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案按選》~ 卷四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7)

1.

滑伯仁治一婦瘧後善飢成痿案。

俞按:東垣長夏濕熱成痿法,即清燥湯也,用於此證最妥。合丹溪治一人春病痰氣至夏月足弱案觀之,可為善用辛燥熱藥者戒。

石山治一人久坐腰痛案。

俞按:此條講病最精,用藥則未敢深信。既云熱多者筋急而痛,且現右齒面痛,何以重用參、耆甘溫之藥?其些微之知、柏,寧有益耶?

葛可久治同郡富人女案。

俞按:香為脾臭,何以蝕脾?意者香能開竅,香極則諸竅大開,脈緩筋弛,關鍵盡撤,故身軟目瞪不食也。畀入土坎者,諸毒得土而化。且土為萬物之母,四肢百骸得土氣,則生氣自復也。仍合治痿獨取陽明之義。

白話文:

滑伯仁醫治一位婦女,她瘧疾痊癒後變得特別容易餓,並且身體虛弱無力,像枯萎了一樣。

俞氏評論:東垣先生認為長夏濕熱導致身體虛弱無力的病症,可以用清燥湯治療,這方法最適合。參考丹溪先生治療一位病人,他春季患了痰氣,到了夏季雙腿無力的案例,可以作為一個警示,提醒我們使用辛燥熱藥物要謹慎。

石山醫治一位久坐導致腰痛的病人。

俞氏評論:這條案例講述病症非常精確,但用藥方面我不太相信。既然案例中提到熱氣過盛導致筋脈緊縮疼痛,而且病人還出現右邊面頰疼痛,為什麼還要大量使用人參、黃耆這些甘溫的藥物呢?藥方中微量添加的柏樹皮,真的有幫助嗎?

葛可久醫治一位同郡富人的女兒。

俞氏評論:香料會損傷脾胃,為什麼要使用香料來治療呢?我的理解是,香料可以開通竅道,香氣過濃就會導致所有竅道大開,脈搏緩慢,筋脈鬆弛,身體失去控制,因此才會出現身體軟弱、眼珠突出、拒食的症狀。將病人埋入土坑中,可以讓毒素在地下消失。而且泥土是萬物的母親,四肢百骸吸收泥土的氣息,就能恢復生機。這方法也符合治療身體虛弱只選用陽明經治療的原則。

雄按:香能開竅,氣太發泄,發泄既久,脾氣乃虛,故曰蝕也。蓋脾胃主四肢,不但脾虛四肢不用,胃實亦有之。(楊曰:凡病虛實寒熱,俱有對待之證。)余治朱茂才瘧愈之後,已服補劑,且能食肉,忽然臥床不起,四肢痿痹,不能自食,目瞪不語,醫治四日,病如故。

余診之,脈弦細而軟,苔薄微黃,大便不行,察其胸腹皆柔軟,神氣亦清,耳不聾,與之食亦食。此補之太驟,痰阻樞機,氣鬱不舒,非痿症也。予菖蒲、遠志、膽星、枳實、茯苓、半夏、竹茹、橘皮、旋覆為方,蘆菔湯煎服。一劑而更衣起榻,談笑如常。故余先曾祖《隨筆》中謂治痿獨取陽明,不專指虛證說。

白話文:

香氣能開竅,但過度發泄就會導致氣虛,長期發泄就會傷脾,所以說會「蝕」掉脾氣。因為脾胃主四肢,不只是脾虛會導致四肢無力,胃實也會造成這種情況。

我曾治療朱茂才的瘧疾,他病癒後服用補劑,也能吃肉,卻突然臥床不起,四肢無力,不能自己吃飯,眼睛無神不說話,醫生治療了四天,病情仍然沒有好轉。

我診斷後發現他的脈象弦細而軟,舌苔薄微黃,大便不通,檢查他的胸腹都很柔軟,神志也清楚,耳朵沒有聾,給他食物他也會吃。這是因為補藥過於急躁,痰阻礙了樞機,氣機鬱結不舒,並不是真正的痿症。我開了菖蒲、遠志、膽星、枳實、茯苓、半夏、竹茹、橘皮、旋覆等藥,用蘆菔湯煎服。服用一劑藥後,他就換了衣服起床,可以談笑自如,和正常人一樣。因此我祖先的《隨筆》中提到治療痿症要著重於陽明經,並不只是針對虛證而言。

