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貫唯集》~ 二十四、濕 (1)
二十四、濕 (1)
1. 二十四、濕
(案1)朱,幼。風與濕搏,寒氣凝滯,脈絡為之壅塞,肌腠為之失蔽,郁久不化,而成面浮跗腫,勢將成疸。用開鬼門,潔淨府法。
桂枝,皮杏仁,防風,紫蘇葉,赤豬苓,澤瀉,青陳皮,香芷,茅白朮,漢防己,山梔,生熟苡仁,六一散
(案2)張,左。脾腎兩虧,濕不運化,滲於經絡,鬱而成熱,延久有黃疸之慮。法當苦以燥之,淡以滲之。
牛膝,羌獨活,赤豬苓,五加皮,山梔,黃柏,茅朮炭,青皮,澤瀉,防風己,茵陳,苡米
(案3)某。平昔胃虛寒伏,不時作嘔而痛,今復暑濕傷中,食入則滿,脾陽亦漸消乏,致失健運之職也。脘中結塊成痞,乃虛氣偶聚,不可遽攻。擬用胃苓法,先清其濕濁。
川樸,茅白朮,陳皮,澤瀉,半夏,木香,砂仁,淡乾薑,益智仁,左金丸,竹二青,千張紙
(案4)張,右。長夏濕熱交蒸,鬱於脾胃經絡之間,以致唇舌發泡腐爛,病名口糜。法當清暑泄熱,以宣其毒。
青蒿,萆薢,雞蘇散,赤豬苓,澤瀉,通草,山梔,淡芩,銀花,蘆薈,大貝,知母,花粉,淡竹葉,荷葉,燈草
(案5)張,左。脈來沉細而弦,舌白少津,四肢懶惰,小溲短澀。此濕熱內阻,風邪外束,失其運化之司,是解㑊症也。論理宜補,第感邪之體,還當先以疏解為穩,俟解後,再議進補。
老蘇梗,連翹,赤豬苓,澤瀉,苡仁,冬葵子,白蒺藜,炙草,通草,甘菊,麥冬,蔞仁,竹二青,燈草
(案6)張,右。風濕相搏,遍體脹䐜,脈細澀,防成痼疾。
川樸,茅朮皮,青皮,赤豬苓皮,大腹皮,澤瀉,五加皮,杏仁,桑白皮,半夏,陳皮,紫蘇葉,枳殼,姜衣
(案7)謝,幼。寒鬱成熱,氣滯濕阻,上為咳嗽,下為囊腫。法當開鬼門,潔淨府,以疏其壅塞之邪。
(缺處方)
(案8)余,左。脾土氣衰,肺金氣弱,所進湯飲不克下輸於膀胱,橫行絡脈,以致面目肢體浮腫,延及陰囊,其勢殊為險重,猶幸小水尚通,還可措手。脈來細澀。用開鬼門,潔淨府法,以望輕減。
麻黃,皮杏仁,桂枝,紫蘇葉,赤苓皮,豬苓,冬瓜皮,澤瀉,車前子,茅朮皮,草梢,防風,苡米,焦山梔,姜衣
(案9)周,右。太陰脾臟有虧,失其健運之司,周身脈絡堵塞不舒,所進湯飲漸漬百脈,近見胸痞,不嗜食,面目肢體漸延腫形,乃腫脹之根萌也。脈形細澀,舌乾少津。擬進溫通之品,以冀漸效。
歸身,白芍(桂枝三分同炒),半夏,沉香,蔞皮,陳皮,枳殼,香附,延胡,茯苓,青皮,鬱金,大腹皮,砂仁,佛手,冬瓜皮
(案10)包,右。大病後正氣不復,津液虧耗,脾陽不能健運,肝陽易致上升,面頰浮腫,延及四肢。急宜兩補陰陽,以復其元,否則中滿重恙,行將立見矣。
白話文:
二十四、濕
(案1)一個姓朱的小孩,因風濕交加,寒氣凝滯,導致經絡阻塞,肌膚毛孔閉塞,鬱積久久不消,造成臉部浮腫,腳踝腫脹,眼看就要黃疸。應當使用開通腸胃,淨化腑臟的方法治療。 處方藥物包含:桂枝、杏仁、防風、紫蘇葉、赤小豆、澤瀉、陳皮、香附、白朮、防己、山梔子、薏苡仁(生熟)、六一散。
