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案按選》~ 卷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4)

1. 喘脹

羅謙甫治一貴婦年逾五十喘案。

程明佑治張丙案。

王中陽治富翁喘而囊餒腫案。江選列痰門。

俞按:喘而兼脹,病勢亟矣,必非輕劑所能治。此三條是實證治法,若虛寒證,當重用桂、附,如天真丸、黑錫丹、金液丹之類,皆可類推,不得以五子、五皮、沉香、椒目等為穩當法也。

白話文:

【喘脹】

羅謙甫治療一位超過五十歲的貴婦人喘息的案例。

程明佑處理了張丙的病情。

王中陽治療了一位富有的男子,他有喘息並且下體腫脹的情況。江選將其歸類在痰的疾病門類中。

俞按:喘息同時伴有腫脹,這顯示病情已經非常嚴重,必定不是輕微的藥物能夠治癒的。這三個案例都是實際病症的治療方法,如果遇到虛弱或寒冷型的病症,應該大量使用肉桂、附子這類藥材,例如:天真丸、黑錫丹、金液丹等藥方,都可以進行相應的推斷和應用,不能認為使用五子、五皮、沉香、椒目等藥材就是穩妥的治療方式。

2. 腫脹

俞東扶曰:《千金方》云,凡水病,忌腹上出水,出水者一月死。故水分穴可灸不可針,惟水溝穴可針也。而今有專門治腫脹者,用銅管子從臍下刺入,出水如射,頃刻盈缶,腹脹即消。以此水露一夜,明晨視之,浮面者是清水,中央者是淡血,沉底者是脂膏。蓋病者清濁不分,氣血皆變為水,決而出之,去水即去其氣血也。

雖一時暫快,或半月,或一月腫脹仍作,再針之亦死,不針之亦死矣。孫真人之言,預知有此詭術耳。

楊曰:曾親見一人如此而死。

孫一奎治馬二尹,年五十五,過食鰻肉捲餅,心腹脹痛。市醫遽用硝、黃下之,大便不行,脹痛愈增。繼至者以木香檳榔丸、大小承氣湯連服十日,脹痛益甚,粒米不進,大便並不行,小水亦僅點滴。後醫以硝、黃不效,雜進備急丸、白餅子、十棗湯、黑白醜之屬,服數日,不惟大便不行,並小便點滴亦無矣,脹不可言。眾醫大叫稱怪。

一人為灸中脘三十壯,毫不為動。因斷三日當死。孫至,觀其色蒼黑,神藏不露,聲音亮,腹大如覆箕,不能反側。診其脈,兩手皆滑大,兩尺尤有力。詢其病源,閱其前方,駭然以為未聞未見也。因思一治法:先進香砂六君子湯,參、術各用二錢。眾醫皆驚,謂中滿脹痛,二便俱閉,如何用補?況蒼黑之人,尤忌參、術乎!孫曰:此非鼓脹證,乃內傷證也,當始傷時,猶在上膈,法當用吐。經所謂在上者,因而越之也。

不用吐而用下藥以傷其脾,脾傷則失運動之職,是以愈下愈傷,愈傷愈脹,脾氣全然不動,藥亦全然不行矣。故用六君子以醒其脾,香砂以助其運動,再用吐法吐出前藥,始有生機,此方非治病,乃治藥也。且余非慮其大便不行,獨慮行之不止耳。

醫謂求其行而不得,何以不止為慮?孫曰:君試思常人能服硝、黃幾何?巴豆、牽牛幾何?今幸其未行,藥性未動,尚可為計,一行而諸藥性動,譬水底漏,其中能蓄點滴否?醫又云:多服下藥而大便不行何也?孫曰:此易知之,始為食傷,繼為藥傷,所傷在上、中二焦,下元未損,故兩尺脈尚有神氣。《難經》曰:人之有尺,如樹之有根也。

《內經》曰:腎者胃之關。蓋腎主二便,觀其色蒼黑,神藏氣固,皆由根本未動,賴此猶可為耳。服藥後腹中大痛,孫謂藥力已動,改用參蘆、防風蘆、升麻、桔梗各三錢煎服,少頃用鵝翎探吐之,前服藥物一湧而出數十碗。病者喜曰:目前有光矣,此已時也。孫曰:酉時大便必行,可多備人參,以防不虞。

至午進至寶丹一帖,以溫中氣,未申間腹中汩汩有聲,濁氣下滾,頃刻腹中寬數寸,至晚大便行一次,小水略通。孫即用人參、白朮各五錢,炮姜三錢,茯苓二錢,陳皮一錢,木香、甘草各五分。令急煎服。四鼓又大便一次,小水繼至,脹痛漸減。次日大便瀉十餘次,因以是方煎丸並進,計瀉七十二日,服人參二斤余而收功。

白話文:

俞東扶說,《千金方》指出,所有和水份代謝相關的疾病,最忌諱的是腹部上方出現水腫,一旦出現這種情況,病人通常一個月內就會去世。因此,對於水分穴,只能使用灸療,不能針刺,只有水溝穴可以針刺。然而,現在有些專門治療腫脹的醫生,會用銅管從肚臍下方刺入,排出的水就像射箭一樣,瞬間就能裝滿一個罐子,腹部的腫脹馬上就會消失。這種排出的水,經過一夜的放置,第二天早上看,漂浮在表面的是清水,中央層的是淡色的血液,沉在底部的是脂肪。這是因為病人體內的清濁無法區分,氣血都變成了水,通過排出來的方式去除水份,實際上就是去除他們的氣血。