由此推之,即中氣不足,溲便為之變,亦不可泥不足為虛也。如濕熱痰食,皆能阻滯脾胃,而中氣窒礙,不足轉輸,致溲便變其常度,豈可概視為虛證乎?故讀書必悟兩面,臨證庶免執一。

李士材治朱太學、倪文學、高兵尊三案。

俞按:此三案精妙絕倫,以藥對脈,確切不移。首案連用承氣,繼用參湯送寒下藥,皆是獨取陽明治法。末案補中益氣與大黃補瀉不同,總歸乎取陽明也。

又按:《臨證指南·痿門》首列輕清治肺二方,實宗肺熱成痿之旨。第恐力薄難效,其用二妙、茵陳、萆薢、茯苓皮、蠶砂、海金沙、防己、龍膽、寒水石等,直清濕熱,較之清燥湯反勝一籌,不涉虛者,允宜仿此。又有治下虛上實,而用犀角地黃湯去芍藥,加元參、連翹、桑葉、鉤藤,似乎專理上實,不顧下虛。

白話文:

由此可知,即使中氣不足,導致大小便異常,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是虛證。因為濕熱痰食等因素也會阻礙脾胃,導致中氣不暢,轉輸功能失調,從而影響大小便的正常排泄。所以讀書時一定要學會從兩方面思考問題,臨床上才能避免執著於單一理論。

李士材曾醫治朱太學、倪文學、高兵尊三人的病案。

俞氏認為這三例醫案精妙絕倫,用藥準確,針對脈象,毫不含糊。第一例連續使用承氣湯,之後再用參湯送寒下藥,都是針對陽明經的治療方法。最後一例以補中益氣藥物配合大黃補瀉,最終也是取決於陽明經的治療原則。

俞氏還指出,《臨證指南·痿門》中首先列出的兩個清肺方,其實是針對肺熱導致痿症的。但擔心藥力不足難以奏效,因此採用二妙散、茵陳、萆薢、茯苓皮、蠶砂、海金沙、防己、龍膽、寒水石等藥物,直接清泄濕熱,比清燥湯更胜一籌,而且不涉及虛證,非常值得借鉴。另外,還有治療下虛上實的犀角地黃湯,去除芍藥,加入元參、連翹、桑葉、鉤藤,似乎專注於治療上實,而沒有顧及下虛。

然雲頭目如蒙,入夏陽升為甚,議清營熱以息內風,想其人脈必弦數,有熱甚生風之象,未可兼顧下虛,或他日再診而後滋填下焦,亦未可知。至於滋填下焦方,有用虎潛加減者;有用四物金剛健步及地黃飲子加減者;有用熟地、蓯蓉、巴戟、遠志、鹿角霜、桑椹、蒼朮、小茴,以狗脊酒蒸,熟水熬膏為丸者;有用蓯、戟、杞、膝、青鹽、線膠、茯苓、沙苑、鹿筋膠、羊肉膠、牛骨髓、豬脊髓者,卻元參、術補陽明法,亦無承氣瀉陽明法。惟脾腎雙補丸有人參,然其案重在暈麻瘕泄,尚未痿厥,非以治痿也。

統觀之,不外清濕熱、益肝腎,豈二種病情偏多耶?或案有遺逸,未能詳備耶?

白話文:

雖然病人頭目昏蒙,夏天陽氣上升更加明顯,應該清熱解毒以平息內風,推測他的脈象應該是弦數,有熱盛生風的跡象。目前不宜同時考慮下虛,可以待日後再診察後再滋補下焦,具體方法尚待觀察。

至於滋補下焦的方劑,有虎潛湯加減者;有四物湯、金剛健步湯以及地黃飲子加減者;有以熟地、蓯蓉、巴戟、遠志、鹿角霜、桑椹、蒼朮、小茴,用狗脊酒蒸熟後,以清水熬成膏狀做成丸劑者;也有以蓯蓉、巴戟、枸杞、狗膝、青鹽、線膠、茯苓、沙苑、鹿筋膠、羊肉膠、牛骨髓、豬脊髓等藥材組成方劑者。這些方劑都偏向於以元參、術補益陽明經,並沒有採用承氣湯瀉陽明經的方法。

