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葉天士曹仁伯何元長醫案》~ 何元長醫案 (9)

回本書目錄

何元長醫案 (9)

1. 二十五、三消門(一方)

(案1)陰虧陽亢,嘔惡煩渴。此屬上中消之候。從肺胃主治。

生石膏,丹皮,生草,川斛,麥冬,地骨皮,沙參,知母,白芍,蘆根

白話文:

(案例1)這是指體內陰氣不足而導致陽氣過盛的情況,症狀包含噁心嘔吐及煩躁口渴。這屬於上消和中消的徵兆,應從肺部和胃部進行治療。

治療用藥包含:生石膏,牡丹皮,生甘草,川斛,麥門冬,地骨皮,沙參,知母,白芍,蘆根。

2. 二十六、癇症門(二方)

(案1)厥頻發,心悸脈數。由肝鬱氣亂使然。先清後補。

羚羊角,半夏,棗仁,鬱金,麥冬,陳皮,蒺藜,茯苓,石決明,菖蒲

(案2)肝膽鬱熱,膈脹神昏,六脈弦緊。惟恐癇厥。

川連,陳皮,黑梔,鬱金,鉤鉤,蒺藜,半夏,石決明,茯神

白話文:

【案例一】這位患者經常突然失去知覺,心跳加速且脈搏頻數。這些症狀是由於肝氣鬱結,氣血混亂所導致的。治療上應先清熱解鬱,再進行滋補。

用藥如下:羚羊角、半夏、酸棗仁、鬱金、麥冬、陳皮、蒺藜、茯苓、石決明、菖蒲。

【案例二】該患者有肝膽鬱熱的情況,出現胸膈脹滿及精神昏迷的症狀,且六脈呈現弦緊的狀態。需防範癲癇或突然失去知覺的可能。

用藥如下:黃連、陳皮、黑梔、鬱金、鉤藤、蒺藜、半夏、石決明、茯神。

3. 二十七、胃脘痛門(八方)

(案1)脘痛徹背,甚則嘔水。肝邪犯胃。治以辛通。

半夏,乾薑,延胡,蔞皮,陳皮,鬱金,白芍,茯苓也。當此形衰脈弱,必須溫補。

(案2)肝鬱化火犯胃,脘痛內熱。治以苦泄辛通。

川連,炒延胡,半夏,白芍,川楝,鬱金,橘白,石決明,黑梔,橘葉

(案3)胃脘作痛,痛久入絡,近兼咳嗆。惟恐失血。

歸鬚,蘇子,橘紅,延胡索,桃仁,鬱金,川楝,新絳,瓦楞子,石決明

(案4)頻發脘痛,嘔吐涎沫。陽微濁逆也。理宜治以辛溫,俾得陽通濁泄,庶可向安。

半夏,陳皮,炒白芍,蔻仁,乾薑,茯苓,桂枝,益智仁

(案5)胃痛食減,脈來細軟。中陽失運也。治以溫通。

姜半夏,泡吳萸,益智,制白朮,陳皮,良薑,茯苓,蔻仁

(案6)胃脘久痛.飲食減少。陽氣失運

黨參,乾薑,肉桂,於術,雲苓,益智,白芍,鬱金,炙草

(案7)中脘痛脹,頻發不已。必有痰瘀阻滯胃絡。暫用疏通。

瓜蔞仁,半夏,鬱金,白芍,瓦楞子,陳皮,蘇子,延胡

(案8)肝陽逆犯胃絡,中脘作痛。治以苦辛泄降。

川楝子,陳皮,石決明,黑梔,炒延胡,蔞皮,鬱金,青橘葉,半夏,白芍

白話文:

(案例1)胃部疼痛且痛感延伸到背部,嚴重時會嘔吐清水。這是肝臟問題影響到了胃部。治療上需使用辛辣食材來疏通。

使用半夏、乾薑、延胡、蔞皮、陳皮、鬱金、白芍、茯苓等。若病人身體虛弱、脈搏微弱,必須溫和地補充能量。

(案例2)肝氣鬱結轉化為火氣,進而影響胃部,造成胃痛與內熱。治療上需使用苦味和辛辣食材來排解。

使用川連、炒延胡、半夏、白芍、川楝、鬱金、橘白、石決明、黑梔、橘葉等。

(案例3)胃部疼痛,長期病痛已進入經絡,最近還伴隨咳嗽。擔心可能有出血情況。

使用歸鬚、蘇子、橘紅、延胡索、桃仁、鬱金、川楝、新絳、瓦楞子、石決明等。

(案例4)胃痛頻繁發生,伴有噁心、嘔吐。這是陽氣微弱,渾濁之氣上逆的症狀。應使用辛辣溫暖的食材,使陽氣得以流通,渾濁之氣得以排解,才能達到安穩狀態。

使用半夏、陳皮、炒白芍、蔻仁、乾薑、茯苓、桂枝、益智仁等。

(案例5)胃痛導致食慾減退,脈象細軟。這是中焦陽氣運行失常的表現。治療上需使用溫熱食材來疏通。

使用姜半夏、泡吳萸、益智、制白朮、陳皮、良薑、茯苓、蔻仁等。

(案例6)胃部長期疼痛,飲食量減少。這是陽氣運行失調的結果。

使用黨參、乾薑、肉桂、於術、雲苓、益智、白芍、鬱金、炙草等。

(案例7)胃部疼痛且脹滿,頻繁發生。必定是痰瘀堵塞了胃部經絡。暫時使用疏通的治療方式。

使用瓜蔞仁、半夏、鬱金、白芍、瓦楞子、陳皮、蘇子、延胡等。

(案例8)肝臟陽氣上逆影響胃部經絡,導致胃部疼痛。治療上需使用苦辛食材來排解。

使用川楝子、陳皮、石決明、黑梔、炒延胡、蔞皮、鬱金、青橘葉、半夏、白芍等。

4. 二十八、腹痛門(六方)

