血益氣之法,其察脈審證高矣。然此時著眼在昏冒脹悶等證,非血去多而猶不止也。
雄按:產後亦有此證,沈堯封《女科輯要》中論之頗詳。
施笠澤治祁君萬之內崩中,服地榆、續斷等藥不效。診其脈,沉而結。曰:蓄血證也,得之汛至而怒。祁曰:然。因怒經止,半月後即患崩證,今一月矣。乃用桃仁、大黃行血破瘀。或謂失血復下,不導其勢乎?施曰:血隨氣滯,蓄積不散,壅塞隧道,溢而妄行,決壅去滯,則血自歸經矣。不然舍其本而治其末,何異隨流塞水耶?服二劑果下衃血,汛亦旋至。
雄按:治病總須察脈辨證,而後議治。設泥成說,但執暴崩宜補,必致釀成錮疾矣。
帶下
俞東扶曰:婦人患此者十居八九,而此病之虛證亦十之八九;虛證挾肝火、挾濕熱者又十居八九;若不虛而但因肝火濕熱者,僅十之一二而已。
惡阻
俞東扶曰:此證《千金》半夏茯苓湯最佳,二陳加生地、芎、芍、旋覆、桔梗、細辛、人參、生薑也。有寒者,《千金》茯苓丸可用,六君加枳實、桂心、乾薑、葛根也。橘皮竹茹湯治胃熱,抑青丸治肝火。若諸法不應則停藥,《金匱》所謂加吐下者則絕之也,過八十日自愈。(雄按:雖挾寒,薑、桂不可輕試。)
墮胎
孫文垣治侄婦戴氏,孕已五月,忽血大下,午後發戰,六脈俱數,左寸滑大,右關搏指,左關軟弱。予以白芍二錢,生地、阿膠、人參、蒲黃各一錢,柴胡、香附、地榆、荊芥各七分,甘草五分煎服。午後發寒熱,每夜凡三次,頭痛惡心,腹中硬塊,所下血塊甚多,心下怯力,此虛無疑也。
以補中益氣加阿膠、炮薑、白芍、烏梅。下午右眼白珠發一白泡,先腫下垂,而面亦腫,此虛火遊行無制之證。其夜大發寒熱,指爪皆黑,唇白,汗大出,腹中作痛,牽引兩乳皆痛。仍以補中益氣加阿膠、白芍、桂枝、五味、麥冬。服後熱退汗止渴除,神氣少定,乃有生意。
次日咳嗽而胎墜,即以獨參湯繼服。其夜腸鳴,瀉二次,以參、術各三錢,炙草錢半,炮姜一錢,桂心、茯苓各五分,陳皮七分,蓮子、大棗煎服。後因咳嗽,以四君加炮薑、五味、紫菀,調理而愈。
俞按:胎甫墮而即進獨參湯,一見瀉即用參、術至三錢,蓋因未墮之前,已是虛證,新墮之後,何妨驟補。若庸流必主停參,且與消瘀矣。
雄按:黃錦芳云,杜仲、續斷二味,舉世用以安胎,而不知續斷味苦,專入血分,活血消腫,故乳痛、癥結、腸風、痔瘻、金瘡、跌僕一切血瘀之證,皆可用也。雖稍有澀性,行不至泄。然誤施於氣弱氣陷之婦,則順流而下,奔迫莫御,而有排山倒海之勢,豈區區澀味所能止其萬一者乎?杜仲色紫而潤,辛甘微溫,性專入肝,補氣強筋,筋強則骨亦健。凡腎虛腎寒腳弱之病,用之最宜。
白話文:
[女科]
治療方法是調和氣血,化解痰濁,安神養血,這樣就能痊癒。(楊氏評論:辨證能力極高。)於是使用溫膽湯,再加入石菖蒲、酒黃芩、天麻、酸棗仁、丹參服用,當晚症狀減輕一半,第二天再服用,每劑加竹茹五錢。(雄氏評論:這是產後及各種出血症的要藥,所以應該重用,就像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的竹茹一樣。)睡前又服用黑虎丹幾粒,所有症狀都痊癒了。
俞氏評論:這個病例不用瀉血益氣的方法,其觀察脈象和審察病證的能力很高明。因為此時著眼點在昏迷、頭脹、胸悶等症狀,並不是出血過多而仍然不止血。
雄氏評論:產後也會有這種症狀,《女科輯要》中沈堯封對此論述得很詳細。