雖然脾腎雙補丸中含有人參,但此病人主要症狀是暈眩、麻木、瘕塊、腹瀉,尚未出現痿厥,因此此方並非針對痿病治療。

2. 癥瘕

倉公治臨菑女子薄吾案。

俞按:此條辨證最佳。上膚黃粗者,腹大而腹上膚黃粗也;循之慼慼然者,如以手摸老松樹皮之枯燥也;其尺索刺粗者,亦是枯燥之象。然眉發皆潤美,面色又光澤,知為蟲病也。

又按:《類案》所載偏嗜成瘕諸案,可助麈談,難充診則,惟諸病名亦所當知。但嗜酒嗜茗,尚非怪異。如鮮于叔明嗜臭蟲,權長孺嗜人爪,劉邕嗜瘡痂,唐舒州刺史張懷肅左司郎中任正名李棟服人精,賀蘭進明好啖狗糞,明初僧宗泐嗜糞浸脂麻雜米煮粥,駙馬都尉趙輝喜食女人陰精月水,南京祭酒劉俊喜食蚯蚓,吳江婦人喜食死屍腸胃。此種癖疾,惜無能治之者,遂作小說,傳流至今,令人絕倒耳。

白話文:

倉公曾經治療一位臨淄的女子,她的病症非常特殊。她皮膚粗糙泛黃,腹部腫大,摸起來乾燥粗糙,像老松樹皮一樣。她的脈象也粗澀,同樣顯示出乾燥的狀態。然而,她的眉毛和頭髮卻潤澤光亮,臉色也紅潤有光澤,由此可以推斷她的病症是蟲病。

春夏間蛇精及液沾菜上,誤食之,腹內生蛇,須用赤頭蜈蚣一條,炙為末,分二服酒下。

白話文:

在春天和夏天之間,如果蔬菜被蛇的精華或液體污染了,如果不小心吃了這些蔬菜,肚子裡就會長出蛇。需要用一隻紅頭蜈蚣烤乾燥後研磨成粉末,分成兩次服用,配合酒一起喝下去。

3. 積塊

陳自明云:余族子婦腹中有大塊如杯,每發痛不可忍,余診之知為血瘕,投黑神丸,盡三丸,塊氣盡消,終身不復作。

俞按:黑神丸載在《濟陰綱目》,以彈子大一丸,分四服。據云痃氣十服,膈氣癥瘕五服,血瘕三丸,當瘥。想系神效之方,並注漆有飛補之力,但世間有一種人,沾染漆氣,即患漆瘡者,若誤投之,寧不為害?所當慎也。余又見一婦,先因痞塊經閉,里醫用生漆濃塗紙上,陰乾煅灰,同諸行血藥服之。

數服後,頓下鮮血盈桶,遂困憊不堪,就余治,雖大進補劑,終淹成弱證而死,所謂飛補者安在哉?

白話文:

陳自明說:我族子婦肚子裡有個像杯子一樣大的塊狀物,每次發作疼痛難忍,我診斷後知道是血瘕,給她吃了黑神丸,吃了三丸,塊狀物和疼痛就消除了,從此再也沒有發作過。

俞氏說:黑神丸記載在《濟陰綱目》中,一丸如彈子大小,分四服。據說痃氣服用十服,膈氣、癥瘕服用五服,血瘕服用三丸,就能痊癒。想來這藥方應該很有效,而且裡面含有漆,有飛補的作用。但是世間有一種人,接觸漆就會患漆瘡,如果誤服此藥,難道不會有害嗎?所以一定要慎重。我還見過一個婦女,之前因為痞塊經閉,當地醫生用生漆塗在紙上,陰乾後煅成灰,與其他活血藥一起服用。

服用了幾次之後,突然流了滿桶鮮血,之後就虛弱不堪,來找我治療,雖然我用大量補藥,但她最終還是虛弱成病而死,所謂飛補到底在哪裡呢?

張三錫治一少年,體薄弱,且咳血,左邊一塊,不時上攻作痛,左金、蘆薈俱不應,診其脈三部雖強,而細澀不流利,因作陰虛治,四物加知、柏、無參、丹皮。不六劑頓愈。此陰虛似肝積也。雖因部分名積,診視之際,尤當詳審,惟圓機者乃不昧此。

雄按:此血中氣滯,鬱而成熱,熱復耗營,氣愈不宣,而成此證,故如此用藥。血虛亦屬陰虛,然與真陰虛者有別,學者辨之。

喻氏治袁序東案。

俞按:此人克伐太過,換以溫補,未足為奇。惟兩尺脈洪盛,非此詮解,誰不面牆?至於桂、附、河車,同補腎藥為善後計,則與腎氣傳膀胱之論,緊切不泛,非通套治痞成法可比。

白話文:

