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葉天士曹仁伯何元長醫案》~ 何元長醫案 (4)
何元長醫案 (4)
1. 六、肺痿門(二方)
(案1)久嗽咽乾,頻吐涎沫。此肺失清肅,不能輸精上布。症屬肺痿,不治。
紫菀,沙參,天竹黃,白及,麥冬,米仁,生草,橘白,白花百合,雞子白
(案2)久嗽失音,喉中哽痛。津液內傷,不司上承,是為肺痿重候。
沙參,川貝,百合,橘白,麥冬,米仁,人中白,冬瓜子,枇杷葉,生草
白話文:
【六、肺痿病症(兩種處方)】
(案例1)長期咳嗽且咽喉乾燥,頻繁地吐出唾沫。這是因為肺部失去其清肅功能,無法正常運轉精華向上分佈。病症屬於肺痿,若不及時治療,後果嚴重。
藥方:紫苑、沙參、天竺黃、白芨、麥冬、薏苡仁、甘草、橘皮、白花百合、雞蛋白
(案例2)長期咳嗽導致聲音嘶啞,喉嚨有哽塞疼痛感。這是因為津液受到內傷,無法正常向上滋潤,這正是肺痿的重症表現。
藥方:沙參、川貝母、百合、橘皮、麥冬、薏苡仁、人中白、冬瓜子、枇杷葉、甘草
2. 七、遺精門(四方)
(案1)素體陰虛,相火易動,為夢遺精。法當養陰,佐以固下。
大生地,黃柏,丹皮,女貞,元武板,知母,茯神,芡實,金櫻子,白蓮鬚
(案2)心悸遺精,脈虛無力。由陰不戀陽所致。惟清心固腎,俾得水火交合,病當漸減。
熟地,棗仁,麥冬,遠志,杞子,茯神,五味,芡實,金櫻子,桂圓肉,湘蓮
(案3)心腎不交,精滑少寐。
洋參,五味,茯神,麥冬,遠志,柏子仁,蓮鬚,棗仁,牡蠣
(案4)陽不交陰,為夢遺泄。治從心腎。
丸方:大熟地(四兩),丹皮(三兩),茯神(二兩),旱蓮草(二兩),元生地(四兩),麥冬(三兩),女貞(二兩),白龍骨(三兩),線膠(三兩),芡實(二兩),廣皮(二兩),
共為末,用金櫻膠二兩和作丸。每早四錢,白湯送下。
白話文:
[七、處理遺精問題(各種處方)]
(案例1) 本來身體就屬陰虛型,容易導致相火亢進,進而因夢境而發生遺精。應採取滋養陰氣的方式,並輔以固攝下焦。
使用如大生地、黃柏、丹皮、女貞、元武板、知母、茯神、芡實、金櫻子、白蓮鬚等藥材。
(案例2) 心悸伴隨遺精,脈象虛弱無力。這是因為陰不能留住陽所造成的。唯有清心安神及固腎,使水火能交合,病情才會逐漸改善。
可使用熟地、棗仁、麥冬、遠志、杞子、茯神、五味、芡實、金櫻子、桂圓肉、湘蓮等藥物。
(案例3) 心與腎無法協調,導致精液流失且睡眠品質不佳。
可使用洋參、五味、茯神、麥冬、遠志、柏子仁、蓮鬚、棗仁、牡蠣等藥物。
(案例4) 陽氣無法與陰氣交合,導致因夢境而發生遺精。治療應從心腎入手。
製成藥丸的配方如下:大熟地(四兩)、丹皮(三兩)、茯神(二兩)、旱蓮草(二兩)、元生地(四兩)、麥冬(三兩)、女貞(二兩)、白龍骨(三兩)、線膠(三兩)、芡實(二兩)、廣皮(二兩)。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金櫻膠二兩揉成藥丸。每天早上服用四錢,用白開水吞服。
3. 八、淋濁門(八方)
(案1)便濁脈數,濕熱下注也。法當分利。
萆薢,澤瀉,通草,赤苓,米仁,黃柏,竹茹,草梢,豬苓
(案2)便濁莖痛,心熱移於小腸。仿導赤意。
細生地,木通,赤苓,生山梔,丹皮,草梢,琥珀,澤瀉,淡竹葉
(案3)久濁元虛,脈來無力。法當建中,佐以升清。
制白朮,赤苓,草梢,山藥,萆薢,澤瀉,升麻,米仁
(案4)膀胱絡傷,尿血莖痛。法當祛瘀升清。
