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葉天士曹仁伯何元長醫案》~ 何元長醫案 (10)
何元長醫案 (10)
1. 三十、頭痛門(四方)
(案1)頭汗畏風,不時作痛。乃衛陽虛而營陰損也。表裡兼顧。
生耆,白芍,茯神,首烏,女貞,甘菊,杞子,牡蠣,料豆衣
(案2)氣血俱虧,畏風頭痛。此疾根深,刻難取效。
生耆,白芍,甘菊,牡蠣,熟地,女貞,料豆衣,阿膠,杞子,茯神,歸身
(案3)肝陽化風上冒,頭巔作痛。宜以柔劑養之。
首烏,丹皮,牡蠣,生鱉甲,白芍,甘菊歸身,柏子仁,桑葉
(案4)頭痛膈脹,少陽鬱熱也。治以清疏。
柴胡,赤芍,陳皮,黑梔,鬱金,石決明,連翹,蔞皮,木通
白話文:
【案例一】患者有頭部出汗且畏懼風吹,頭痛時常發作。這是因為防禦系統(衛陽)虛弱且營養(營陰)受損的緣故。需同時照顧到身體的內外平衡。
藥方包含:黃耆,白芍,茯神,何首烏,女貞子,甘菊,枸杞,牡蠣,豆蔻衣。
【案例二】患者氣血雙虧,畏風且頭痛。此病根基深,短期內難以見效。
藥方包含:黃耆,白芍,甘菊,牡蠣,熟地,女貞子,豆蔻衣,阿膠,枸杞,茯神,當歸。
【案例三】肝臟功能亢進導致頭頂部疼痛。應使用滋潤的藥物來調養。
藥方包含:何首烏,牡丹皮,牡蠣,生鱉甲,白芍,甘菊,當歸,柏子仁,桑葉。
【案例四】頭痛且胃部脹滿,這是少陽經絡鬱熱的症狀。治療方式以清熱疏導為主。
藥方包含:柴胡,赤芍,陳皮,黑梔,鬱金,石決明,連翹,蔞皮,木通。
2. 三十一、眩暈門(七方)
(案1)頭暈脈滑,內風挾痰也。從肝胃調治。
羚羊角,陳皮,麥冬,天麻,川貝,石決明,半夏,杏仁,鉤鉤
(案2)肝風犯胃,頭暈嘔惡。
半夏,茯苓,黑梔,石決,陳皮,白芍,蒺藜,川斛
(案3)頭暈耳鳴,六脈弦滑。乃肝火挾痰為患。清先補後。
制首烏,陳皮,茯苓,黑山梔,蒺藜,甘菊,半夏,石決明,桑葉
(案4)陰虧陽亢,頭暈耳鳴。
生地,石決明,料豆衣,丹皮,鉤鉤,茯神,白芍,甘菊,桑葉
(案5)肝火挾痰,頭暈嘔惡。上實下虧,惟恐跌僕。
羚羊角,陳皮,天麻,蒺藜,石決明,黑梔,半夏,茯苓,牛膝
(案6)頭暈自汗,六脈細軟。此陽不戀陰也。法宜培補。
於術,茯神,五味,熟地,棗仁,陳皮,杞子,牡蠣,天麻
(案7)煩勞頭暈,六脈細軟。此屬水不涵木,厥陽化風。當從肝腎同治。
熟地,白芍,牡蠣,牛膝,杞子,茯神,元武板,甘菊,歸身,橘白,桑葉
白話文:
(案例1) 如果頭部感到暈眩且脈象滑順,這可能是內風與痰濕相互作用所致。應從調整肝臟和胃部的功能來治療。
使用的藥材有:羚羊角、陳皮、麥冬、天麻、川貝、石決明、半夏、杏仁以及鉤藤。
(案例2) 若是肝風影響到胃部,導致頭部暈眩並伴有噁心感。
適用的藥材包括:半夏、茯苓、黑梔、石決明、陳皮、白芍、蒺藜、川斛。
(案例3) 頭部暈眩並伴隨耳鳴,且六脈呈現弦滑的脈象。這是肝火與痰濕相互影響的病狀。治療原則是先清熱再補養。
用到的藥材有:製首烏、陳皮、茯苓、黑山梔、蒺藜、甘菊、半夏、石決明、桑葉。
(案例4) 陰虛而陽氣過旺,造成頭部暈眩及耳鳴。
適合的藥材有:生地、石決明、料豆衣、丹皮、鉤藤、茯神、白芍、甘菊、桑葉。
(案例5) 肝火與痰濕相互作用,導致頭部暈眩並伴隨噁心。上焦實熱而下焦虛弱,患者可能有跌倒的風險。
使用的藥材包括:羚羊角、陳皮、天麻、蒺藜、石決明、黑梔、半夏、茯苓、牛膝。
(案例6) 頭部暈眩且自發性出汗,六脈細軟。這是因為陽氣無法固守陰液所致。治療原則應以培養和補充為主。
適用的藥材有:於術、茯神、五味、熟地、棗仁、陳皮、杞子、牡蠣、天麻。