張三錫醫治一位體弱多病的少年,他經常咳嗽咳血,左側胸口疼痛,經常發作,服用左金丸和蘆薈都無效。診脈發現雖然三部脈都強勁,但脈搏細澀不流暢,因此判斷為陰虛,於是用四物湯加入知母、柏子仁、生地黃、丹皮治療,僅僅六劑藥就治好了。這看似陰虛,其實是肝積,雖然是部分名積,但診斷時一定要仔細審察,只有懂得圓機的人才能明察秋毫。

李士材治於鑑如,每酒後腹痛,漸至堅硬,得食輟痛。李診之,脈浮大而長,曰:脾有大積矣。然兩尺按之軟,不可峻攻,令服四君子湯七日,投以陰陽攻積丸三錢,但微下,更以四錢服之,下積十餘次,皆黑而韌者。察其形不倦,又進四錢,於是腹大痛,所下甚多。仍服四君子湯十日,又進丸藥四錢,去積三次,又進二錢,下積六七碗,脈大而虛,按至關部豁如矣。以補中益氣湯調補一月而痊。

俞按:脈浮大而長,為脾有大積,較之丹溪諸案,或沉澀而小且數,或微而短澀,或虛微短澀,或脈澀而弱者,大不同矣。須於臨證時,能以古人各種脈法,俱為我之正鵠,庶期中的。若兩尺按之軟,不可峻攻,固是正理,然亦要看得靈變。蓋兩尺軟為虛,則喻按之兩尺洪盛,寧不認為實而峻攻之耶?故又當以色形及病情參討也。

白話文:

李士材治療一位名叫鑑如的病人,患者每喝酒後腹痛,漸漸肚子變得堅硬,吃東西時疼痛就會停止。李士材診斷後,發現脈象浮大而長,便說脾胃積聚了大量食物。但兩尺脈按壓起來卻軟弱,不能急於攻伐,於是就讓患者服用四君子湯七天,接著服用陰陽攻積丸三錢,只稍微排泄了一些積聚物。後來又服用四錢的陰陽攻積丸,排泄了十多次積聚物,這些積聚物都呈黑色且韌性強。李士材仔細觀察積聚物的外形,並未疲倦,再次服用四錢的陰陽攻積丸,結果腹痛加劇,排泄了大量的積聚物。接著繼續服用四君子湯十天,又服用四錢的陰陽攻積丸,排泄了三次積聚物,之後又服用兩錢的陰陽攻積丸,排泄了六七碗積聚物。患者脈象變為虛弱,按壓關部時感覺十分鬆軟。最後用補中益氣湯調補了一個月,病就好了。

又治侯啟東腹中嘈痛,按其左脅,手不可近,凡飲食到口,喉間若有一物接之者。然脈大而數,腹痛嘔涎,面色痿黃,此虛而有濕,濕熱相兼,蟲乃生焉。當煎人參湯送檳黃丸以下蟲積,蟲若不去,雖補何益乎!病者畏不敢用,後竟不起。

俞按:此是蟲積,猶之飲積,俱無塊者也。彼肯服攻積丸而愈,此不肯服檳黃丸而死,因知病之宜補宜攻,總貴用其所當用,誠不可專守潔古之說為穩著也。

周慎齋治一婦素善怒,左脅下有塊,身肥大,經將行,先一二日必吐下,此肝木乘脾,脾虛生痰不生血也;善怒脅塊,肝氣亢也;吐下者,脾氣虛也。身肥則多痰,痰盛者中焦多濕,故經行時氣血流通,衝動脾濕,且吐且下也。久而不治,必變中滿。宜理脾燥濕:白朮一兩,半夏五錢,生薑七錢,沉香二錢,共研末,白糖和服。

白話文:

以前有個病人侯啟東,肚子裡一直很痛,按他的左邊肋骨,手碰不到,每次吃東西到嘴巴,喉嚨就像有東西卡住一樣。他的脈搏又快又強,肚子痛還吐口水,臉色發黃,這說明他身體虛弱又帶著濕氣,濕熱交雜,所以才會生蟲。應該用人參湯送下檳黃丸來驅除積聚的蟲子,如果蟲子不除,就算補也無濟於事!病人害怕不敢服用藥物,最終還是去世了。

