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案按選》~ 卷四 (1)
卷四 (1)
1. 骨鯁
竇夢麟曰:隆慶三年正月,鹽商胡小溪家人媳婦,年二十三歲,懷妊九月矣。一日食魚,魚鯁喉間,至半日嘔吐,繼之以血碗許,魚骨尚在喉中。忽吐出一條,約有二尺余,形如小腸,闊五分,內有所食魚菜粉皮飯未化,家人為推入口中,尚餘五寸,其夫復納入之,遂昏倦。自此嘔吐不止,湯亦不能進。
延余治之,即將炭火一盆放病榻前,以醋一碗沃之,使醋氣盈其室,以清其神,用牛黃清心丸,一服覺腹有微疼,再用四物湯加人參、阿膠、紅花、丹皮,五六帖病全愈。蓋此婦所吐之腸,有類於腸耳。若腸出而斷,頃刻立斃,豈有得生之理?此吐出者,肺之系也。因嘔吐太甚,被氣衝逆而斷,其連肺之一頭,隨吐而出,今既納入,復吐不已,氣不平耳。
白話文:
竇夢麟說:隆慶三年正月,鹽商胡小溪家裡的媳婦,二十三歲,懷孕九個月了。有一天吃了魚,魚刺卡在喉嚨,過了半天就嘔吐,接著吐出碗許的血,魚骨還卡在喉嚨裡。突然吐出一條東西,大約有兩尺多長,形狀像小腸,寬五分,裡面還有一些未消化的魚、菜、粉皮、飯,家人想要把它推回嘴裡,還剩下五寸長,她丈夫又把它塞進去,結果她就昏昏沉沉,倦怠不已。從此以後,她就一直嘔吐不止,連湯水都喝不下去。
我應邀前去治療,就將一盆炭火放在病床前,倒入一碗醋在上面,讓醋味充滿房間,以清神醒腦。我用牛黃清心丸一服,病人感到腹部微微疼痛,接著又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阿膠、紅花、丹皮,服用了五六帖藥,病就全好了。
其實,這個婦人吐出來的腸,只是類似於腸而已,並不是真正的腸。如果腸子真的斷了,馬上就會死掉,怎麼可能活下來呢?她吐出來的,是肺的繫帶。由於嘔吐太過頻繁,被氣逆衝上來,把繫帶給衝斷了,連著肺的那一端,就隨著嘔吐物吐了出來。現在已經塞回去了,還是不斷地嘔吐,就是因為氣不平順的緣故。
故用醋湯以醒其神,牛黃丸以清其心,煎劑以補其氣血,自然安妥。醫者意也,全在活法,書此以為世勸。
俞按:此條活法雖佳,但云吐出者為肺系則謬。(楊曰:誠然。)夫穀肉果菜,由食管入胃,豈由肺系入肺?即如刀傷者斷食管可治,斷氣管必死。今云斷其連肺之一頭,則其人安能活哉?既能推納入口,則原未斷也。然究系何物,或即食管那,(楊曰:是也。)又不詳明骨鯁何以脫去,殊多疏漏,因類案骨鯁門無有義理可取者。
所載橄欖細嚼,及核磨汁,與貫眾煎汁,或白餳糖吞嚥之,治魚骨鯁,俱敘其方之所自來耳。南蓬砂含咽,治火肉骨鯁亦然。然以此種入集,又不勝收矣。故魚骨鯁者,有楮葉搗汁頻咽,水老鴉翅羽燒灰水服,及其干矢研末水服,並以水和塗喉外,水獺爪爬喉嚨下,皆妙法也。而皂角末吹鼻中得嚏即出為尤妙。
白話文:
因此用醋湯來醒神,服用牛黃丸來清心,用煎劑來補充氣血,自然就能安穩無恙。這就是醫生的用意,重點在於救治的方法,寫下這些文字,希望能夠勸誡世人。