施笠澤治療祁君萬的崩漏,服用地榆、續斷等藥物無效。診其脈象,沉而結實。施笠澤說:這是血瘀證,因月經來潮時生氣而引起的。祁君萬說:是的。因生氣而經血停止,半個月後就患上崩漏,現在已經一個月了。於是施笠澤用桃仁、大黃行血破瘀。有人說失血又下,不順應其趨勢嗎?施笠澤說:血因為氣滯而淤積不散,阻塞經脈,溢出來而妄行,疏通阻塞去除瘀滯,則血自然會歸經。不然捨棄根本而治其末節,有什麼不同於隨波逐流堵塞流水呢?服用兩劑後果然排出瘀血,月經也隨之來潮。
雄氏評論:治療疾病總要先觀察脈象辨別病證,然後再制定治療方案。如果墨守成規,只認為崩漏就要補益,必定會導致病情加重。
帶下
俞東扶說:婦女患有帶下病的,十有八九,而此病的虛證也佔十之八九;虛證兼夾肝火、濕熱的又佔十之八九;如果不是虛證,只是單純因肝火濕熱引起的,僅佔十分之一二而已。
惡阻
俞東扶說:這個症狀,《千金要方》中的半夏茯苓湯最好,或者用二陳湯加生地黃、川芎、白芍、旋覆花、桔梗、細辛、人參、生薑。如果是有寒症,《千金要方》中的茯苓丸可以用,或者用六君子湯加枳實、桂枝、乾薑、葛根。橘皮竹茹湯治療胃熱,抑青丸治療肝火。如果各種方法都不見效就停止用藥,《金匱要略》中所說的加用吐瀉的方法就絕對不用,超過八十天會自然痊癒。(雄氏評論:即使兼夾寒症,生薑、桂枝也不能輕易使用。)
墮胎
孫文垣治療侄媳戴氏,懷孕五個月,突然大量出血,下午發冷戰慄,六脈都數,左寸脈滑大,右關脈有力,左關脈虛弱。給予白芍二錢,生地黃、阿膠、人參、蒲黃各一錢,柴胡、香附、地榆、荊芥各七分,甘草五分煎服。下午發寒熱,每晚三次,頭痛噁心,腹部有硬塊,流出的血塊很多,心下怯弱無力,這是虛證無疑了。
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阿膠、炮薑、白芍、烏梅。下午右眼白珠上長了一個白泡,先腫脹下垂,臉也腫了,這是虛火遊行無制之證。當晚大量發寒熱,指甲都發黑,嘴唇發白,大量出汗,腹部疼痛,牽引兩乳都痛。仍然使用補中益氣湯加阿膠、白芍、桂枝、五味子、麥冬。服用後熱退汗止口渴消除,精神略微穩定,才有了生機。
第二天咳嗽並且胎兒墜下,就用獨參湯繼續服用。當晚腸鳴,瀉下兩次,用人參、白術各三錢,炙甘草半錢,炮薑一錢,桂枝、茯苓各五分,陳皮七分,蓮子、大棗煎服。後來因為咳嗽,用四君子湯加炮薑、五味子、紫菀,調理後痊癒。
俞氏評論:胎兒剛墜下就馬上服用獨參湯,見瀉下就用人參、白術各三錢,是因為在胎兒墜下之前,已經是虛證了,新墜下之後,何妨立即補益。如果庸醫必定主張停用人參,而且還要消瘀。
雄氏評論:黃錦芳說,杜仲、續斷這兩種藥,世人都用來安胎,卻不知道續斷味苦,專入血分,活血消腫,所以乳痛、癥瘕、腸風、痔瘻、金瘡、跌撲一切血瘀的症狀,都可以使用。雖然略有收斂的性質,但不至於瀉下。但是錯誤地用於氣虛、氣陷的婦女,則會順流而下,奔迫難以抵禦,而有排山倒海之勢,區區收斂的藥物怎麼能止住萬分之一呢?杜仲顏色紫而潤澤,辛甘微溫,藥性專入肝經,補益氣血,強健筋骨,筋骨強壯則骨骼也健壯。凡是腎虛、腎寒、腳弱的疾病,用它最合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