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貫唯集》~ 十五、癥瘕 (2)
十五、癥瘕 (2)
1. 十五、癥瘕
上藥共磨細末,用雄羊腰子一副,另煮極爛,搗和為丸,如無,用豬脊髓二條,蒸熟代之,再以青鹽三錢化水泛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申酉之間,用開水送下五十丸。
(案6)黃,左。脈弦緊數,舌白,氣上逆而短,腹中瘕聚。此肝邪與濕熱相搏,氣為之不疏,痰為之凝聚,乃陽不固攝耳,理之非易。
桂枝,白朮,茯苓,炙草,半夏,延胡,青皮,沉香,乾薑,吳萸,楂炭,杏仁,桃仁,煨姜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雄羊腰子一個(煮爛後搗碎)和藥粉混合做成丸藥,如果沒有雄羊腰子,可以用豬脊髓兩條(蒸熟)代替。再用三錢青鹽化水,將丸藥拌勻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天下午五點到七點之間,用開水送服五十丸。
(病例六)一位姓黃的病人,左側腹部有癥瘕。脈象弦緊數,舌苔白,呼吸急促而短,腹部腫塊聚集。這是肝臟邪氣與濕熱互相搏結,導致氣機不通暢,痰液凝聚,是陽氣不足以收攝所致,治療起來不容易。
使用的藥材有:桂枝、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半夏、延胡索、青皮、沉香、乾薑、吳茱萸、焦山楂、杏仁、桃仁、煨薑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