(案2)姓張的病人,左側身體出現問題。脾腎兩虛,水濕無法正常運化,滲入經絡,鬱積化熱,長期下去恐有黃疸的危險。治療方法應當使用苦寒燥濕,淡滲利水的藥物。處方藥物包含:牛膝、羌活、赤小豆、五加皮、山梔子、黃柏、炮製白朮、陳皮、澤瀉、防己、茵陳蒿、薏米。
(案3)某病人,平時胃虛寒,時常嘔吐疼痛,如今又因暑濕傷到身體,吃東西就覺得飽脹,脾陽也漸漸衰弱,失去了正常的運化功能。脘腹之中結塊成痞,這是虛弱之氣聚集所致,不可急於攻伐。擬用胃苓湯加減,先清理濕濁。處方藥物包含:川樸、白朮、陳皮、澤瀉、半夏、木香、砂仁、乾薑、益智仁、左金丸、竹葉、淡竹葉。
(案4)姓張的病人,右側身體出現問題。長夏濕熱交蒸,鬱積在脾胃經絡之間,導致嘴唇舌頭起泡潰爛,也就是口糜。治療方法應當清暑泄熱,以解毒。處方藥物包含:青蒿、萆薢、雞蘇散、赤小豆、澤瀉、通草、山梔子、黃芩、金銀花、蘆薈、大貝母、知母、花粉、淡竹葉、荷葉、燈心草。
(案5)姓張的病人,左側身體出現問題。脈象沉細而弦,舌苔白且津液少,四肢無力,小便短澀。這是濕熱內阻,風邪外束,導致運化功能失常,屬於水腫的症狀。理應補益,但是由於體內有邪氣,還是應該先疏通解表,待邪氣去除後再考慮補益。處方藥物包含:蘇梗、連翹、赤小豆、澤瀉、薏苡仁、冬葵子、白蒺藜、甘草、通草、甘菊、麥冬、萆薢、竹葉、燈心草。
(案6)姓張的病人,右側身體出現問題。風濕交加,全身腫脹,脈象細澀,防止變成慢性疾病。處方藥物包含:川樸、白朮、陳皮、赤小豆、大腹皮、澤瀉、五加皮、杏仁、桑白皮、半夏、陳皮、紫蘇葉、枳殼、薑皮。
(案7)姓謝的小孩,寒邪鬱結化熱,氣機阻滯,水濕停聚,上半身咳嗽,下半身腫脹。治療方法應當使用開通腸胃,淨化腑臟的方法,以疏通阻塞的邪氣。(處方缺失)
(案8)姓余的病人,左側身體出現問題。脾土之氣衰弱,肺金之氣虛弱,喝下去的湯水不能正常輸送到膀胱,橫行於經絡,導致面部肢體浮腫,甚至蔓延到陰囊,病情十分危急,幸好小便尚能通暢,尚可治療。脈象細澀。應當使用開通腸胃,淨化腑臟的方法,希望能減輕病情。處方藥物包含:麻黃、杏仁、桂枝、紫蘇葉、赤小豆皮、豬苓、冬瓜皮、澤瀉、車前子、白朮、茵陳蒿、防風、薏米、焦山梔子、薑皮。
(案9)姓周的病人,右側身體出現問題。脾臟虛弱,失去了正常的運化功能,全身經絡阻塞不通暢,喝下去的湯水漸漸浸漬百脈,最近出現胸部痞滿,不愛吃東西,面部肢體也漸漸腫脹,這是腫脹的開始。脈象細澀,舌乾津液少。擬用溫通的藥物,希望逐漸見效。處方藥物包含:當歸、白芍(與桂枝三份同炒)、半夏、沉香、萆薢皮、陳皮、枳殼、香附、延胡索、茯苓、陳皮、鬱金、大腹皮、砂仁、佛手、冬瓜皮。
(案10)姓包的病人,右側身體出現問題。大病之後正氣未復,津液虧損,脾陽不能正常運化,肝陽容易上升,面頰浮腫,蔓延到四肢。應該同時補益陰陽,恢復元氣,否則腹部脹滿,重症將會很快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