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貫唯集》~ 五、斑痧疹瘰
五、斑痧疹瘰
1. 五、斑痧疹瘰
(案1)章,幼。痧後八九日,沉伏太早,餘邪乘機下陷,復因過食生冷,以致邪凝氣滯,太陰脾臟濕阻,郁毒上擾則喉腫蒂腐,咳嗽頻頻,痰黏不爽,下注則毒聚腸胃,澼澼下利,上下交病,盤踞中都,飲食不思,而成噤口。閱手指經紋混混不顯,按脈細數帶弦。症勢非輕,從丹溪、東垣法,擬苦降泄其熱,甘涼養其陰,以望輕減為幸。
鮮沙參,細川連(半生半炒),淡黃芩,生甘草,焦枳殼,地榆,銀花,牛蒡子,大連翹,貝母,青皮,赤苓,蓮子,甘蔗皮,嫩竹葉
又:痧後餘邪留戀未清,四肢腫脹時冷,晨輕暮重,脈象細數,舌白尖紅。此脾虛氣陷,土衰不勝水。恐延重恙,宜補中益氣,兼佐化痰為治。
上洋參,焦白朮,白茯苓,東白芍(桂枝同炒),粉歸身,軟柴胡,綠升麻,廣陳皮,小青皮,生穀芽(檀香屑同炒),老薑,大棗
(案2)包,左。氣虛,腠理不密,風邪乘之,留於分肉之間,發為丹疹,脈形浮而濡。當用益氣疏邪,以清表熱。
南沙參,大麥冬,荊芥,甘草,茯苓,山梔,貝母,連翹,橘紅,丹皮,枳殼,玄參,銀花,蔗皮
(案3)錢,左。脈形搏數而弦,舌乾苔厚微黃,病經半月,未得暢汗,刻現便泄腹滿,口渴而不多飲。此邪欲達不達之象,防有斑疹之變。擬進透邪養液,以望轉輕為幸。
鮮沙參,大力子,連翹,薄荷,象貝,桔梗,枳殼,淡芩,羚羊角,皮杏仁,鉤鉤,豆卷,甘草,芫荽
(案4)金,左。遍體發生赤斑,搔癢無度,四竄不已,此陽毒症也。用藥當從血分理之。
細生地,歸身,丹皮,赤芍,蒺藜,地膚子,紫草,白茯苓,澤瀉,鮮首烏,生草
(案5)劉,左。遍體發瘰,搔癢無度。病由毒觸清道,羈留於分肉之間,若失其治,最有成瘋之慮。擬方以候尊裁。
鮮首烏,柏子仁,蘇合油,苡仁,豨薟草,金銀花,茅朮皮,白蘚皮,生草節,萆薢,澤蘭,枳殼
又:前年曾患漆瘋,經治得痊,晨下復發,加以耳衂溢血,脈芤數。數為氣熱,芤為血虛。當以甘涼益其陰,苦降泄其熱,絡道得清,可望寧復。
鮮生地,鮮首烏,歸鬚炭,白芍,黃柏,橘絡,青蒿,荊芥炭,炙草,鉤鉤,銀花,山梔
(案6)某。痧後正氣未復,早於起動,風邪乘虛而入,復因滯物停中,以致復病。病經五六日,其中變態多端,雖經大解,而表裡之邪仍未清泄,將有邪陷痙厥之變。刻診脈象乍疏乍數,時大時小,舌苔尖紅根垢,其色灰黃,神識若明若昧。據症合脈,已入險途,姑擬一方,以冀輕減為幸。
(方缺)
白話文:
[五、斑痧疹瘰]
(案例1)章,年幼。痧病後八九天,病邪沉伏得太早,剩餘的邪氣趁機向下陷,再加上過度食用生冷食物,導致邪氣凝結,氣滯不暢,脾臟被濕氣阻塞。鬱積的毒素上擾喉部,造成喉嚨腫脹,蒂部腐爛,咳嗽頻繁,痰液粘稠,吐出不順暢。毒素向下聚集在腸胃,引起嚴重的腹瀉,上下同時受病,邪氣盤踞中焦,導致食慾不振,甚至無法開口進食。查看手指的紋路模糊不清,脈象細弱且快速,帶有弦象。病情不輕,根據丹溪和東垣的療法,計劃使用苦味藥材降低熱度,甘涼藥材滋養陰氣,希望病情能有所緩解。
