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案按選》~ 卷四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8)

1. 女科

又丹溪治一婦,久瘧食少經閉,兩手無脈,每月以三花神祐丸十餘粒,津咽之,月餘食進脈出,又半月脈愈,又一月經行,此則因病而無脈,非向來無脈也。

孫文垣治馬二尹媳,每月汛行,子戶旁轍生一腫毒,脹則不痛,過三五日,以銀簪針破,出白膿盞許而消,不必貼膏藥而愈,略無瘢痕,但汛行即發,或上下左右無定所,第不離子戶也。內外科歷治數年不效,且致不孕,因詢於孫。

沉思兩日而悟曰:此中焦濕痰,隨經水下流,壅於子戶也,經下而痰凝,故化為膿,原非毒,故不痛,用白螺獅殼火煅存性為君,南星、半夏為臣,柴胡、甘草為佐,麵糊丸,早晚服之遂愈。

俞按:孫公穎悟殊不可及,原非毒故不痛,亦格致名言。

沈堯封治一寡婦,體素弱,每逢月事聲啞,蓋肝腎之絡,俱上連肺,精血下注,肺中必枯故啞,用地黃、天冬、肉蓯蓉、歸身等大補精血,病反甚,加細辛五分,通厥少之絡,才入口聲即出,後用八味丸調理,經來不啞。

俞按:今人稱月事為天癸者謬也。經云: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,太衝脈盛,月事以時下。又云:男子二八而腎氣盛,天癸至,精氣溢瀉。若天癸即月事,丈夫有之乎?顧名思義,謂之天一之真水,乃精血之源頭也。蓋男女皆有精,《易》云男女構精可據。然指天癸謂精亦不妥,天癸為精,不該又云精氣溢瀉矣。

後賢講受孕之道,有陽精陰血先至後沖等說亦謬。夫男女交接,曾見女人有血出耶?交接出血是病,豈能裹精及為精所裹哉?大約兩情歡暢,百脈齊到,天癸與男女之精偕至,斯入任脈而成胎耳。男胎女胎,則由夫婦之天癸有強弱盈虛之不同也。任脈督脈,皆起於前後兩陰,交之會陰穴。

督總諸陽,任總諸陰。任隸足少陰,沖隸足陽明,所謂沖為血海,任主胞胎也。經云前陰總宗筋之所會,會於氣街,而陽明為之長。陽明水穀之精華,變化成血,以灌輸太衝,太衝脈盛,月事以時下矣。既孕則血聚以養胎,不能輸入太衝,故月事不下。由此辨之,任脈通而天癸至,衝脈盛而月事下,明系兩項矣。

雄按:此說藍本於沈堯封而加詳者也。

崩漏

江汝潔治葉婦案。

俞按:脈大而無力,乃氣虛之確據,何可指定為血虛?況麻屬氣虛,先哲之成言也。氣虛不能攝血則崩,參、耆在所必用。惟左脈舉之略弦,似有風邪,少加荊、防亦是。第其議論拖沓,借司天運氣以張大其說,反覺浮泛矣。

孫文垣治潘敬齋媳,經水不調,醫投安胎之劑,越七月經水忽大行,內有血塊筋膜如手大者一二桶,昏冒困憊。其脈右關洪滑,左寸洪數,兩尺皆洪大。病交夜分,咬牙亂語,手心熱,口噤時手足皆冷,心頭脹悶不快,面色青。諸醫皆謂難治,孫曰:無恐。此濁痰流滯血海,以誤服安胎之藥,益加其滯,血去多故神昏無依,痰迷心竅,故神昏語亂。其發於夜半者,乃熱痰在心包絡與膽經,故每至其時而發。

白話文:

[女科]

一位婦人久患瘧疾,食慾不振,月經閉止,兩手摸不到脈搏。朱丹溪用三花神祐丸十幾粒,讓她含服,一個多月後,食慾恢復,脈搏出現;再過半個月,脈象轉好;又過一個月,月經來潮。這說明她是因為疾病導致脈搏消失,並不是本來就沒有脈搏。