(案1)客寒犯胃,腹痛不止。法當治以溫通。

川樸,吳萸,半夏,木香,乾薑,蔞皮,陳皮,蔻仁

(案2)腹脹脈微,陽氣積衰也。法當溫理。

制白朮,泡姜,陳皮,木香,肉桂,益智仁,半夏,炙草

(案3)宿痞侮中,腹痛便瀉,飲食艱運。治以溫通。

茅朮,附子,赤苓,陳皮,白朮,炮姜,腹絨,白芍,木香,砂仁

(案4)胸腹作痛,由絡瘀所阻。治以辛通,通則不痛也。

歸身,瓦楞子,蔞皮,桂枝,桃仁,鬱金,陳皮,新絳,延胡,枳殼

(案5)腹痛畏寒,陽微濕困也。當用平胃合理中法。

生茅朮,炮姜,半夏,桂枝,製附子,川樸,陳皮,赤苓

(案6)下午繞臍腹痛,上逆噯氣。木侮土位也。莫作輕恙。

熟地,附子,半夏,於術,炮姜,陳皮,鬱金,紫石英,白芍

白話文:

(案例1)外來的寒氣侵犯到胃部,導致腹部持續疼痛。應該使用能溫暖和疏通的方法來治療。

使用的藥材有:川芎、吳茱萸、半夏、木香、乾薑、蔞皮、陳皮、豆蔻。

(案例2)腹部脹大且脈搏微弱,這是體內陽氣嚴重衰退的現象。應該使用溫暖調理的方法來治療。

使用的藥材有:炒白朮、炮製的薑、陳皮、木香、肉桂、益智仁、半夏、炙甘草。

(案例3)舊有的病痛影響到中焦,導致腹部疼痛及腹瀉,飲食消化困難。應該使用溫暖和疏通的方法來治療。

使用的藥材有:茅朮、附子、赤苓、陳皮、白朮、炮薑、腹絨、白芍、木香、砂仁。

(案例4)胸腹部位產生疼痛,是由於血絡瘀滯所致。應該使用辛辣能疏通的方法來治療,因為一旦疏通就不會再痛。

使用的藥材有:當歸身、瓦楞子、蔞皮、桂枝、桃仁、鬱金、陳皮、新絳、延胡、枳殼。

(案例5)腹部疼痛且畏寒,這是由於陽氣微弱且濕氣纏繞。應採用調和脾胃和理中湯的綜合療法。

使用的藥材有:生茅朮、炮薑、半夏、桂枝、製附子、川芎、陳皮、赤苓。

(案例6)下午時分,腹部肚臍周圍開始疼痛,並伴有打嗝的症狀。這是由於肝氣過旺影響脾胃功能。不要認為是小毛病。

使用的藥材有:熟地、附子、半夏、於術、炮薑、陳皮、鬱金、紫石英、白芍。

5. 二十九、腰痛門(四方)

(案1)內熱腰痛,虛損之漸也。莫作輕視。

制首烏,歸身,川斷,鱉甲,丹皮,金狗脊,山藥,秦艽,銀柴胡

(案2)腰痛脈虛,腎陽不足也。法當溫補。

熟地,潼蒺藜,金狗脊,杞子,川斷,鹿角霜,歸身,杜仲,胡桃肉

(案3)腰背皆痛,少腹結瘕。下焦陽氣不運也。法當溫補,佐以宣通。

熟地,歸身,淡蓯蓉,杞子,川附,金狗脊,於術,小茴香,紫石英

(案4)腰痛目昏,肝腎內虧也。法當養陰。

首烏,丹皮,石決明,料豆衣,杞子,龜板,女貞,蒺藜

白話文:

(案例1)如果腰部疼痛是由於體內有熱造成的,這可能是身體虛弱逐漸加重的跡象,不能輕視。 治療上可考慮使用製首烏,當歸身,川斷,鱉甲,牡丹皮,金毛狗脊,山藥,秦艽,銀柴胡等草藥。

(案例2)若腰部疼痛且脈象虛弱,這可能是腎臟的陽氣不足。治療原則應是溫暖和補充。 可用的草藥包括熟地,潼蒺藜,金毛狗脊,枸杞子,川斷,鹿角霜,當歸身,杜仲,核桃仁。

(案例3)如果背部和腰部都有疼痛,並且下腹部有結塊,這可能是下焦的陽氣運行不順所致。治療原則應是溫暖和補充,同時輔以宣導和疏通。 可用的草藥包括熟地,當歸身,淡蓯蓉,枸杞子,川附,金毛狗脊,白朮,小茴香,紫石英。

(案例4)如果腰部疼痛且眼睛模糊,這可能是肝臟和腎臟內在能量的虧損。治療原則應是滋養陰分。 可用的草藥包括製首烏,牡丹皮,石決明,料豆衣,枸杞子,龜板,女貞,蒺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