這就像飲積一樣,沒有實質的塊狀物。有些人願意服用攻積丸而痊癒,有些人卻不願意服用檳黃丸而死亡,由此可知,治療疾病要根據情況,有的需要補,有的需要攻,最重要的是用對藥物,不能一味固守古法,以為這樣就安全穩妥。

周慎齋曾經治療一位脾氣暴躁的婦女,她的左肋骨下方長了個腫塊,身體肥胖,每次月經來潮前一兩天就會嘔吐和腹瀉,這是因為肝氣過盛,壓制脾臟,脾臟虛弱導致痰多而血少。脾氣暴躁、肋下有腫塊,都是肝氣旺盛的表現;嘔吐和腹瀉則是脾氣虛弱的症狀。她身體肥胖,說明痰多,痰盛則中焦濕氣重,所以月經來潮時氣血流通,衝擊脾臟的濕氣,就會嘔吐和腹瀉。如果長期不治,就會導致腹部脹滿。應該用白朮、半夏、生薑、沉香等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白糖調和服用,以調理脾胃,燥濕化痰。

又一人左脅下有塊,右關脈豁大。用烏藥一兩,以附子五錢,濃煎制透,將烏藥日磨二三分,酒送下。俟積行動,乃以補中益氣湯加附子服之。後用六君子丸服全愈。

俞按:慎齋云:凡積不可用下藥,徒損真氣,病亦不去,當用消積藥使之熔化,則除根矣。積去須大補。誠格言也。即此二案,亦平淡之神奇矣。

葉天士治一婦產後惱怒,左邊小腹積一塊,每發時小腹脹痛,從下攻上,膈間乳上皆痛,飲食入胃即吐,遍治不效。葉用炒黑茴香一錢,桂酒炒當歸二錢,自制鹿角霜、菟絲子各一錢五分,生楂肉三錢,川芎八分。水煎送阿魏丸七分。八劑而愈。次用烏雞煎丸原方半料,永不復發。

白話文:

一位病人左脅下長了塊狀腫物,右邊關脈異常突出。醫生用烏藥一兩,附子五錢,濃煎至藥汁滲透,每天研磨烏藥二至三分,用酒送服。等到腫物開始移動,就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治療。最後服用六君子丸,痊癒。

一位婦女產後情緒煩躁,左邊小腹積聚了一塊腫物,發作時小腹脹痛,疼痛感從下向上蔓延至膈間和乳房,吃飯後馬上就吐,各種治療都無效。葉天士用炒黑茴香一錢,桂酒炒當歸二錢,自制鹿角霜、菟絲子各一錢五分,生楂肉三錢,川芎八分,水煎服阿魏丸七分,八劑後痊癒。之後用烏雞煎丸原方一半的藥量,防止復發。

又一人患瘧補早,左脅成痞,連於胃脘,按之痛甚,用炒桃仁為君,佐以阿魏、穿山甲、鱉甲、麝香,丸服,全消。

俞按:消積之方,如桃仁煎,用大黃、虻蟲、芒硝;黑神丸,用生漆、熟漆;東垣五積丸,俱用川烏、巴霜;局方聖散子、三稜煎丸,俱用硇砂、乾漆。此皆峻厲之劑,用而中病,固有神效;若妄試輕嘗,鮮不敗事。千金硝石丸,人參、硝黃並用,丹溪猶以為猛劑。治婢一案,每與補藥迭進,此真善治病者也。

白話文:

有個病人得了瘧疾,經常早起發作,左側脅肋部位腫塊形成,連接到胃脘部,按壓時疼痛非常厲害。醫生用炒桃仁為主藥,配以阿魏、穿山甲、鱉甲、麝香,製成丸劑服用,腫塊完全消散。

丹溪治積聚諸案,輕重曲折,適至病所。如治方提領,用參、朮、歸、芍等煎湯,下保和丸二十五,龍薈丸十五。治馮氏女,先用左金丸、青六丸,復用參橘桃芍丸。治盧子裕瘧後食酒肉而成塊在左脅,用參、朮、柴、苓、枳殼煎湯,下阿魏五、保和十、抑青十、溫中五、攻塊五。攻塊者,青皮、三稜、桃仁、桂枝、海藻,醋調神麯為丸也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治療積聚(指食物積滯在胃腸)的各種案例,輕重緩急,都能精準地對症下藥。

例如他治療方劑的綱領,常使用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芍藥等煎成湯藥,再配合保和丸二十五粒、龍薈丸十五粒。