雖然短時間內病人會感覺舒服,但可能半個月,或者一個月後,腫脹的症狀仍然會再次出現,無論是否進行針刺治療,最終結果都是死亡。孫真人的話,似乎早就預見了這種詭異的治療方式。

楊某說,他確實親眼見過一個人因此而去世。

孫一奎治療了一位名叫馬二尹的病人,年齡55歲,由於過量食用鰻魚肉卷餅,導致心腹部脹痛。市場上的醫生立刻使用硝黃類藥物讓他排泄,但是大便卻沒有排出,脹痛反而更嚴重。接下來的醫生使用木香檳榔丸、大小承氣湯等藥物,連服10天,脹痛的情況更加嚴重,病人已經無法進食,大便也無法排出,小便也只有點滴。後面的醫生見硝黃類藥物無效,開始使用備急丸、白餅子、十棗湯、黑白醜等藥物,服用幾天後,不僅大便無法排出,連小便也完全停止,腹部脹得無法言語。所有的醫生都大呼奇怪。

有人為他灸中脘30次,但毫無效果。於是判斷他三天內就會死去。孫一奎到來後,觀察他的臉色蒼黑,但神態藏而不露,聲音洪亮,腹部膨脹如籠罩的簸箕,無法翻身。診脈發現,兩手脈象都滑大,兩尺部脈象尤其有力。詢問病因,查看先前的處方,驚訝地認為自己從未聽聞過這樣的病情。他考慮了一種治療方法:首先使用香砂六君子湯,人參、白朮各使用二錢。眾多醫生都感到驚訝,認為中滿脹痛,大小便閉塞,怎麼還能使用補藥?況且蒼黑的人,更是忌用人參、白朮!孫一奎說:這不是鼓脹的病症,而是內傷的病症,最初受傷時,病竈還在上膈,按照治療原則,應該使用催吐法。經典中所說,在上部的病,應當讓它發散。

沒有使用催吐法,反而使用了下藥,傷害了他的脾臟,脾臟受傷,就失去了正常的運作功能,所以越是下藥,脾臟越是受傷,越是受傷,腹部就越腫脹,脾氣完全不動,藥物也就完全無法運行。因此,使用六君子湯來喚醒脾臟,香砂來幫助脾臟運作,再使用催吐法吐出之前吃的藥物,纔有可能出現生機,這個處方並不是治療疾病,而是治療藥物。而且我擔心的並不是他的大便不能排出,而是擔心一旦開始排便,就停不下來。

醫生們問,明明想要他排便,為什麼反而擔心他排便不停?孫一奎回答:你們試想一下,正常人能承受多少硝黃?巴豆、牽牛能承受多少?現在幸好他的大便還未排出,藥性還未發動,還有機會處理,一旦開始排便,各種藥物的藥性同時發動,就像是水底的漏洞,裡面還能存住多少水?醫生們又問,大量服用下藥,但大便還是不能排出是為什麼?孫一奎回答:這很容易理解,首先是食物傷害,然後是藥物傷害,所受的傷害都在上、中二焦,下焦尚未受損,所以兩尺脈象還有神氣。《難經》中說:人有兩尺脈,就像樹有根一樣。《內經》中說:腎是胃的關卡。腎主管大小便,看他臉色蒼黑,神態藏而不露,氣息穩固,都是因為根本未受損,依賴這些,還可以治療。服藥後,他腹部劇烈疼痛,孫一奎認為藥力已經發動,改用參蘆、防風蘆、升麻、桔梗各三錢煎服,片刻後,用鵝毛刺激咽喉讓他嘔吐,之前服用的藥物一下子吐出了數十碗。病人高興地說:眼前終於明亮了,現在是巳時。孫一奎說:酉時大便必定會排出,要多準備些人參,以防不測。

到了午時,服用了一帖至寶丹,以溫暖中氣,申時左右,腹部有汩汩的聲音,渾濁的氣體向下移動,瞬間腹部寬敞了數寸,到了晚上,大便排出一次,小便略微通暢。孫一奎立即使用人參、白朮各五錢,炮姜三錢,茯苓二錢,陳皮一錢,木香、甘草各五分,讓他趕緊煎服。到了四更,他又排了一次大便,小便隨之而來,腹部脹痛逐漸減輕。第二天,他腹瀉十多次,因此使用這個處方煎丸並進,總共腹瀉了72天,服用超過兩斤的人參,最終病情得到控制。

俞東扶評論:喻嘉言治療袁仲卿兒子的病例,使用理中湯運轉前面的藥物,可以和這個案例相提並論。

張路玉的王庸若案。

李時珍的士人妻子案。

俞東扶評論:金液丹、神祕湯,人們很少使用,但如果善於使用,就能發揮奇效。由此想到古方都存在簡策中,只是苦於找不到適合的病人而已。又評論:神祕湯實際上是生脈散和二陳湯的結合,去掉了麥冬、茯苓,加入了紫蘇、桑皮、桔梗、檳榔,以三片生薑為引,用於這個症狀非常恰當。加入麻黃會更好,這並不是通用的標準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