制軍,桃仁,萆薢,歸鬚,赤苓,生草梢,黑山梔,牛膝,升麻
(案5)尿血作痛,小腹堅,大便秘,脈來緊大。下焦鬱熱所致。恐有瘀滯。
制軍,桃仁,延胡索,赤苓,歸鬚,瓜蔞皮,生草梢,澤瀉,黑山梔,琥珀末
(案6)血淋莖痛,脈來弦大。濕熱下注。法當分利。
細生地,川柏,赤苓,草梢,丹皮,萆薢,澤瀉,車前,牛膝
(案7)熱入膀胱,尿血莖痛。治以養陰通腑。
細生地,丹皮,阿膠,澤瀉,甘草梢,川連,赤苓,萆薢,血餘炭,琥珀末
(案8)濕熱下注,兼之努力絡傷,腰膂痠痛,尿血莖痛。法當破瘀分利。
制軍,瞿麥,海金沙,赤苓,歸鬚,杜牛膝,草梢,澤瀉,麝香末(七釐)
白話文:
【案例1】患者排泄混濁且脈搏頻數,這是濕熱下注的症狀。應採取分利的治療方法。
使用的藥物有:萆薢、澤瀉、通草、赤苓、米仁、黃柏、竹茹、草梢、豬苓。
【案例2】排泄混濁且伴有尿道疼痛,這是心火過旺影響到小腸的症狀。應採用類似導赤散的治療方法。
使用的藥物有:細生地、木通、赤苓、生山梔、丹皮、草梢、琥珀、澤瀉、淡竹葉。
【案例3】長期混濁導致身體虛弱,脈搏微弱。應採取建中的治療方法,輔以提升清氣的藥物。
使用的藥物有:制白朮、赤苓、草梢、山藥、萆薢、澤瀉、升麻、米仁。
【案例4】膀胱受傷,出現尿血和尿道疼痛。應採取祛除瘀血,提升清氣的治療方法。
使用的藥物有:制軍、桃仁、萆薢、歸鬚、赤苓、生草梢、黑山梔、牛膝、升麻。
【案例5】尿血並伴隨疼痛,小腹堅硬,大便祕結,脈搏緊繃且粗大。這是下焦鬱熱所導致,可能有瘀滯。
使用的藥物有:制軍、桃仁、延胡索、赤苓、歸鬚、瓜蔞皮、生草梢、澤瀉、黑山梔、琥珀末。
【案例6】血淋尿道疼痛,脈搏弦緊且粗大。這是濕熱下注的症狀。應採取分利的治療方法。
使用的藥物有:細生地、川柏、赤苓、草梢、丹皮、萆薢、澤瀉、車前、牛膝。
【案例7】熱邪進入膀胱,出現尿血和尿道疼痛。應採取滋養陰液,通暢腑臟的治療方法。
使用的藥物有:細生地、丹皮、阿膠、澤瀉、甘草梢、川連、赤苓、萆薢、血餘炭、琥珀末。
【案例8】濕熱下注,加上用力過度導致絡脈受傷,腰背痠痛,尿血和尿道疼痛。應採取破除瘀血,分利濕熱的治療方法。
使用的藥物有:制軍、瞿麥、海金沙、赤苓、歸鬚、杜牛膝、草梢、澤瀉、麝香末(七釐)。
4. 九、腫脹門(二十二方)
(案1)寒濕內阻氣分,統體浮,脈不應指。法當溫解分清。
生茅朮,桂枝,赤苓,木香,川樸,半夏,豬苓,廣皮,車前,椒目,老薑
(案2)泄瀉浮腫,寒濕傷中。仿苓薑朮桂法。
茅朮,乾薑,陳皮,桂枝,赤苓,川樸,澤瀉,半夏,車前
(案3)腹脹痰多,脾虛挾濕也。法當燥土分清。
茅朮,陳皮,蔞皮,赤苓,半夏,蘇子,萊菔子,澤瀉,車前,椒目,煨姜
(案4)寒濕阻遏氣分,乘脾為脹,入肺為咳。先宜開泄。
麻黃,半夏,蘇子,丹皮,陳皮,赤苓,車前,川樸,澤瀉
(案5)中虛濕困,統體浮腫,六脈模糊。法當分利。
茅朮,半夏,赤苓,白朮,陳皮,米仁,車前,川樸,澤瀉
(案6)腹脹食減,四肢不暖。脾腎陽衰。法當溫補。
白朮,附子,茯苓,白芍,肉桂,菟絲子,廣皮,澤瀉,車前,赤小豆
(案7)足脹浮腫,六脈沉微。真火衰而濕濁用事。宜乎通陽分利。
茅朮,附子,赤苓,於術,炮姜,澤瀉,車前,半夏曲,牛膝
(案8)脾陽虛而積飲為脹。法當燥土分利。
生茅朮,半夏,米仁,萊菔子,生白朮,陳皮,赤苓,葶藶子,蘇子,冬瓜子,牛膝
接方:黨參,安桂,茯苓皮,香附,於術,菟絲,益智,牛膝,砂仁,車前
(案9)腹脹脈軟,陽微挾濕。法當分利。