孫文垣治療馬二尹的媳婦,每次月經來潮,陰部子宮附近都會長一個腫塊,腫脹時不痛,三五天后,用銀針挑破,排出約一盞的白膿,然後就痊癒了,不需要敷藥,幾乎不留疤痕。但每次月經來都會長,位置不定,只是始終在陰部附近。她看過很多內外科醫生,治療多年無效,還導致不孕,因此來找孫文垣。

孫文垣思考兩天後悟到:這是中焦濕痰隨著經水下流,阻塞在陰部。月經來時,痰凝結成膿,本非毒邪,所以不痛。他用煅燒過的牡蠣殼為主藥,天南星、半夏為輔藥,柴胡、甘草為佐藥,製成麵糊丸,讓患者早晚服用,病症痊癒。

俞氏評論:孫公的見解非常獨到,他說「原非毒故不痛」,這句話堪稱經典。

沈堯封治療一位寡婦,體質虛弱,每次月經來潮都會聲音嘶啞。這是因為肝腎經絡都向上連接肺部,經血下注,肺部氣血不足導致聲音嘶啞。治療時,用地黃、天冬、肉蓯蓉、當歸等大補精血的藥物,病情反而加重。後來加了少許細辛,疏通厥陰經絡,服藥後聲音馬上恢復。之後用八味丸調理,月經來潮時就不再嘶啞了。

俞氏評論:現在有人把月經稱為天癸,這是錯誤的。《內經》說:「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,太衝脈盛,月事以時下。」又說:「男子二八而腎氣盛,天癸至,精氣溢瀉。」如果天癸就是月經,那麼男人也會有月經嗎?天癸的本意是指天一生水,是精血的根本來源。男女都有精氣,《易經》說「男女構精」可以作為佐證。但把天癸等同於精氣也不妥當,如果天癸就是精氣,那又怎麼會有「精氣溢瀉」的說法呢?

後世關於受孕的說法,例如陽精陰血先至後沖等等,也都是錯誤的。男女交合,可曾見過女子有血流出?交合出血是病,怎麼能說精子被血液包裹,或血液被精子包裹呢?大約是因為男女情投意合,全身氣血暢通,天癸和男女的精氣同時到達,進入任脈,才能形成胎兒。胎兒是男是女,取決於夫妻雙方天癸的強弱盛衰。任脈和督脈都起始於前後陰,交會於會陰穴。督脈統攝一身陽氣,任脈統攝一身陰氣。任脈屬於足少陰經,沖脈屬於足陽明經。沖脈是血海,任脈主管胞胎。《內經》說,前陰是宗筋匯聚的地方,匯聚於氣街,陽明經是其長。陽明經輸送水谷精華,化生為血,灌注太衝穴,太衝脈盛,月經就能按時來潮。懷孕後,血液聚集以滋養胎兒,不能灌注太衝穴,所以月經停止。由此可見,任脈通則天癸至,衝脈盛則月經下,這是兩碼事。

雄氏評論:這段說法是基於沈堯封的理論,並加以詳細闡述。

崩漏

江汝潔治療葉婦人的病例。

俞氏評論:脈象洪大而無力,是氣虛的明確證據,怎麼能說是血虛呢?況且麻痺屬氣虛,這是前輩們的經驗之談。氣虛不能攝血,就會導致崩漏,所以補氣的藥物如人參、黃芪是必須使用的。只是左脈略微弦,似乎有風邪,可以少加一些荊芥、防風。但是他的論述冗長,借用司天運氣來擴大其說法,反而顯得空泛。

孫文垣治療潘敬齋的媳婦,月經不調,醫生用安胎藥,結果七個月後月經突然大量流出,裡面有像手一樣大的血塊和筋膜,有好幾桶,患者昏迷,疲倦無力。脈象:右關脈洪滑,左寸脈洪數,兩尺脈都洪大。病情發作在夜裡,咬牙亂語,手心發熱,口噤時手腳冰冷,心胸脹悶不舒服,面色青紫。許多醫生都認為難治,孫文垣說:沒問題。這是濁痰阻塞血海,誤服安胎藥加重了阻塞,大量出血導致神志不清,痰迷心竅,所以神志不清,語無倫次。夜間發病,是因為熱痰在心包絡和膽經,所以每到這個時候就發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