接下來是藥方,包括:鮮沙參、細川連(半生半炒)、淡黃芩、生甘草、焦枳殼、地榆、銀花、牛蒡子、大連翹、貝母、青皮、赤苓、蓮子、甘蔗皮、嫩竹葉。
再者,痧病後剩餘的邪氣纏綿未清,四肢腫脹,時常感到寒冷,早晨輕微,傍晚加重,脈象細弱且快速,舌頭白,舌尖紅。這是脾氣虛弱,氣陷,脾胃功能衰弱,無法制約水濕。恐怕會引發更嚴重的疾病,應當補充中氣,增強體力,並輔以化痰治療。
藥方包括:上洋參、焦白朮、白茯苓、東白芍(與桂枝同炒)、粉歸身、軟柴胡、綠升麻、廣陳皮、小青皮、生穀芽(與檀香屑同炒)、老薑、大棗。
(案例2)包,左側。氣虛,肌膚毛孔不緊密,風邪趁虛侵入,停留在肌肉之間,形成紅疹,脈象浮而軟。應當使用補氣和疏散邪氣的方法,來清除表面的熱度。
藥方包括:南沙參、大麥冬、荊芥、甘草、茯苓、山梔、貝母、連翹、橘紅、丹皮、枳殼、玄參、銀花、蔗皮。
(案例3)錢,左側。脈象搏動快速且帶有弦象,舌頭乾燥,舌苔厚且微黃,病程已經半月,卻未能充分出汗,現在出現腹瀉、腹部飽脹,口渴但不想多喝水。這是邪氣想要發散卻不能發散的跡象,需防範出現斑疹的變化。計劃使用透邪養液的治療方法,希望能使病情好轉。
藥方包括:鮮沙參、大力子、連翹、薄荷、象貝、桔梗、枳殼、淡芩、羚羊角、皮杏仁、鉤鉤、豆卷、甘草、芫荽。
(案例4)金,左側。全身出現紅色斑點,極度瘙癢,蔓延不止,這是陽毒症狀。治療應當從血分入手。
藥方包括:細生地、歸身、丹皮、赤芍、蒺藜、地膚子、紫草、白茯苓、澤瀉、鮮首烏、生草。
(案例5)劉,左側。全身出現瘰癧,極度瘙癢。病因是由於毒素侵入清道,在肌肉間滯留,如果治療不及時,有可能發展為瘋癲。擬定藥方供您參考。
藥方包括:鮮首烏、柏子仁、蘇合油、苡仁、豨薟草、金銀花、茅朮皮、白蘚皮、生草節、萆薢、澤蘭、枳殼。
再者,去年曾患漆瘋,經過治療得以康復,但今晨再次發作,加上耳朵出血,脈象芤且快速。脈象快速表示氣熱,芤表示血虛。應當使用甘涼藥材滋養陰氣,苦味藥材降低熱度,清理絡道,有望恢復健康。
藥方包括:鮮生地、鮮首烏、歸鬚炭、白芍、黃柏、橘絡、青蒿、荊芥炭、炙草、鉤鉤、銀花、山梔。
(案例6)某。痧病後正氣尚未恢復,早起活動,風邪趁虛進入,再因為食物滯留在中焦,導致病情反覆。病程已經五六天,病情變化多端,雖然已經大解,但表裡的邪氣仍未完全清除,可能出現邪氣深入導致痙攣或昏厥的危險。目前脈象忽快忽慢,大小不定,舌苔尖部紅,根部有污垢,顏色呈灰黃,精神狀態時而清醒時而迷糊。根據症狀和脈象,已經進入危急階段,姑且開出一個藥方,希望能使病情有所緩解。
(藥方缺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