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貫唯集》~ 十六、瀉痢 (2)
十六、瀉痢 (2)
1. 十六、瀉痢
黨參,綿耆,白朮,炙草,白茯苓,白芍,柴胡,升麻,陳皮,肉果,益智仁,車前子,砂仁,紅棗,煨姜
(案9)何,左。新患澼,出紅凍,解時並不腹痛,乃濕熱阻滯於氣分,非關停積也。擬疏氣和腑法。
制香附,木香,川連,淡芩,赤芍,枳殼,老蘇梗,茯苓,炙草,豬苓,澤瀉,川芎,白蔻仁,橘紅,荷蒂
(案10)徐,右。久痢五色,陰氣將已告匱,肝火乘虛上擾,胸痹作痛,胃納不多,脈來搏數帶弦,舌乾少津。症勢極重,勉擬一方,以候明眼酌定。
中生地(薑汁炒),小毛連(酒炒),阿膠(蒲黃末炒),白頭翁(酒炒),秦皮,淡芩,赤白芍,煨木香,玉金,制香附,炙草,延胡,姜皮炭,竹二青(薑汁炒),
(案11)蘇,左。滯下經月,凍尚未淨,當臍作痛,痛攻滿腹,肛門下重,乃肝脾氣血兩虧,濕熱猶未清化也。
歸身,白芍(肉桂四分煎汁拌炒),炙草,炮薑炭,木香,桔梗,紫菀,小川連,升麻,紅曲炭,菟絲餅,荷蒂
(案12)鄭,左。左脅結痞,腹膨,痛泄,脫肛。此由濕積阻結,肝脾不化所致。雖病久正虛,而舌苔中厚,仍有濁積。擬方先與和中疏滯,以暢邪機。
川厚朴,大腹絨,茯苓皮,焦六曲,小青皮,萊菔子炭,青蒿,炙雞內金,楂肉炭,通草,煨姜,乾荷葉蒂,二稻葉
白話文:
十六、瀉痢
(案例九)一位姓何的病人,左側腹瀉,排出紅色黏液,腹瀉時並不腹痛,這是濕熱停滯於氣分造成的,並非食物積滯。治療方案擬定為疏通氣機,調理腸腑。
(案例十)一位姓徐的病人,右側腹瀉已久,大便顏色多變,陰氣幾乎耗盡,肝火乘虛而上擾,導致胸部痹痛,食慾不振,脈搏跳動迅速且弦細,舌頭乾燥少津液。病情十分嚴重,姑且擬定一個方劑,待觀察病情後再作調整。
(案例十一)一位姓蘇的病人,腹瀉已持續一個月,黏液仍未排淨,肚臍周圍疼痛,疼痛劇烈且腹部脹滿,肛門墜脹感明顯,這是肝脾氣血兩虛,濕熱未盡清除所致。
(案例十二)一位姓鄭的病人,左側脅肋部結塊痞滿,腹部膨脹,疼痛並伴有腹瀉及脫肛。這是由於濕濁積聚阻塞,肝脾運化失常所致。雖然病情久拖導致正氣虛弱,但舌苔厚膩,仍有濁氣積滯。治療方案先以和中理氣,疏通阻塞,使邪氣得以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