又如治療馮氏之女,先用左金丸、青六丸,之後再用參橘桃芍丸。

再者,治療盧子裕瘧疾之後,因飲酒食肉造成左側肋骨處有塊狀物,便使用人參、白朮、柴胡、茯苓、枳殼煎成湯藥,再加入阿魏五錢、保和丸十粒、抑青丸十粒、溫中丸五粒、攻塊丸五粒。

攻塊丸是由青皮、三稜、桃仁、桂枝、海藻等藥材,用醋調和神曲製成丸藥。

治下邳錢郎,用保和二十、溫中二十、抑青十,以白朮、木通、三稜湯下。此等方法,皆補藥與磨積相半,而必兼清肝之藥,大抵因怒成塊者多也。又治陳里長男,飽食牛肉豆腐成塊在右脅,脈弦而數,即明告以此人必性急,塊上不可按,按則愈痛,痛則必吐酸黃苦水,而用荔核、山楂、枳實、山梔、茱萸、人參、薑汁以止痛,繼用皂角煎汁製半夏合黃連、石鹼,用糖球膏為丸以消塊,仍是治肝為主,磨積為助。學者能逐案細繹,自有悟處。

白話文:

治療下邳的錢郎,用保和丸二十粒、溫中丸二十粒、抑青丸十粒,並以白朮、木通、三稜湯服用。這些方法都是補藥與消積藥並用,同時還必須加入清肝的藥物,因為大部分因怒氣而形成的積塊都是如此。另外,治療陳里長男的飽食牛肉豆腐形成的右脅積塊,脈象弦數,可以清楚看出此人性格急躁,積塊不能按壓,按壓會更加疼痛,疼痛就會吐出酸黃苦水,因此用荔核、山楂、枳實、山梔、茱萸、人參、薑汁來止痛,接着用皂角煎汁製成半夏與黃連、石鹼的藥丸,用糖球膏包裹成丸來消散積塊,仍然是以治療肝臟為主,消積為輔。學者能仔細研究每個案例,自然會有所領悟。

再閱葉案積聚門,只用雞肫皮、萊菔子、蛤粉、芥子、蜣螂、蟅蟲、青、樸等,並無古方狠藥,其理尤可想見矣。又余目擊杭州一婦患痞塊,用黑神丸大效,每痛作嘔脹不堪,服此即愈,數十服後,百苦皆除,半年外以他病暴亡,因思漆身為癩之言,藏府豈能常漆耶?清純沖和之氣,耗喪於此藥而不覺也。

再按阿魏丸方甚多,如《醫林》阿魏十四味,內有石鹼、風化硝;小阿魏丸七味,乃稜蓬、胡椒、青皮、木香、麝香;《心統》消積阿魏丸,共八味,內有三稜、莪朮、牽牛、穿山甲;丹溪阿魏丸治肉積者只四味。又《醫林》小阿魏,即丹溪治陳星長男之三味,欲無阿魏,猶之琥珀膏只大黃、朴硝各一兩為末,以大蒜杵膏貼之,並無琥珀也。總須對證擇用耳。

白話文:

再翻閱藥方,發現積聚門的治療,主要使用雞肫皮、萊菔子、蛤粉、芥子、蜣螂、蟅蟲、青皮、樸等藥材,並沒有使用古方中那些劇烈的藥物,其原理是可以理解的。我曾經親眼目睹杭州一位婦女患有痞塊,用黑神丸治療後效果顯著,每次疼痛作嘔、腹脹難忍,服用此藥後便能痊癒,連續服用幾十劑後,各種痛苦都消失了。然而,半年後因其他疾病突然去世,讓我想到“以漆塗身治療癩病”的說法,內臟器官怎麼能長期被漆塗抹呢?清純平和之氣,被這種藥物消耗殆盡而不自知。

再仔細研究阿魏丸的藥方,發現有很多種,例如《醫林》中的阿魏十四味,裡面含有石鹼、風化硝;小阿魏丸七味,包括稜蓬、胡椒、青皮、木香、麝香;《心統》中的消積阿魏丸八味,裡面有三稜、莪朮、牽牛、穿山甲;丹溪阿魏丸治療肉積的藥方只有四味。另外,《醫林》中的小阿魏丸,其實就是丹溪治療陳星長男的三味藥方。如果不想使用阿魏,可以參考琥珀膏的做法,只用大黃、朴硝各一兩研磨成粉,用大蒜搗成膏狀敷貼,裡面根本沒有琥珀。總之,使用藥物一定要根據病症選擇合適的藥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