俞氏評論:雖然這個救治方法很好,但說吐出來的是肺部,就錯了。(楊氏說:的確如此。)糧食、肉類、水果、蔬菜,都是從食道進入胃,怎麼會從肺部進入肺呢?就像刀傷斷了食道可以治療,但斷了氣管就必死無疑。現在說斷了連著肺的那一端,那這個人怎麼可能活呢?既然能吞進食物,就說明原本沒有斷。至於到底是什麼東西,可能是食道,(楊氏說:是的。)但骨頭卡住怎麼脫落的,並沒有詳細說明,疏漏不少,因為類似的案例中並沒有關於魚骨卡住的有效方法。
書中記載細嚼橄欖,以及磨碎核仁汁,和貫眾煎汁一起服用,或者用白糖吞服,可以治療魚骨卡住,這些都是記載了方法的來源。南蓬砂含在嘴裡咽下,可以治療火烤的肉骨卡住,也是同樣道理。但如果把所有這些方法都收錄進來,那就太多了。所以,對於魚骨卡住,可以用楮葉搗汁頻頻咽下,也可以用水浸泡老鴉翅羽毛燒成灰水服用,或者將它晒乾研成粉末用水服用,還可以將粉末和水混合塗在喉嚨外面,水獺爪爬過喉嚨,這些都是妙法。但是,用皂角末吹入鼻孔,打噴嚏就能吐出來,才是最妙的方法。
昔賢云,凡諸骨並竹木刺鯁塞咽喉不出者,不可頻以乾物壓下,若刺骨堅利者,愈壓愈深矣。惟以鵝翎微蘸桐油入喉探吐,則刺必隨吐順拔而出,為勢最順。或以韭菜勿切,煮半熟,略嚼嚥下,少頃探吐,勢必牽掛而出。竇公所治之證,其鯁骨諒亦隨嘔吐去,只存嘔吐所傷之病,故如是治。
白話文:
古人說,凡是骨頭、竹木刺或魚刺卡在喉嚨裡出不來的,不可頻繁用乾的食物往下壓,如果刺或骨頭堅硬鋒利,壓下去反而會越陷越深。最好的方法是用鵝毛輕輕沾一點桐油,伸進喉嚨探吐,這樣刺就會跟著嘔吐順利地拔出來,這是最順暢的方法。也可以用韭菜,不要切,煮到半熟,稍微嚼一嚼吞下去,過一會兒探吐,刺就會被牽出來。竇公所治療的症狀,卡在喉嚨裡的骨頭應該也隨著嘔吐吐掉了,只是剩下嘔吐造成的傷害,所以用這種方法治療。
2. 頭痛
孫文垣治蔡樂門令眷,頭痛如破,髮根稍動,則痛延滿頭,暈倒不省人事,逾半時乃蘇,遍身亦作疼,胸膈飽悶,飲湯水停膈不下。先一日吐清水數次,蛔蟲三條,原為怒起,今或惡風,或惡熱,口或渴或不渴,大便閉,脈則六部皆滑大有力。孫曰:此痰厥頭痛也。
先以藿香正氣散止其吐,繼以牛黃丸、黑虎丹清其人事,頭仍疼甚;又以天麻、藁本各三錢,半夏二錢,麻黃、薄荷、白芷、陳皮、生薑、蔥白煎服,得少汗而頭痛少止,至晚再服之,五更痛止大半,而人事未全清。孫謂此中焦痰盛,非下不可。乃用半夏五錢,巴霜一分,麵糊丸,每服三十丸,生薑湯送下。
白話文:
蔡樂門令的眷屬頭痛劇烈,像是要裂開一樣,連髮根都微微作痛,痛感蔓延整個頭部,然後昏倒不省人事,超過半個小時才醒過來,全身都疼痛,胸口鬱悶,喝湯水也停在胸口無法下嚥。前一天吐了好幾次清水,還吐出三條蛔蟲。患者原本是因為生氣導致的,現在又怕風、怕熱,口渴時而渴時而不渴,便秘,脈象六部都滑而有力。孫文垣醫生判斷這是痰厥頭痛。