茅朮,茯苓皮,香附,大腹皮,於術,益智仁,車前,海金沙,赤小豆,焦穀芽
(案10)腹膨食減,乃中虛積濕。恐延成單腹脹。
川樸,半夏,澤瀉,木香,陳皮,麥冬,米仁,赤苓,砂仁
(案11)統體浮腫,便溏溺澀。陽微挾濕。法宜溫利。
生茅朮,炮姜,半夏,赤苓,生於術,椒目,陳皮,澤瀉,萆薢,車前
(案12)腹膨泄瀉,六脈模糊。陽虛濕困,恐其中端。
生白朮,半夏,赤苓,木香,川樸,陳皮,澤瀉,白芍,蔻殼,煨姜
(案13)脹久腹膨,木犯土位。此疾根深,刻難取效。
半夏,白芍,瓜蔞皮,陳皮,鬱金,益智仁,米仁,白蔻殼,茯苓
(案14)腹脹食減,木鬱侮土。延久氣虛。宜乎溫補。
制白朮,炮姜,蔻殼,茯苓,白芍,香附,車前,益智,澤瀉
(案15)腹脹氣喘,脈不應指。脾腎陽衰。仿《金匱》腎氣法。
熟地,安桂,牛膝,半夏,於術,附子,車前,陳皮,赤苓,沉香
(案16)上下血溢,腹痛作脹。由絡虛氣滯,殊非輕恙。
制白朮,菟絲,白芍,炮姜,半夏,木香,車前,赤苓,大腹皮
(案17)失血過多,陰傷及陽,腹中膨脹,脈來細數。宗補火生土法,以圖寸效。
黨參,安桂,菟絲子,於術,川附,牛膝,赤苓,益智仁,車前
(案18)此單腹脹也,由中虛積濕所致。
炒白朮,附子,澤瀉,安桂,菟絲,牛膝,白芍,赤苓,車前
(案19)氣虛挾濕,統體浮腫。法當燥土分利。
炒茅朮,半夏,米仁,防己,香附,陳皮,赤苓,澤瀉,木瓜,冬瓜子
(案20)腹鳴作脹,脈來虛軟。脾腎陽衰。法當溫補。
炒黨參,茅朮,半夏,安桂,制於術,益智,陳皮,茯苓,鬱金,紫石英
(案21)溫盛之軀,加以穢邪內滯,胸腹作脹。恐有中滿之患。
藿梗,半夏,大腹皮,車前,蔞皮,陳皮,萊菔子,澤瀉
白話文:
(案例1)若體內寒濕阻礙氣的運行,導致全身浮腫,脈象不明顯。治療上應採用溫熱方法解除寒濕,並區分清濁。
藥物包括生茅朮、桂枝、赤苓、木香、川樸、半夏、豬苓、廣皮、車前、椒目、老薑。
(案例2)如果出現腹瀉伴隨浮腫,是因寒濕傷害中焦。可參考苓薑朮桂的療法。
藥物包括茅朮、乾薑、陳皮、桂枝、赤苓、川樸、澤瀉、半夏、車前。
(案例3)若腹脹且痰多,這是由於脾虛兼有濕氣。治療上應採用燥濕健脾,區分清濁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茅朮、陳皮、蔞皮、赤苓、半夏、蘇子、萊菔子、澤瀉、車前、椒目、煨姜。
(案例4)若寒濕阻礙氣的運行,導致脾臟脹大,進入肺部會引起咳嗽。首先應該使用開泄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麻黃、半夏、蘇子、丹皮、陳皮、赤苓、車前、川樸、澤瀉。
(案例5)若中焦虛弱,濕氣困擾,導致全身浮腫,六脈模糊不清。治療上應採用分利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茅朮、半夏、赤苓、白朮、陳皮、米仁、車前、川樸、澤瀉。
(案例6)若腹脹且食慾減少,四肢不暖。這是脾腎陽氣衰弱的症狀。治療上應採用溫補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白朮、附子、茯苓、白芍、肉桂、菟絲子、廣皮、澤瀉、車前、赤小豆。
(案例7)若腳部浮腫,六脈沉微。這是因為真火衰弱且濕濁過重。治療上應採用通陽和分利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茅朮、附子、赤苓、於術、炮姜、澤瀉、車前、半夏曲、牛膝。
