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貫唯集》~ 十七、郁
十七、郁
1. 十七、郁
(案1)周,左。郁損奇經,肺脾失和,復為風寒上逼,以致痰從上齶而出,脈形細澀。當以解鬱順氣漸調。
歸身,白芍,川芎,蔞仁,川貝母,鬱金,炙草,蘇子,藿香,橘紅,花粉,山梔,枳殼,茯苓
(案2)劉,左。病由郁損肝脾,氣機窒塞,絡脈阻滯,所進飲食不克化津,是以肢倦乏力,腿痠嗜臥。刻現腹膨䐜臏脹,脈象細澀而沉。先擬順氣扶脾,兼清痰濁,俟其輕減,再當議補。
旋覆花,蔞仁,橘絡,半夏,木香,蘇梗,沉香,延胡,青皮,蒺藜,枳殼,砂仁殼,大腹絨
又:刻診脈象已和,諸恙亦漸平復,再能靜調,可收全績。茲擬補益中略佐疏泄,以平為期。
珠兒參,歸身,沙苑,茅朮,黃精,細生地,炙草,牡蠣,白芍,香附,茯苓,橘紅,湘蓮子
(案3)張,左。病由鬱怒,肝胃氣乖,平昔積有濕熱,氣機失其暢遂,以致中脘痞堅,疼痛殊甚,延久最有伏梁之變,一切鮮肥寒冷之屬,在所宜禁,否則還有內癰之慮。刻診脈左弦長,右澀數,是土被木戕之明徵也。症非輕渺。
厚朴,杏仁,枳實,檳榔,沉香,烏藥,木香,青皮,瓜蔞,半夏,延胡,茯苓,草果仁
(案4)張,右。茲屆暮春,陽氣上越,脾受木戕,臟絡失疏,以致食納作飽,失其運化之司。議以疏肝理氣,醒其脾陽,俟其松減,再圖治本。
大生地,歸身,鬱金,香附,蔞皮,橘絡,半夏,青皮,苡米,陽春砂仁
(案5)王,左。悒鬱傷肺,思慮傷脾,中都氣窒,失其健運之司,以致不甚嗜食,食覺易飽,胸脘結塊如岑。理之非易效也。
製半夏,川樸,茅朮,瓜蔞皮,廣鬱金,制香附,範志曲,穀芽,麥芽,新會皮,白茯苓,砂仁,枳實,蘇梗,陳香櫞
白話文:
[十七、鬱]
(案例1) 姓周的人,左側身體。因鬱悶傷害了奇經,導致肺與脾無法協調,又被風寒侵襲,因此痰從上齶流出來,脈象細澀。應當用解鬱順氣的方式慢慢調整。
用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蔞仁、川貝母、鬱金、炙甘草、蘇子、藿香、橘紅、花粉、山梔、枳殼、茯苓等藥物治療。
(案例2) 姓劉的人,左側身體。疾病源於鬱悶傷害了肝和脾,氣血運行受阻,經絡阻滯,進食後無法轉化為津液,所以四肢疲倦無力,腿部痠痛,喜歡躺著。現在腹部膨脹,脈象細澀且深。先用順氣扶脾的方法,兼顧清理痰濁,等到病情有所減輕,再考慮補充營養。
使用旋覆花、蔞仁、橘絡、半夏、木香、蘇梗、沉香、延胡、青皮、蒺藜、枳殼、砂仁殼、大腹絨等藥物治療。
(案例3) 姓張的人,左側身體。因鬱悶和憤怒,肝和胃的氣血不和,平常有濕熱積聚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胃部堅硬,疼痛非常厲害,長時間下去可能有伏梁的變化,所有新鮮、肥膩、冷的食物都應該避免,否則可能有內瘍的風險。診斷脈象左邊弦長,右邊澀數,這是土被木侵害的明顯徵兆。病情並非輕微。
使用厚朴、杏仁、枳實、檳榔、沉香、烏藥、木香、青皮、瓜蔞、半夏、延胡、茯苓、草果仁等藥物治療。
(案例4) 姓張的人,右側身體。現在正值暮春,陽氣上升,脾受到木的侵害,臟腑經絡無法順利運行,導致食物進入後感覺飽脹,消化功能受影響。考慮用疏肝理氣的方法,喚醒脾的陽氣,等到病情有所緩解,再進一步治療根本。
使用大生地、當歸、鬱金、香附、蔞皮、橘絡、半夏、青皮、苡米、陽春砂仁等藥物治療。
(案例5) 姓王的人,左側身體。鬱悶傷害肺,思慮傷害脾,中焦氣血不順,無法正常運作,導致不太想吃東西,吃一點就容易感到飽,胸口有結塊。治療不是那麼容易見效。
使用製半夏、川樸、茅朮、瓜蔞皮、廣鬱金、制香附、範志曲、穀芽、麥芽、新會皮、白茯苓、砂仁、枳實、蘇梗、陳香櫞等藥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