先用藿香正氣散止住嘔吐,接著用牛黃丸、黑虎丹來恢復神智,但頭還是很痛。之後又用天麻、藁本各三錢,半夏二錢,麻黃、薄荷、白芷、陳皮、生薑、蔥白煎湯服用,出了一點汗,頭痛也減輕了一些。晚上又服用一次,到五更時頭痛就減輕大半,但神志還沒完全恢復。孫文垣醫生認為這是中焦痰盛,必須要往下引導。於是用半夏五錢,巴霜一分,麵糊做成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。
午後大便行三次,皆稠黏痰積也。由此飲食少進,餘證差可。惟遍身仍略疼,改用二陳湯,加前胡、藁本、薄荷、黃芩、石膏、枳殼、石菖蒲,調理而安。
僧慎柔治一貴介,年三旬,因齒痛服石膏三錢,即滿頭皆腫痛,牙齦上齶腫勢尤甚,天明稍退,蓋得陽氣故也。診之右關細澀,左關洪,左尺亦澀。曰:此須納氣下達,方得脈和。定方名羌活散火湯。(楊曰:既欲納氣下達,何故又參入風藥。)酒炒羌活五分,防風三分,酒連一分,酒芩二分,茯芩一錢,人參二錢,甘草五分,半夏一錢,破故紙一錢,枸杞一錢。二劑脈漸粗大,是陽氣下行矣。
白話文:
下午拉了三次肚子,都是稠黏的痰積。因此食慾減少,其他症狀也稍微好轉。只是全身還是有點疼痛,就改用二陳湯,再加入前胡、藁本、薄荷、黃芩、石膏、枳殼、石菖蒲來調理,就舒服了。
僧人慎柔治療一位貴人,三十歲,因為牙痛服用石膏三錢,結果整個頭都腫痛,牙齦和上顎腫得尤其厲害。天亮後稍微消退,應該是因為得到陽氣的緣故。診脈發現右關脈細澀,左關脈洪,左尺脈也澀。他說:「這個病必須要讓氣下降到下面,才能讓脈象平和。」於是開了方子叫做羌活散火湯。(楊氏說:既然要讓氣下降到下面,為什麼還要加入風藥呢?)用酒炒羌活五分,防風三分,酒連一分,酒芩二分,茯苓一錢,人參二錢,甘草五分,半夏一錢,破故紙一錢,枸杞一錢。服藥兩劑後脈象漸漸粗大,證明陽氣已經下降了。
頭痛稍止,可見前因下焦無陽,陰火上衝而痛劇也。服至八劑,頭痛全止,齦腫未退,脈則漸和。曰:將愈矣,此陽氣已至恙所。果四五日出膿少許而瘳。
俞按:《類案》謙甫治柏參謀是氣虛頭痛,戴人治一婦偏頭痛五七年是積熱頭痛,立齋治劉尚寶是肝火頭痛,士材治蔣恬庵是腎虛頭痛,文垣案是痰厥頭痛,慎柔案是陽升不降頭痛。六種之外,又有因風痛者,抽掣惡風,鼻塞眼脹;因寒痛者,惡寒戰慄,面慘肢冷;因濕痛者,痛而且重,天陰轉甚,或四肢疼重,面目浮腫。此皆外因也。
(雄按:暑熱為痛,亦是外因也。)內因則氣虛之外,血虛更多,積痰之外,積食亦有。丹溪云:肥人頭痛,多是濕痰;瘦人頭痛,多是血虛有火,斯誠要言。然因雖數端,靡不兼風,無風入,但作眩,不作痛也。(雄按:外風由於風入,內風由於火升,若內風及暑熱頭痛,均忌風藥。
白話文:
頭痛稍微止住了,可以看出之前是因為下焦陽氣不足,陰火上衝導致劇烈疼痛。服用了八劑藥後,頭痛完全止住,牙齦腫脹尚未消退,脈象逐漸平和。醫生說:“快要好了,這是陽氣已經到達病灶的緣故。”果然四五天後排出了少許膿液,病就好了。