(案例8)若脾陽虛弱,積飲導致脹大。治療上應採用燥濕健脾和分利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生茅朮、半夏、米仁、萊菔子、生白朮、陳皮、赤苓、葶藶子、蘇子、冬瓜子、牛膝。
接續藥方:黨參、安桂、茯苓皮、香附、於術、菟絲、益智、牛膝、砂仁、車前。
(案例9)若腹脹且脈象軟弱,這是陽氣微弱兼有濕氣。治療上應採用分利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茅朮、茯苓皮、香附、大腹皮、於術、益智仁、車前、海金沙、赤小豆、焦穀芽。
(案例10)若腹部膨脹且食慾減少,這是中焦虛弱兼有濕氣。可能會演變成單純的腹部脹大。
藥物包括川樸、半夏、澤瀉、木香、陳皮、麥冬、米仁、赤苓、砂仁。
(案例11)若全身浮腫,排便稀薄且排尿困難。這是陽氣微弱兼有濕氣。治療上應採用溫熱利水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生茅朮、炮姜、半夏、赤苓、生於術、椒目、陳皮、澤瀉、萆薢、車前。
(案例12)若腹部膨脹且腹瀉,六脈模糊不清。這是陽氣虛弱且濕氣困擾。可能會導致中間段的問題。
藥物包括生白朮、半夏、赤苓、木香、川樸、陳皮、澤瀉、白芍、蔻殼、煨姜。
(案例13)若長期脹大且腹部膨脹,肝氣侵犯脾的位置。此疾病根深蒂固,短期內難以見效。
藥物包括半夏、白芍、瓜蔞皮、陳皮、鬱金、益智仁、米仁、白蔻殼、茯苓。
(案例14)若腹部脹大且食慾減少,肝氣鬱結且脾受到影響。長期下來氣虛。治療上應採用溫補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制白朮、炮姜、蔻殼、茯苓、白芍、香附、車前、益智、澤瀉。
(案例15)若腹部脹大且呼吸困難,脈象不明顯。這是脾腎陽氣衰弱。可參考《金匱要略》中的腎氣療法。
藥物包括熟地、安桂、牛膝、半夏、於術、附子、車前、陳皮、赤苓、沉香。
(案例16)若上下出血,腹部疼痛且脹大。這是因為血絡虛弱且氣滯,不是輕易可以解決的問題。
藥物包括制白朮、菟絲、白芍、炮姜、半夏、木香、車前、赤苓、大腹皮。
(案例17)若失血過多,陰氣受損且影響到陽氣,腹部膨脹且脈象細弱。可參考補火生土的療法,以期獲得一些效果。
藥物包括黨參、安桂、菟絲子、於術、川附、牛膝、赤苓、益智仁、車前。
(案例18)這是單純的腹部脹大,是由中焦虛弱兼有濕氣所導致。
藥物包括炒白朮、附子、澤瀉、安桂、菟絲、牛膝、白芍、赤苓、車前。
(案例19)若氣虛兼有濕氣,導致全身浮腫。治療上應採用燥濕健脾和分利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炒茅朮、半夏、米仁、防己、香附、陳皮、赤苓、澤瀉、木瓜、冬瓜子。
(案例20)若腹部鳴叫且脹大,脈象虛弱。這是脾腎陽氣衰弱。治療上應採用溫補的方法。
藥物包括炒黨參、茅朮、半夏、安桂、制於術、益智、陳皮、茯苓、鬱金、紫石英。
(案例21)若身體處於溫熱狀態,加上污濁邪氣在體內滯留,導致胸腹脹大。可能會有中間段過滿的問題。
藥物包括藿梗、半夏、大腹皮、車前、蔞皮、陳皮、萊菔子、澤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