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案按選》~ 卷四 (4)
卷四 (4)
1. 心脾痛
杭州葉醴醇少年時脘痛不能食,身極羸瘦,上海杜良一用綱目厚朴煎丸,每晨以人參二錢,煎送丸藥三錢,服一月而痛除根,食大進,身遂肥碩。(雄按:此攻補兼施法也。)
俞按:《臨證指南》治脘痛,大半是肝邪犯胃,或挾痰,或挾瘀,或兼寒,或兼熱,再辨胃之虛實,肝之寒熱,而錯綜參伍以為治。即紫金丹、栝蔞薤半桂枝湯、瀉心加枳實汁、異功加歸、芍,總皆古法,不立新方。
其用石決明、桑寄生、阿膠、生地、杞、苓、石斛等以養胃汁,即鼓峰滋腎生肝法也;其用蘇木、人參、桃仁、歸尾、鬱金、柏仁、琥珀、茺蔚,以紅棗肉丸,即孫文垣治查良川法也。惟緩逐其瘀,或用蜣螂、蟅蟲、靈脂、桃仁、桂枝、蜀漆、韭白汁丸,以蟲豸入血搜逐為最巧。又陽微濁凝,用川椒、乾薑、烏、附,大劑辛熱驅寒,不加監製之藥為最猛。
惟此二方有大力量。然《指南》全部,亦僅數年之醫案,豈足概先生之一生。自刊行以來,沾溉後學,被其惠者良多。而枵腹之輩,又藉此書易於剿襲,每遇一證,即抄其詞句之精華,及藥方之纖巧而平穩者以應酬,竟可懸壺。無論大部醫書畏如望洋,即小部醫書亦束之高閣,惟奉《指南》,樂其簡便,而不知學之日益淺陋也。嗟乎!豈《指南》誤人耶?抑人誤《指南》耶?
白話文:
心脾痛
杭州葉醴醇年輕時胃痛,吃不下東西,身體非常消瘦。上海杜良一醫生用《本草綱目》裡厚朴的方劑作成丸藥,每天早上用兩錢人參煎水送服三錢丸藥,服用一個月後,疼痛痊癒,食慾大增,身體也變得豐腴了。(注:此法是攻補兼施。)
俞氏(注:指俞氏醫案的作者)在其醫案中記載,治療胃痛,大多是因為肝氣犯胃,或者伴有痰濕、瘀血,或者兼夾寒邪或熱邪,還要區分胃的虛實和肝的寒熱,再根據情況綜合運用各種治療方法。例如紫金丹、栝蔞薤白半夏湯、瀉心湯加枳實汁、異功散加當歸、芍藥等,這些都是古方,並非新方。
文中提到的用石決明、桑寄生、阿膠、生地、枸杞、茯苓、石斛等藥材來養胃,是滋補腎陰、生養肝血的方法;用蘇木、人參、桃仁、當歸尾、鬱金、柏子仁、琥珀、益母草,用紅棗做成藥丸,則是孫文垣治療查良川的方法。如果要緩慢地去除瘀血,則可以用蜣螂、地龍、靈脂、桃仁、桂枝、蜀漆、韭菜汁做成藥丸,利用蟲類藥物入血以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,十分巧妙。如果陽氣虛弱,陰寒凝滯,則可以用川椒、乾薑、烏頭、附子等大劑量的辛熱藥物驅散寒邪,不加緩和藥物,藥效最強烈。
這兩種方法都有很強的療效。但是《臨證指南》全部內容也只是幾年來的醫案記錄,不足以概括作者一生的醫學經驗。自從該書出版以來,影響了很多後學,受益者眾多。然而,一些淺薄的醫生卻依賴此書,遇到病症就照搬書中的精華詞句和簡便易行的藥方來應付,竟然也能行醫。他們對其他醫書卻敬而遠之,只喜歡《指南》的簡便,卻不知自己的醫術日益淺陋。唉!到底是《指南》誤人,還是人誤了《指南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