(案例7) 因煩惱勞累導致頭部暈眩,六脈細軟。這是因為腎水不能滋養肝木,導致肝氣上升如風。應從肝臟和腎臟共同治療。
適合的藥材有:熟地、白芍、牡蠣、牛膝、杞子、茯神、元武板、甘菊、歸身、橘白、桑葉。
3. 三十二、耳目門(二方)
(案1)耳鳴目昏,由鬱熱上蒙清竅。治以辛涼輕劑。
羚羊角,連翹,石決明,山梔,蒺藜,甘菊,薄荷,夏枯草,桑葉
(案2)頭鳴不息,耳竅出水。由少陽鬱火上炎所致。
羚羊角,連翹,石決明,薄荷,山梔,蒺藜,甘菊,夏枯,龍膽草,牛膝,桑葉
白話文:
【案例一】耳鳴和視力模糊,是由於鬱積的熱氣上升影響了耳目等清潔敏感的器官。治療上應使用辛涼且藥性較輕的藥物。
使用的藥材有:羚羊角、連翹、石決明、山梔、蒺藜、甘菊、薄荷、夏枯草、桑葉。
【案例二】頭部持續發出鳴聲,耳朵流出液體。這是因為肝膽鬱積的火氣上升所導致的。
使用的藥材有:羚羊角、連翹、石決明、薄荷、山梔、蒺藜、甘菊、夏枯草、龍膽草、牛膝、桑葉。
4. 三十三、鼻門(七方)
(案1)鼻竅不通,並多濁涕。由風熱爍腦而液下滲也。症屬鼻淵,法當辛散。
蒼耳,牛蒡,連翹,辛夷,白芷,(苦)丁茶,薄荷,蔓荊,荷葉邊
(案2)症屬鼻淵,業經數載。此係膽熱移腦,腦熱由清竅越泄也。治以清滋。
青蒿,桑葉,黑梔,鱉甲,丹皮,石決明,生甘草,苦丁茶,夏枯草
(案3)頭暈鼻衄,脈來細數。水虧火動也。治以育陰潛陽。
首烏,生白芍,牛膝,牡蠣,鱉甲,地骨皮,元參,茅根,丹皮,夏枯草
(案4)鼻衄咳嗆,不時頭暈。肺肝熱鬱也。法當清解。
桑葉,知母,麥冬,丹皮,沙參,石決明,杏仁,橘紅,地骨皮
(案5)鼻衄大發,六脈弦數。由陰虛陽亢所致。
元生地,龜板,茯神,炒川柏,丹皮,女貞,知母,炒側柏,元參,牛膝
(案6)膽熱移腦,鼻流穢涕,脈象弦數。治以辛散。
羚羊角,辛夷,丹皮,苦丁茶,龍膽草,甘菊,黑梔,乾荷邊,青蒿,石決明
(案7)陰虛內熱,鼻便紅。
生地炭,鱉甲,血餘炭,炒丹皮,米仁,澤瀉,炒白芍,茯苓,廣皮
白話文:
【案例1】鼻子不通氣,且常有濃厚的鼻涕。這是因為風熱影響到腦部,導致腦液向下滲漏。病症屬於鼻炎,治療應使用能辛散的藥物。
使用的藥材有:蒼耳、牛蒡、連翹、辛夷、白芷、苦丁茶、薄荷、蔓荊、荷葉邊。
【案例2】病狀為長期的鼻炎。這是由於膽臟熱氣影響腦部,腦熱從清竅洩出。治療應以清熱滋養為主。
使用的藥材有:青蒿、桑葉、黑梔、鱉甲、丹皮、石決明、生甘草、苦丁茶、夏枯草。
【案例3】出現頭暈和鼻出血,脈搏細弱快速。這是因為水分不足,火氣上升。治療應以滋陰潛陽為主。
使用的藥材有:首烏、生白芍、牛膝、牡蠣、鱉甲、地骨皮、元參、茅根、丹皮、夏枯草。
【案例4】鼻出血且咳嗽,時常頭暈。這是肺肝熱氣鬱積所致。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為主。
使用的藥材有:桑葉、知母、麥冬、丹皮、沙參、石決明、杏仁、橘紅、地骨皮。
【案例5】大量鼻出血,脈象弦數。這是因陰虛導致陽氣過盛所致。
使用的藥材有:元生地、龜板、茯神、炒川柏、丹皮、女貞、知母、炒側柏、元參、牛膝。
【案例6】膽臟熱氣影響腦部,鼻涕污濁,脈象弦數。治療應以辛散為主。
使用的藥材有:羚羊角、辛夷、丹皮、苦丁茶、龍膽草、甘菊、黑梔、乾荷邊、青蒿、石決明。
【案例7】陰虛內熱,鼻頭紅腫。
使用的藥材有:生地炭、鱉甲、血餘炭、炒丹皮、米仁、澤瀉、炒白芍、茯苓、廣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