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存心

《曹仁伯醫案》~ 婦人 (2)

回本書目錄

婦人 (2)

1. 婦人

當歸,白芍,川芎,大生地,骨皮,丹皮,鹿角霜,龜版,白薇,紫石英,香附,制蠶,童便

陳(楓橋),月事不來者,胞脈閉也。任主胞胎,任脈為病,女子得之,往往帶下瘕聚。此間帶下赤色,瘕聚攻痛,如是者久矣,已屬重候。加之以內熱口乾,咳嗽音爍,痰曾帶血,少納肉削,右脈澀,左關弦數,自下而損及於上,何從下藥乎!況因病而用藥物,因藥物而反增其病,變作真寒假熱之體,自古以來,本無治法,作法治之,難又難矣。

椿根皮丸,鹿角霜,紫石英,歸身,北沙參,龜版,麥冬,川貝,茯苓,陳皮,西黃,菸灰

陸(江陰),經盡之年,月事尚來而無血色,是土敗也,血枯也,氣虛不能收攝也。無怪乎久而不止,面浮跗腫,嗌乾心悸,飲食無味,脈息少神,接踵而來,以昭不克支持之兆。

烏賊魚骨(三錢),茜草炭,八珍湯去芎,加鹿角霜,紫石英,龜版

俞(徽州),婦人首重調經,然經有氣血之別,又有虛實之分。此間經水前後不調,加之未來之前,脘腹肢節無不作疼,通則即已,是氣滯也。所見之紅色尚正,而不如往日之多,是血弱也。氣滯為實,血弱為虛,二者皆不調和,焉能再孕。然則欲再孕之,勢必既和其氣,更補其血,以使營衛二十五度各得其常,庶乎近理。

至於脘脅時疼,寤寐違和,口乾內熱,心悸腰楚,亦營衛不調中之見證,兼理而已。權以逍遙散一補其血虛,一和其氣滯者,並駕齊驅小試之。

丸方:八珍合烏骨雞丸,青囊丸加杜仲,丹皮,阿膠,逍遙散(用茯神),制香附,棗仁,遠志,木香,丹皮

周(烏鎮),脾主濕,濕生痰,痰生熱,三者之邪,層出不窮,無一而非脾病。氣一病則飲食或多或少,咳嗽時盛時衰,自汗或輕或重,舌上之苔,黃白相兼,口中之味,干苦不和,四肢易腫,指節不舒,經前腹痛,如是者久矣。將來緩以調之,權以湯法。

麥冬,北沙參,川貝,甘草,蛤殼,浮石,淮麥,香附,紫貝齒,茯神,白薇,苡仁,枇杷露

丸方:大生地(四兩),歸身(二兩),白芍(二兩),香附(二兩),麥冬(二兩),白螺螄殼(三兩),白薇(二兩),冬朮(二兩),阿膠(二兩),牡蠣(三兩),淡芩(一兩),蔞皮(一兩),茯苓(四兩),川貝(三兩),蛤殼(三兩),紫貝齒(三兩),苡仁(三兩),橘紅(二兩),上為細末,淡蜜水為丸。

某,月事不來者,胞脈閉也。胞脈者,屬心而絡於胞中。今氣上迫肺,心氣不得下通,故月事不來也。《內經》已言經閉者,上氣迫肺而作乾咳之形,無怪乎病經五月,加以營虛則發熱,衛虛則惡寒,欲成「一損損於肺,二損損於心」之見證。擬復脈湯與加味瀉白散。

白話文:

[婦人]

楓橋陳氏:月經停止,是因為胞脈阻塞。任脈主宰胞胎,任脈生病,女子就會出現帶下、腹部腫塊等症狀。這位婦人帶下呈赤色,腹部腫塊疼痛劇烈,且持續很久,病情已十分嚴重。此外,她還伴有內熱口乾、咳嗽聲音嘶啞、痰中帶血、食慾不振、消瘦等症狀,右脈澀,左關脈弦數,病情由下而上發展,該如何用藥呢?況且,因為疾病而服藥,又因為藥物而加重病情,變成虛寒假熱的體質,自古以來,就沒有治療方法,想要治好,非常困難。

江陰陸氏:已到絕經年齡,月經仍在但沒有血色,這是脾土衰敗、血液枯竭、氣虛無法收攝的表現。因此月經長期不斷,出現面浮肢腫、咽喉乾燥、心悸、食慾不振、脈息微弱等症狀,這些都顯示身體難以支撐。

徽州俞氏:婦女最重要的是調經,但經期有氣血虛實之分。這位婦人的經水前後不調,月經來潮前腹部和四肢都會疼痛,經期結束後疼痛消失,這是氣滯的表現。經血顏色正常,但量比以往少,這是血虛的表現。氣滯屬實證,血虛屬虛證,兩者都不調和,自然難以懷孕。想要懷孕,就必須調和氣機,滋補血液,使營衛之氣達到平衡。

至於脘脅時痛、睡眠不安、口乾內熱、心悸腰痛,都是營衛不調的表現,需要同時調理。暫時用逍遙散來補血和氣,試試看。

藥丸方劑:八珍湯加烏骨雞丸、青囊丸加杜仲、丹皮、阿膠、逍遙散(用茯神)、制香附、棗仁、遠志、木香、丹皮

烏鎮周氏:脾主濕,濕生痰,痰生熱,這三種邪氣層層出現,都是脾病引起的。脾氣受損就會出現飲食多少不一、咳嗽時輕時重、自汗時多時少、舌苔黃白相兼、口乾苦味、四肢容易腫脹、關節不靈活、經前腹痛等症狀,持續很久了。打算慢慢調理,先用湯藥治療。

藥丸方劑:大生地、歸身、白芍、香附、麥冬、白螺螄殼、白薇、冬朮、阿膠、牡蠣、淡竹葉、蔞皮、茯苓、川貝、蛤殼、紫貝齒、苡仁、橘紅,研磨成細粉,用淡蜜水做成藥丸。

某氏:月經停止,是因為胞脈阻塞。胞脈屬於心臟,並與胞宮相連。現在氣往上衝到肺部,心氣無法下達胞宮,所以月經停止。《內經》中說經閉會出現上氣衝肺、乾咳的症狀,這位病人已經病了五個月了,再加上營氣虛弱則發熱,衛氣虛弱則惡寒,已經出現“一損傷肺,二損傷心”的症狀。擬用復脈湯加味瀉白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