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貫唯集》~ 二十、寒熱 (2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、寒熱 (2)

1. 二十、寒熱

牛蒡子,大連翹,薄荷頭,杏仁,赤苓,瓜蔞皮(元明粉一錢半同炒),厚朴,膽星,半夏,枳實,玄參,鬱金,橘紅,六一散,捲心竹葉燈草

(案7)包,左。本病陰虛濕重,體質不固,加以春夏之變,寒暄失時,客氣乘虛而入,復因脈絡鬱滯,心境不暢,遂致痰食邪氣交阻於中,先現寒熱,繼變昏沉若蒙,語言錯雜,病勢頗為重候。閱前所服方,與病誠符,不必更章。刻診脈形搏數帶郁,舌苔宿黃已退,白膩未除。姑擬扶正清邪,開鬱導滯,冀其輕減為吉。

洋參(二錢),沙參(一兩),檳榔(一錢半),枳實(一錢半),蔞皮(五錢),半夏(一錢半),通草(八分),苡仁(三錢),赤豬苓(各一錢半),六一散(三錢),車前子(三錢),葛花(二錢),雞距子(三錢),干菖蒲(三錢),竹心(十枚),燈心(五分)

(案8)丁。病延五旬,其症或輕或重,反復多端,至今仍有寒熱,胸痞納少,右足跨隱隱作痛,並無腫脹,經脈失於榮養,猶有外瘍之慮。刻診脈象左細數,右弦數。是陰氣不足,五液皆虧之症,徒治寒熱無益也。擬用仲景法,以冀輕減。

中生地,麥冬,火麻仁,石斛,炙草,蒺藜,二泉膠,延胡,川貝,生穀芽,茯苓,玄參,霜桑葉,冬瓜仁,花粉,二稻葉

改方:去冬瓜仁、花粉、桑葉、稻葉,加沉香、女貞子、冬朮、蓮肉、紅棗、茯神

(案9)包,左。暑熱鬱蒸,灼熱頗重,傷及陽氣,是以百節乏力也,以脈來洪大搏數知之。

熟石膏,知母,淡芩,茯苓,枳殼,花粉,象貝母,焦梔,六一散,橘紅,採芸曲

(案10)顧,右。濕溫夾斑帶疹,裡外熱灼,適逢經至,須防熱入血室,時欲嘔惡,大便溏薄,症勢非輕,切勿泛視。前所服藥,清滋太早,試問所積濕邪,從何退解乎。姑擬一方,以望漸輕為吉。

藿香,佩蘭,杏仁,淡芩,大豆卷,連翹,薄荷,赤苓,豬苓,澤瀉,冬桑葉,菊花,蘆根,六一散,白扁豆花

(案11)印,左。前投辛涼之屬,赤疹隱隱,達而未清,得汗頗暢,而畏寒灼熱未罷,脈左弦數,右洪數。此邪滯交黏所致。擬涼以解之,清以化之。

鮮石斛,鮮沙參,花粉,熟石膏,淡芩,枳實,檳榔,瓜蔞仁,玄明粉,丹皮,蟬衣,薄荷,羚羊角,連翹,六一散

(案12)徐,左。風溫挾濕,寒熱有汗不解,神識時明時昧,語言無序,咳嗽,痰黏不爽,春邪已得透達,但里濕未化,鬱而成熱,熱灼不已,將有化燥發痙之變。刻下大便由瀉轉痢,乃協熱下泄也。診脈弦數而洪,口渴多飲,所可畏者,其邪有內陷之險。肝風一熾,陰氣隨竭矣。

閱前方大致不差,其恙正在鴟張,是以未能驟致耳。姑擬甘涼清泄並理,俟其熱退神安,方許無事。錄方以候主裁。

白話文:

二十、寒熱

(案例7) 病人左側脈象異常。此病症是由於陰虛濕重,體質虛弱,再加上春夏季節變化,寒暖失調,外邪乘虛而入,又因經脈阻塞,心情鬱悶,導致痰、食積、邪氣互相阻礙,先出現寒熱交替,接著出現昏沉、神志不清、言語混亂等症狀,病情相當嚴重。查看之前服用的藥方,與病情確實相符,不必更改。現在診脈搏動數次,帶有鬱結之感,舌苔上宿存的黃色已退,但白色膩苔尚未消失。暫時擬定扶正祛邪,疏通鬱結,導滯通便的治療方案,希望能減輕病情。

(案例8) 病人丁,病情延續五十天,症狀時輕時重,反覆不定,至今仍有寒熱交替、胸悶、食慾不振,右腳踝隱隱作痛,但沒有腫脹,經絡失養,還有患皮膚病的隱患。現在診脈,左側脈象細數,右側脈象弦數。這是陰氣不足,五液俱虧的症狀,單純治療寒熱無濟於事。擬採用仲景的治療方法,希望能減輕病情。

(案例9) 病人左側脈象異常。暑熱鬱積,灼熱感很重,傷及陽氣,因此四肢無力,從脈象洪大有力,搏動頻繁可以看出。

(案例10) 病人右側脈象異常。濕溫夾雜斑疹,裡外都熱灼,恰逢月經期,必須預防熱邪入侵血室,病人時常想嘔吐,大便稀溏,病情不輕,不可輕視。之前服用的藥物,過早地使用清熱滋陰之藥,請問積聚的濕邪,如何才能消除?暫時擬定一個藥方,希望病情能逐漸減輕。

(案例11) 病人左側脈象異常。之前服用辛涼類藥物後,紅色疹子隱隱約約,雖然疹子已經出現,但尚未完全消退,出汗較多,但畏寒發熱的症狀仍未消失,左側脈象弦數,右側脈象洪數。這是邪氣停滯交結所致。擬定用涼藥來解表,清熱藥來化邪。

(案例12) 病人左側脈象異常。風溫夾雜濕邪,寒熱交替,伴有汗出不止,神志時而清醒時而模糊,言語無序,咳嗽,痰黏稠不易咳出,春季的邪氣已經透達,但體內的濕邪尚未化解,鬱積化熱,熱邪灼傷,將有出現燥熱抽搐的危險。現在大便由稀便轉為痢疾,這是熱邪從下焦瀉泄的表現。診脈弦數而洪大,口渴多飲,最令人擔憂的是,邪氣有內陷的危險。肝風一旦熾盛,陰氣就會耗竭。

查看之前的藥方大致沒有問題,病情正處於盛期,因此不能立刻見效。暫時擬定甘寒清泄、調理肝腎的藥方,待熱邪退卻,精神安寧後,才能痊癒。記錄藥方,等待醫生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