俞氏在《類案》中記載了六種頭痛:謙甫治療的柏參謀是氣虛頭痛;戴人治療的一位婦女偏頭痛五七年是積熱頭痛;立齋治療的劉尚寶是肝火頭痛;士材治療的蔣恬庵是腎虛頭痛;文垣案是痰厥頭痛;慎柔案是陽升不降頭痛。除了這六種之外,還有因風引起的頭痛,會伴隨抽搐怕風、鼻塞眼脹;因寒引起的頭痛,會伴隨怕冷發抖、面色蒼白肢體冰冷;因濕引起的頭痛,會伴隨疼痛加重、陰天加重,或者四肢疼痛沉重、面部浮腫。這些都是外因。
(雄氏註:暑熱引起的頭痛也是外因。)內因除了氣虛之外,血虛更多,除了積痰之外,積食也有。丹溪先生說:“肥人頭痛,大多是濕痰;瘦人頭痛,大多是血虛有火。”這真是精闢的言論。雖然頭痛的原因很多,但都少不了風的影響,如果沒有風侵入,只會頭暈,不會頭疼。
(雄氏註:外風是因為風的侵入,內風是因為火氣上升,如果內風和暑熱引起的頭痛,都忌諱服用風藥。)
)故古方中川芎茶調散、大追風散,頗易取效。痛久則成頭風,其方更繁,不能縷述。真頭痛乃死證,外灸百會穴,內進參附湯、黑錫丹,或冀挽回,實未試驗。尋常頭痛亦有死者。高陽生云,頭疼短澀應須死,生平曾見之矣。頭與腹俱痛有五證:臭毒、傷酒、傷濕、不伏水土、瘡毒入腹也。
有頭痛止則腹痛,腹痛止則頭痛,此屬脾陰虛,胃火隨氣上下,芎、歸、芍藥、木香、香附、黃連、蔥白。又有頭痛諸藥不效,其痛更甚者,或因督脈為病,宜用茸珠丹,或香茸八味丸。復有雷頭風,另是一項,乃內郁痰火,外束風熱。大頭風即大頭瘟,或痛或不痛,或潰或自消,死生反掌。
白話文:
所以古時候的方劑像是川芎茶調散、大追風散,都很容易見效。頭痛時間久了就會變成頭風,治療的方劑就更多了,這裡就不一一說明。真正嚴重的頭痛是死症,只能在外頭灸百會穴,內服參附湯、黑錫丹,希望能挽回性命,但實際上並沒有實證。平常的頭痛也有可能致死,高陽生說過,頭痛短促而劇烈的人,必定會死,我親眼見過。頭和肚子同時疼痛有五種原因:臭毒、傷酒、傷濕、水土不服、瘡毒入腹。
有些頭痛好了之後肚子就痛,肚子痛好了之後頭又痛,這是脾陰虛,胃火隨著氣上下竄動,要用川芎、當歸、芍藥、木香、香附、黃連、蔥白等藥材來治療。也有些頭痛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,反而更痛,可能是督脈有病,要用茸珠丹,或是香茸八味丸來治療。另外還有雷頭風,是一種獨立的疾病,是由內郁痰火和外束風熱引起的。大頭風就是大頭瘟,可能會痛也可能不痛,可能會潰爛也可能自行消退,生死就在一念之間。
至於眉稜骨痛,系足少陽風熱與痰,最能傷目。若兩耳出膿則危矣,宜以濃茶一碗探吐之,次用清上藥,如選奇湯、清空膏之類。婦人注目針繡,往往眉骨痠痛,此宜滋陰養血。
白話文:
至於眉稜骨疼痛,是因為足少陽經的風熱與痰濕,最容易傷害眼睛。如果兩耳流膿,情况就非常危險,應該用濃茶一碗催吐,接著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,例如選奇湯、清空膏等。婦女長時間注視針線繡花,經常會導致眉骨酸痛,這是因為陰血不足,需要滋陰養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