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貫唯集》~ 十三、產後 (2)
十三、產後 (2)
1. 十三、產後
洋參(薑汁炒),白朮,炙草,茯苓,歸身,百藥煎,半夏曲(薑汁炒),棗仁(炒,研),遠志,郁李仁(豬膽汁炒),紅棗(煨香),茺蔚子
又:服前劑脛腫稍退,體略健旺,似屬應手,所嫌氣機仍然促急,脈象較前略和。仍用養陰增液,以安其神。
中生地(薑汁炒),歸身炭,山萸肉,淮山藥,五味子,茯苓,丹皮,炙草,川貝,蛤殼,白芍,杏仁,阿膠,麥冬,月胡粉
(案10)周,右。病由產虛襲寒,腹痛便泄。頃診脈細澀無力,舌滑無苔。中都虛寒之象顯著。擬用理中合桃花法,補以舉之,溫以澀之,俾得後天生氣來復,再議丸劑,可望向安。
川樸,冬朮,茯苓,甘草,肉豆蔻,官桂,小茴香,胡蘆巴,乾薑,赤石脂,牡蠣,防風,益智仁,砂仁,巴戟天,骨碎補,煨姜
(案11)陸,右。產後未復,外感風寒襲於經絡之間,積久化熱,致有寒熱之變,其少腹結塊,瘀氣交阻使然也。脈來細澀帶數,舌乾少津。擬以和營順氣,以通固結。
生地,歸身,桃仁,澤蘭,烏藥,旋覆花(新絳五分同包),柴延胡,荊芥,炙草,山楂肉,小茴香,青皮,香附,煨姜
白話文:
十三、產後
第一方:用西洋參(用薑汁炒過)、白朮、炙甘草、茯苓、當歸尾、百藥煎、半夏曲(用薑汁炒過)、棗仁(炒過研磨)、遠志、郁李仁(用豬膽汁炒過)、紅棗(煨熟)、茺蔚子。
第二方:之前的藥方服用後,小腿腫脹略微消退,身體也略微強壯,看來藥效不錯,但氣機仍然急促,脈象比之前稍微平和。仍需服用滋陰增液的藥方,以安神。 藥方包含:生地黃(用薑汁炒過)、當歸尾炭、山茱萸肉、淮山藥、五味子、茯苓、丹皮、炙甘草、川貝母、牡蠣、白芍藥、杏仁、阿膠、麥冬、月經粉。
第三方(案例10):病人周某,右側身體不適。病情是產後虛弱加上受寒,導致腹痛腹瀉。脈象細弱、澀滯無力,舌頭光滑無苔,明顯是中焦虛寒。打算用理中湯加桃花湯的方子,既要補益,又要溫暖,又要止瀉,讓後天之氣恢復,再考慮用丸劑治療,希望能痊癒。藥方包含:川樸樹皮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肉豆蔻、官桂、小茴香、胡蘆巴、乾薑、赤石脂、牡蠣、防風、益智仁、砂仁、巴戟天、骨碎補、煨薑。
第四方(案例11):病人陸某,右側身體不適。產後身體未恢復,外感風寒侵犯經絡,久而化熱,導致寒熱交替,下腹部有腫塊,是瘀血阻滯造成的。脈象細弱、澀滯且頻數,舌頭乾燥少津液。打算用和營氣、通經絡的藥方。藥方包含:生地黃、當歸尾、桃仁、澤蘭、烏藥、旋覆花(新絳地區產的五分之一量,另包)、柴胡、荊芥、炙甘草、山楂肉、小茴香、青皮、香附、煨薑。